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江南之行在和珅的精心安排下,几乎没让乾隆动用国库一分一毫就圆满完成了,好诗文、尊崇文化的乾隆还到曲阜祭拜了孔府、孔庙和孔林,向天下人表明他尊师重道的仁德之心。乾隆将江南千百万百姓的血汗都当成了和珅的功劳,对他越发喜爱,而更加器重,任命他为户部尚书,把整个大清国的财政管理权都交到了和珅手中。由于乾隆行前就下了谕旨要求各级官员不得骚扰百姓,所以百姓都认为乾隆之所以会搞得这么铺张浪费,完全是和珅的责任,于是纷纷把矛头指向和珅,所以和珅的名声越来越差。最后,当嘉庆赐死和珅时,更有人放鞭炮欢庆,就是因为这个。
和珅对百姓的指责当然了然于胸,但是他的宗旨就是:能够得到皇帝的青睐和信任,背多大的黑锅都能忍受,反正自己是得到了实惠。至于名声,那就顾不得许多了。
就这样,和珅&ldo;忍辱负重&rdo;多年,为满足乾隆帝奢华享用的需要不知背了多少黑锅,但他自己也获得了恩宠,也趁机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可谓一时春风得意,好不威风。
找准时机迎上意
大凡真想做事的人,都希望身边的人文采不凡,甚至有很高的才华。皇帝更是如此,他希望大臣能把自己交与他们的事情圆满完成。但有才华者又不能锋芒过露,咄咄逼人。锋芒太露则易断,逼人急则自己也难周旋。&ldo;想出头,就不要强出头&rdo;,和珅就深知此理。
不强出头,自然可以降低损伤,从而和周围环境维持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为生活奔忙,都想有朝一日能熬出头,过上高人一等的生活。但这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和风险,在自我压力、环境压力之下,要达到出头的自我要求是很难的。
首先,在自己的能力不济的情况下,勉强去做某些事。固然勉强去做也有可能获得意外的成功,但可靠性不高,有太多的偶然因素牵制着。其次,自己即使有足够的能力,客观环境却不允许。以上两种条件下若强力出头,必会遭到意想不到的失败。
所以,善于隐藏的和珅除了时不时显露些许聪敏外,绝不显露一点锋芒。而和珅发迹的故事就是一个明证。
和珅刚到上虞备用处的时候,在所有侍卫中属于是特立独行的人。与周围那些心如死灰、吃喝等死的八旗子弟不同,他上进心强,肯动脑筋,因此颇受大家的喜爱。
有一次,乾隆有一个大规模的外巡活动,侍卫处的大部分侍卫都参加了,相比之下上虞备用处的侍卫显得微不足道。
乾隆欲巡幸河南,其目的是视察河务。古时所说的河务主要指黄河工程。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它从中游即河南开封向东,所过之地尽属平原,由于没有峡谷峻岭的约束而经常决口改道。
清初,黄河屡次决口,河水自上而下横冲乱撞,使附近山阳、高邮、宝应、泰州、盐城、兴化、如皋等七州县饱受水灾,尤其是黄河因水流不畅,而形成倒流直入运河,使漕运受阻。这就直接威胁到了清朝的统治,因为清政府每年需要从东南运送400万石粮入京,以养活人口众多的王公贵族和八旗子弟。所以清朝历代皇帝都很重视黄河的治理。
和珅随乾隆大驾一路来到山东,驾临曲阜,河督萨载、山东巡抚苏绩迎出几里地去。沿路更有百姓夹道欢迎。加上微风轻拂,幽香阵阵,鸟鸣雀跃,一片祥和气象。御驾所过之处迎驾百姓跪于道旁,口呼&ldo;吾皇万岁&rdo;,喊声惊天动地。
乾隆到达行宫后,稍事休息,即召见河督萨载、山东巡抚苏绩以示勤政。乾隆照例对河务、河赈、天象等一一过问。
萨载在下面洗耳恭听、特别谨慎,不敢有丝毫走神,回答问题也是恭敬有加,生怕皇上对他的回答表现出不满;山东巡抚也偶尔补充回答几句。
过了一会儿,领侍卫内大臣阿桂说有边报送来。一名侍卫从阿桂手中接过边报,走到乾隆眼前,恭恭敬敬地展开边报,给乾隆阅览。
乾隆暂时打断对山东官员的问话,仔细阅读起边报来。边报上并无重要的军事情况奏上,只奏明了有一名朝廷要犯从拘囚地脱逃的事。乾隆帝看到此处,不禁皱起双眉,脸现微怒之色,他将边报随手往侍卫手中一丢,目视前方,缓缓说道:&ldo;虎兕出于柙!&rdo;
乾隆说这句话时声音很轻,周围的大臣知道他说了一句话,但听不清具体说的是什么。阿桂、河督、山东巡抚以及离乾隆最近的侍卫们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免心中紧张。他们担心乾隆刚才的话别是有什么旨意要传达,要是这么重要的事没有听清,罪过可就大了。
&ldo;虎兕出于柙!&rdo;他的思绪好像仍停留在边报上,乾隆又缓缓地说了一遍,目光仍没有离开手中的边报。
周围的大臣和侍卫这次都听清了,但却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于是都不敢随便插话。只有和珅知道,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实际上是下了一道委婉的口旨,要查办这位要犯典守者的过失罪。照理,领侍卫内大臣应对这道口谕做出一种礼节性的反应,等有了空再通知军机处拟旨查办此事,众人却毫无反应。和珅碍于自己的身份,更不敢随便在诸位高官和皇帝的对话中插话。
这样一来,大殿上显得十分寂静,大家因猜不透皇帝的心思而连大气也不敢喘,生怕殃及了自己。就连阿桂也毫无反应,和珅不由得向阿桂望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