此信情深意挚,说理通达,文采斐然,龙宿自幼过目不忘,冠礼时一读后就能熟记。尤其信末寄语兄长,儒学不可废,待国兴民富之后,礼乐教化可顺民心,可安天下——疏楼同直在冠礼中要求子孙们读这封手书的一片苦心就在于此。
之后,疏楼家对子孙们放开了禁锢,学文经商乐艺均可,但十二岁前必须从习儒学。譬如龙宿的父亲就极有商业天分,疏楼家现在济济家业,可说是他一人打下。老先生还规定每季一例的家会,家中子弟在内者必须回家,在外者则以书信代,除了听学之外,还得挨个讲述自己最近的所学所得,以证“学而无涯”的家训。
上一季的家会才过去不久,老先生不知道突然起了什么兴致,临时召集众人,才有了从来不给人抓痛脚的龙宿也会弄得迟到的例外事件。
大厅上下众人执师礼,都恭敬地站着,自然,疏楼同直当世大儒,家中所有人都是由他亲自教育过,这礼仪也不过分。比较为难的就是一些年级不小的长辈,每次家会短则一两小时,长则数小时,从头站到尾,绝对是对体力的一大考验。见到前面大腹便便的四叔汗水已半透衬衫,龙宿不禁要感叹老爹运气真好,上周才出国参加一个重要的商业峰会,堪堪逃过一劫。
老先生训话完毕,众人依辈份讲述近日所感所得。这其实是一个拉近家人关系,维系家风的重要手段。所有人都要呆到听完,不过难得今天老先生大发善心,恩准还有杂事的人说完可以先退。龙宿的四叔如释重负地讲完一篇《大学》心得以后,以老婆卧病为由迅速溜之大吉。
轮到龙宿,他正要开口,老先生浓眉一横:“汝今日来迟,最后再说。”
呜呼,逃跑的企图被完全洞悉。
龙宿一脸无所谓,其实满心郁闷地挨着等一众小辈发言。他父母成婚晚,又是嫡长子的独子,年纪不大辈份却不小,手脚利落的平辈中准备抱孙子的都有了。疏楼家开枝散叶人丁兴旺,又等了十七个人说话,包括他那年方三岁、童声稚嫩的小侄子,老先生才把目光落在了龙宿身上。
疏楼老先生最喜爱龙宿,不止合家上下清楚,连疏楼书院都无人不晓。
五岁联句七岁成诗十二知礼十五岁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惊才绝艳至此,已经成为一座高山,只能仰视,只能艳羡,无法追赶,无能妒忌。
黄山归来不见岳,有龙宿这样的子孙,疏楼同直即便想表现的无动于衷点,也没有可能。老先生对龙宿的器重溢于言表,爱而不骄,严而不厉,完全以疏楼一脉最高的学养标准来教导,所欲不言自明。结果龙宿十八岁突发性叛逆跑出去学了经济,又中途辍学改行做了生意,平平几件事,几乎没把整个疏楼家掀翻。
面对特别喜欢又特别头痛的孙子,老人皱纹堆起的眼中闪过丝狡黠:“龙宿,听闻汝每日纵情忙碌,所获必丰,书本浅见,就无需再讲了。”
……一定是故意的。
刚腹案出来的朱子“修身之要”小论还没送出就被退货,龙宿心知肚明,老先生这是在故意刁难他。
优雅一揖,风采卓然,儒音吐字清晰:“孙儿不才。”
“伪言谦退是大奸。”
面对诛心之言,龙宿照样笑意宛然,对以:“有朋自远方来。”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
“益者三友,无友不如己者。”
两人三句对答,句句出自《论语》,大意就是龙宿认为近期的收获是结交了一位要好的朋友,其中意味又似乎深远,不是泛泛而论。周围的人听得云里雾里,座上的老先生忽然噗哧一笑,眉目舒展,高深莫测地挥挥手:“都去吧。”
“看来经过今天,你又能在外逍遥几年。”楚君仪走在龙宿身边,容貌端丽,仪态万方,外人看来真是好一对璧人。
“每次回家都要与人斗智斗勇,吾只怕享用不起逍遥年景,已是未老先衰。”
楚君仪拂发浅笑:“刚才先生才教训,伪言谦退是大奸。我看你也好,先生也好,皆乐在其中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