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缘由要从当时的一条礼仪制度说起:凡官员路遇各亲王,必须下车叩见。
王皀认为,这一规定对于普通官员来说可以接受,但若要三品以上的高官也要一律执行,恐怕不妥。
王皀的意见深深地触怒了李世民。他十分恼火地质问王皀和其他持同样意见的人:&ldo;你们是不是感觉自己地位高贵,打心眼里瞧不上朕的儿子?&rdo;
听了这话,一旁矗立已久的魏征上前一步解释道:&ldo;自古礼仪按照官职大小来定。各位亲王爵位虽尊,但实际官职却没有超过三公(也就是说没有哪位亲王的官职在二品之上)。要求三品以上官员以如此隆重的礼节来参拜亲王,臣亦以为不妥。&rdo;
然而,李世民接下来的话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ldo;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一哪天太子不幸身故,你们又怎么知道待朕百年之后是哪一位亲王做各位的君主?哼!如果这样,你们还敢轻视他们吗?!&rdo;
听了这话,百官们不禁面面相觑起来:新年佳节的大好日子,皇上怎么突然口出此等不详之语?况且太子青春年少,除了脚有些不便之外身体十分健康,哪里来的&ldo;人有旦夕祸福&rdo;?
到底是魏征胆大心细反应快。联想到之前在魏王府设立文学馆的事情,他恍然大悟:莫非皇帝心中已起了更换太子的念头,所以才冒出这样的话?太子乃国之储君,不可轻动。即使皇上因自己的偏好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也应该马上打消他的念头。否则,只怕玄武门之变真的要再次上演。
于是,他果断地再次进言:&ldo;自从周文王以来,历朝历代国君宝座都是父子相继,岂有兄弟相承之理?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断绝太子的兄弟们夺取继承权的野心,从而堵住灾祸动乱的源头。皇上作为一国之尊,对于这类事件,更要十分警惕才是。&rdo;
魏征的话犹如当头棒喝。李世民立刻联想起当年自己和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最后双方刀兵相见、手足相残的血腥场景。虽说自己当时下手有些迫不得已,但他是绝对不希望类似事件在自己儿子中间再次发生的。
再想到自己,既然已立李承乾为太子,却又对李泰十分宠爱,今天居然还说出这番有些无厘头的话来,莫非真是要重蹈父亲李渊当年的覆辙?让太子承乾心生不安,让魏王李泰看到了夺嫡的希望,这样如何能不生乱?
想到这些,李世民的脸色渐渐缓和了起来,点头说道:&ldo;王尚书所言极是。从今往后,三品以上的官员见到亲王可不必再行此大礼。&rdo;
礼仪的事情算是解决了,但李世民却并没有真正明白过来。他明知魏征所言切中要害,但是一看见儿子又觉得父子骨肉情深,难以忘怀。诚所谓,兄弟相争万万不可,废长立幼取乱之道。怎么办?
最后他拍了拍脑袋,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完美的计划:这样吧,朕继续保留承乾的太子之位,对泰儿嘛,那就多给点看得见的好处。这样既无碍大局,也不会干扰父子间的和睦相处。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元宵节过后的第二天,李泰在自己位于长安延康坊的家中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这位客人的排场之大,引来了无数好奇者的争相围观。只是这天却并没有几人有幸目睹这位贵客的尊容‐‐围观者们被远远地挡在了人墙之外。
可人还偏偏有个习惯,那就是你越不让他看,他还就越想看。所以虽然卫士们竭尽全力地将众位好事者们阻隔于安全距离之外,围观的群众队伍却是只见越来越庞大。也许是他们的诚心感动了上苍吧,突然人们听到耳边传来了一个令他们真正喜出望外的好消息:皇上有旨,赦免长安县除死刑犯外的其他所有囚犯;免除延康坊地区所有居民当年的赋税;魏王府官员和延康坊的老年人分别有赏!
这下不用再说了,魏王府迎来的贵客便是皇帝李世民本人。
皇帝亲自驾临儿子的住处,本就不多见(一般都是儿子奉召进宫朝见),还又免税又打赏的,更让别人觉得李泰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不一般。
尝到甜头的普通老百姓或许只是感觉李泰学问好、人品好,又托王爷洪福我们才得以免除了赋税,真不赖。但在那些立志于官海沉浮的官迷们眼中,事情却远不像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
跟着李泰混有前途!投奔他去!
事实上,从编撰《括地志》开始,李泰的门前就从未少过人。求官的、讨赏的、展示文采的,各色人马是络绎不绝,颇有当年孟尝君等&ldo;战国四公子&rdo;的味道。只是,与当年的&ldo;战国四公子&rdo;不同的是,李泰的门人中不少都在朝中担任一定的职务,食的是政府的俸禄,乃国家公职人员。
事实上,当时还有一些事情也非常能反映当时李泰地位之特殊。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李世民选派了一些亲王到各地做都督。其中杨妃所生的吴王李恪为潭州(湖南长沙)都督,蜀王李?为益州(四川成都)都督;阴妃所生的齐王李祐为齐州(山东济南)都督。虽有不舍,但这些亲王们在叩拜了父皇和母亲之后,都按期离开了京城长安,前往各地上任去了。
魏王李泰也在同时被封为相州(河南安阳)都督,但他却选择继续留在京城。
对于这种公然抗命的行为,李世民并没有表示出多少反感。考虑到相州都督之位长期空缺也不是个事儿,于是干脆就在李泰的相州都督官职前面又加上了&ldo;遥领&rdo;二字,具体工作由相州都督长史张良全权负责。呵呵,也算是货真价实的挂名锻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