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如果人们继续保持这种置身事外、无动于衷的观望,那么迟早有一天,某些难以摆脱责任的当事人会被历史追问:
--是谁失去了中国?
※白休德是《时代》周刊著名记者,40年代常驻中国。
(564)
念到这里,莱丝丽抬头望望前首相。
丘吉尔于是翻到另一篇文章,示意她继续念下去。
《亚洲--远东战场双方军事力量对比》:
苏联:军人登记总数640万,其中用于远东方面达到200万人。
坦克和自行火炮19000辆;用于远东约5400辆;
重型牵引火炮,57000门;用于远东23000门;
飞机:22000架;其中战斗机13000架,轰炸机5800架;用于远东各型飞机5200架。
中国:目前军人总数610万,其中南京方面460万人,沈阳方面150万人;因为中国远征军尚未全部撤回国内,目前完成准备、能用于作战的部队约430万人。
坦克及自行火炮3250辆;牵引火炮9500门;
飞机总数5300架;其中战斗机2100架,轰炸机1600架,目前总完好率84%左右。
双方野战与后勤辅助兵力比率是约70%-75%。
丘吉尔微眯双眼,静静听着,盘算着。
&ot;噢,阁下,这么念下来,或许我也会问问:是谁失去了中国?&ot;
&ot;莱丝丽,&ot;丘吉尔笑道:&ot;作为英国人,或许有朝一日,你该问问艾德礼首相--又是谁将失去印度?&ot;
(565)
除了日丹诺夫、古德里安等,西半球也在产生着心脏病人和其他患者。
华盛顿-马里兰,五角大楼,陆军参谋长办公室。
艾森豪威尔将军习惯性地把两脚架在茶几上,也在阅读一份中苏军力对比报告。那些枯燥的数字,在他脑海中被迅速地换算成战场实际表现、对抗结果、损失比例以及大致的结局。
是的,美国和美国政府是在置身事外,但他却不能无动于衷。他的职责决定了他必须对与战争相关的事件给予关注,并在总统过问、或是政府作出决定之前拿出对策和应急方案,否则便是失职。
思索一阵,他按铃唤来了值班助理参谋,吩咐他:让计划处分别作出几份原太平洋战区和原欧洲战区剩余军用物资、以及近期拟退役武器的统计报告。
电话铃响。竟是总统打来的,艾森豪威尔感到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