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内容,准确反映了这样一个状况:李渊自知权力已被李世民掌握,自己已是多余之人,也就不再干预政事。而李世民表面上对李渊以隆礼相敬,遇有大事还要把李渊拉出来以示当今皇帝对太上皇的尊敬,但发自肺腑的感情已经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是作秀而已。随着政治军事事务的日趋繁忙,连作秀的时候也越来越少。李渊心中肯定不满,但无可奈何,好在李世民仍然好吃好喝地供着他,想想早已不在人世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渊也就不再多想了。
马周的这篇奏折,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也有收录。
司马光的意思,当是:一、表现李世民勇于纳谏的好做法(据记载,李世民对马周的话深表同意),二、告诫皇帝避免犯李世民的错误,要为普天之下树立尊老敬老的好榜样。
或许,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他也想借马周的奏折,从侧面展现当时的真实状况。
不过无论如何,人死为大。应当身体力行作为天下典范的李世民在父亲安葬的问题上可是严格按照规定来的。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六日,李渊去世。李世民随即放下一切工作为父亲服丧。
按照礼法,父亲去世儿子要服三年之丧,三年要始终穿着丧服,不得喝酒吃肉,听小曲、看歌舞更是大忌。更要命的是最好能够不停地哭泣,哭出血最好,以此表明自己的孝心与怀念亲人的痛苦。
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四天之后,文武百官们就共同上疏请求李世民恢复工作,化悲痛为力量,把对亡父的思念转化为工作的动力,继续投入到伟大的贞观建设中去。
一脸哀伤的李世民下诏:不准。任何事情,也不能打断我对父皇的思念,不能阻挡我表达对父皇的孝心。然而国家大事不能荒废。所以从现在开始,所有国家大事,百官们都汇报到东宫,由太子李承乾决定。
话虽如此,但是大家都清楚,太子李承乾虽说本年已满十八岁,但对于管理整个国家来说,丰富的经验更为重要。况且这时吐谷浑方面战事仍在进行中,这些问题哪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能挑得起的担子?真正的决策者,应该还是李世民。只是碍于礼法,他不能走到前台来,只能由儿子出面接收,但最终拍板还得自己来。当然了,太子也该为日后多做准备,现在也是锻炼他的良好时机。
从此,李世民每次出京巡视,都由太子李承乾监国,主持政府工作。这是后话了。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十一月,李世民把父亲李渊与早已去世的母亲窦皇后合葬在献陵,李渊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窦皇后谥号太穆皇后。
然而不等李世民的孝服脱下,当年十二月,吐谷浑汗国再次告急:可汗慕容顺被杀,儿子慕容诺曷钵即位,国内政局动荡!
慕容顺即位不久,何故被杀?
当初贵族们在慕容顺的带领下斩杀天柱王,投降唐军,拥立慕容顺为新的可汗。但这并不意味着慕容顺在国内的威望很高,根基深厚。恰恰相反,由于多年在中原充当人质角色,慕容顺一直被视为过于汉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吐谷浑人。杀天柱王,登上汗位,更多的是由于形势所迫,必须要推选出一个亲汉政权的首领,以解燃眉之急的缘故。
慕容顺即位后,与国内高层的矛盾不断涌现。根据多年对汉人政权的观察,他非常想改变吐谷浑国内的各项政治、军事体制,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
可是,他忘记了,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你努力就一定可以做好的。改变势必会触及当权阶层的利益,如果再不加以合理的安抚,结果只能是如商鞅的下场。
终于有一天,在原本就不服和现在更不满的情绪作用下,贵族们冲进了皇宫杀死了慕容顺,拥立他的儿子慕容诺曷钵继位。慕容诺曷钵年纪尚幼,根本无法驾驭群臣,只能眼巴巴地瞅着叔叔伯伯们你争我夺,做个名副其实的傀儡首领。
唇亡齿寒。吐谷浑的安定是西北边疆安宁的必要条件。对于吐谷浑国内的不安定因素,务必要压制住。
接到报告后,李世民一方面下令原先负责帮助慕容顺巩固政权的李大亮迅速采取行动,维护吐谷浑的政治秩序,另一方面命令兵部尚书侯君集率军增援,对于有明显不配合倾向的相关人等,首先派遣使者前往调解,陈述形势和利害关系,若是仍然不肯听从,则直接出兵讨伐。
刚刚吃过教训的吐谷浑贵族们深知唐军的厉害,见长安的天可汗介入并发话了,基本都老实了下来。慕容诺曷钵的屁股,也算是坐的踏实了些。
心存感激的慕容诺曷钵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派遣使节前往长安,请求唐朝向吐谷浑颁发日历及年号,并提出派遣本族的贵族子弟常驻长安充当人质,以示友好。
请求日历和年号,即所谓&ldo;奉正朔&rdo;,具体来说就是把自己放在从属国的位置,承认对方是自己的宗主国。慕容诺曷钵此举,便是向唐朝表示:我爱唐老大,老大是我爸。在家抱爸腿,出门听爸话。以后就跟你混了!
儿子如此恭敬孝顺,老爸自然是要有所表示。作为奖赏,李世民下令册封慕容诺曷钵为河源郡王、新任吐谷浑可汗(终于得到认证了,算是名正言顺啦)。
第二十七章内部斗争要年年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