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那么曹操与袁绍相比,到底谁轻谁重呢?从眼前看的话,曹操显然威胁性更小,若是官渡惨败,恐怕难以翻身。那么之后就要对上袁绍,可袁绍消灭曹操之后,难道就会止步不前?显然是不可能的。到那时以袁绍的性格,恐怕都膨胀的要当皇帝了,举兵南下,扫平天下,对他来说只会觉得易如反掌。
似乎也不妥啊!刘琮下意识的摇了摇头,自己是在害怕什么呢?这样的心态显然不对,太注重投机的话,只会患得患失。当今天下唯有实力强大,才是一切的根本。
想办法让袁绍和曹操继续相持下去,初衷是为了给自己下江东争取时间,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攻伐不休,彼此削弱是最好的,要是不然,则自己举荆州之力,却担心这个害怕那个,如何成就大业?
其实随着这两年刘琮日渐成熟,他越发清楚的意识到,在这个时代最大的矛盾,并不在于群雄相争,而是谁发展的好,谁的生产力高,最终的胜利就会属于谁。
不可否认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有运气的成分,但实际上这也和他一系列的政策有关,唯才是举,量才使用让曹操麾下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假设官渡之战真的失败了,曹操也未必就没有翻身的机会。
再看看历史上官渡之战以后发生了什么,曹操大胜之后却仍然用了好几年时间,才最终得以平定北方,这段时间他还曾远征辽东,直到彻底掌控北方之后,才转而南下的。真正率兵攻伐荆州的时候,应该是公元208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八年以后吧?
用不用自己争取,时间都是足够的。
想到这里,刘琮又觉得这样坐观成败,被动等待也不好,到底该如何行事,才能最大化的从中获取利益呢?既然自己无法决断,还是请贾诩等人一同商议吧。刘琮揉了揉有些酸痛的双腿,起身而立,让张迅去请军师、主簿、书记等人,自己转身望向悬在木架上的地图,皱眉思忖。
☆、第六章猛虎出闸势难当
初夏的天气已颇有些炎热,曹操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望着身边疾行的骑兵队伍,脑海中却回想起出发之前荀攸的建议。
自得知袁绍麾下大将颜良领兵渡河围攻白马之后,曹操便立即决定北上解救白马之围。当时荀攸说道:&ldo;如今我军兵少,难以与之为敌,必须分其兵势才行。公到延津,如果领兵攻击袁绍后方,绍必向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rdo;
对于这个诱敌分兵,骑兵突袭的计策,曹操觉得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当下便同意了这一计划。亲自领八百虎豹骑及诸将各部北上,佯装在延津渡河,袁绍得知之后果然分兵向西迎战,曹操见袁绍上当,立即率兵日夜兼程,直趋白马,这会儿已距离白马不足十里。
虎豹骑乃是合称,分为虎骑和豹骑两部。原本是曹操亲军,担任宿卫之责,后曹昂自南阳北归,建议曹操效仿刘琮的明光骑,自各军选拔精锐组建而成,因成立时日尚短,故不为人知。如今不过八百余将士,但有不少士卒,原是各军百人将之类的军官,而且战马来自西凉,配有仿造南阳的高桥马鞍、马镫及马蹄铁。虽然目前并无战绩,但战力不可小觑。
马行如龙,旌旗翻卷,虎豹骑将士虽然经过长途奔袭而征尘满面,但个个依然彪悍轻捷,仿佛浑身充满了斗志,有使不完的精力一般。
&ldo;报!前方袁军大将颜良,领兵迎来!距我军尚有七里!&rdo;前锋斥候快马回报,曹操并不如何惊讶,沉声令其再探。
曹军速度很快,不多时,斥候再报,已至敌军五里。
很快,距敌三里。
曹操策马登上一处土丘,抬眼远眺。身边诸将环绕,都随之远望袁军阵势。
&ldo;良仓促无备,阵势散乱,谁可为吾擒之?&rdo;曹操见袁军虽众,却杂乱无章,当下便决定主动攻击。
许褚应声而出,曹仁也不甘示弱,两人各领本部骑兵直冲袁军而去。
此时颜良正骑马立于麾盖之下环顾左右,指挥所部人马列阵,待听得众人惊呼,扭头看时,见曹操两支骑兵杀奔而来,已不足百步。颜良大惊失色,提起马朔催动战马,向前迎战。
许褚身高体壮,虽然所骑战马已是百里挑一,但终究影响了冲刺的速度,反倒是曹仁后发先至,赶在许褚之前,跃马而出,大枪直取颜良面门!
颜良举槊崩开大枪,顺势反刺。曹仁势已使尽,只得收枪防守,与其错马而过。
&ldo;某来也!&rdo;就在曹仁拨马闪开之际,许褚忽然自他身后杀出,长刀劈开,寒光凛冽。颜良被他一声吼心神摇动,坐骑也受惊而起,却恰恰使得颜良避开了这势大力沉的一刀。
没等颜良回过神,许褚反手拖刀,又向颜良肩头斩下,颜良慌忙双手一抬,架住长刀。刀刃斩在马槊槊杆上,却发出金属相击之声,震得人心头一跳!
虽然架住长刀,颜良却举得胸口烦闷欲呕,气血上涌,双臂酸麻难忍。他自知不是许褚的对手,更何况曹仁已拨转马头,挺枪冲将过来。颜良见状不敢恋战,拧身策马,向阵中而走。他本意是要让部将迎上来,将敌军团团围困,可手下部将见颜良不敌,落荒而走,哪儿还有胆子上前?正犹豫间,就见许褚和曹仁所部骑兵掩杀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