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洵闻左良玉言,面露喜色,然此刻已陷两难之境,进退维谷,视左良玉为救命之舟。
左良玉洞悉此心,其智谋远在朱常洵之上,目标清晰,策略在胸。
“殿下,暴君有恃无恐,料定藩王为利而散,民心所系,不敢妄动。”
左良玉语带深沉,如拨云见日。
朱常洵侧耳倾听,颔首示意,其状若昔日笼络周、沈、郑王之景再现,鲁王亦携手衡、德,秦王、蜀王遥相呼应,皆欲问鼎中原。
然龙椅仅一,无论坦诚或暗斗,此点心知肚明,无可回避。
初时误判朝廷,以为离心离德,先入者王,未料鲁王受挫,幻想破灭。
左良玉献策:“殿下,民心可弃,先乱朝纲。
昔年流寇,基础薄弱,何以数年不灭?
因其首领敢为敢当,劫掠则众附,生死之间,别无选择。”
他自诩洞悉流寇之道,欲效其法,与朝廷周旋。然朱常洵皱眉否决:
“不妥,本王身为亲王,岂能行流寇之事?即便得位,亦难心安。”
更虑及史册留名,不愿遗臭后世,权力之巅,终究难舍身后之名。
“左将军,请言其二。”
朱常洵摆手止议,左良玉心中暗叹,大事不拘小节,生死关头,名节何足道哉。
然尊卑有序,不敢表露,续道:“其二,藩王须合纵连横,否则必被朝廷逐个击破。”
左良玉心中盘算,双管齐下,朝廷疲于奔命,方有转机。
然藩王离心,难于上青天,皆因利字当头,谁愿为他人做嫁衣?
朱常洵沉吟,忧虑重重,左良玉静候其决。
终,朱常洵决意一试:“左将军之言有理,本王即书信各王,共商大计。”
左良玉知朱常洵意动,心中暗喜。他手握重兵,布局深远,进退自如,无论朱常洵如何抉择,他皆能应对自如。
“便依殿下之意,速书为要。”
朱常洵亦知时不我待,即刻命人取纸笔,挥毫而就。大明藩王虽多反心,然五路分庭抗礼,鲁、衡、德势弱,然局势变幻,谁主沉浮,尚待揭晓。
朱常洵麾下,周、沈、郑三亲王鼎力加盟,犹如三足鼎立,稳固如山,加之筹码丰厚,三王几欲倾其所有。
郡王之众,逾三十有余,且日增月盛,兵力迅速膨胀,破四万之众,于诸起事军中,堪称巨擘。
然强者环伺,赵、晋、代王联军势均鲁王,西北秦王麾下韩、瑞、肃三王,兵力亦达四万,虎视眈眈。
而蜀王于川蜀之地,根深叶茂,财力封地,冠绝群王,麾下荣、岷、吉等王,虽亲王不众,郡王却多达八十余位,兵力骇人听闻,直逼八万之众。
然蜀道艰难,远隔京城,初时未入朱常洵之眼,今若联袂而来,令其心生苦涩,如鲠在喉。
楚王、庆王等诸王,或结盟或独立,暂且不表。
朱常洵本占近京之利,今却需候诸王齐聚,蜀王兵力更几倍于己,胜算难料,令其心生悔意,悔不当初安享福王之尊,何必涉此险境,夜不能寐,如临深渊。
朱常洵深知,同怀此念之王侯定不在少数,若早知朝廷布此大局,或无人愿蹈此覆辙。
衍圣公与暴君之谋,令人切齿,若非其步步紧逼,何以至此?
然时局紧迫,朱常洵无暇他顾,唯求速破困局。
书信三封,分致秦王、赵王、蜀王,意在结盟。
楚王等辈,不足为虑,待此三王归心,余者自当依附。
左良玉阅信无碍,即遣亲信传书。
左良玉料定,除己军外,赵、唐二王距京最近,秦王次之,蜀王最远,月底或能至京畿。
朱常洵虑及安危,欲后撤驻城,左良玉献策以酒肉慰军心,言待援乃为壮大声势,士气无虞。
兵士多为逐食而来,酒肉之下,何愁不勇?
崇祯帝自灭鲁王后,深居简出,内阁重臣轮番监视,奏疏如山,皆琐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