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时候风光无限,死了也是不同凡响。那叫驾崩,全国人民都要披麻戴孝当孝子。完了灵位进太庙,后世还要顶礼膜拜。史官也要用&ldo;本纪&rdo;来记述自己,不可直呼姓名,只能说是&ldo;帝&rdo;、&ldo;上&rdo;、&ldo;宗&rdo;等等,还要冠上诸如&ldo;孝钦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rdo;这样一大堆美好字眼的谥号。那些区区亲王们,只能是以&ldo;列传&rdo;的身份进入史书,很有可能还要和一大帮子人挤在一个&ldo;列传&rdo;里,实在是太憋屈了。
相信李泰同志同样比较过皇帝和亲王的诸多差别。所以,他准备发力一搏,不被亲王的待遇所羁绊,全力向太子宝座发起冲击。
可是,亲王和太子虽说只有一步之隔,但那一步,却又恍如万里那么遥远。
于是,李泰决定充分挖掘自己的长处,在皇帝爸爸面前先混个好名声。
李泰对自己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决定从最擅长的文学着手。可是在文星璀璨的大唐天空中,如何才能稳定地确立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就在李泰为难之时,他的属官,深知李泰&ldo;大志&rdo;的司马苏勖给他出了个主意。
这个主意,就是写书。
李泰自知才能和水平有限,朝中百官多的是饱学之士,写出来的书难以达到预期的震撼性效果,因此对该方案持怀疑态度。
须知好的属下不光要出主意,还要提供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苏勖早在进言之前就已经订好了具体的方案。于是,他主动将话题更深入了一步:&ldo;殿下不必为此事忧虑,下官已有一计。&rdo;
李泰顿时来了兴趣:&ldo;噢,说来听听?&rdo;
&ldo;殿下,战国末年,吕不韦以一介商人一跃成为了秦国相国,然其早年出身卑贱,没有文韬武略,于大夫群中无有名望。然其以相国之权,万金之富招徕门客,从中选拔人才,终成《吕氏春秋》,流芳百世。殿下目前之权势与财富,比那吕不韦只多不少,何不效仿?书成,则陛下定然大喜,满朝公卿,皆要仰望殿下,心存钦佩。殿下之名,亦可闻达于天下!&rdo;
李泰何等聪明,顿时大喜:&ldo;好计!司马为我立下大功一件!&rdo;
第三十八章李泰的野心
说干就干。李泰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皇帝爸爸提出申请,在魏王府设立文学馆。理由是希望能够多与各方高士接触交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也可为国招集人才。
爸爸李世民素知李泰爱好文学,对这个儿子本就比较偏爱,很痛快地便同意了。
然而建文学馆,可不是准备几间房子,再添置一些文房四宝这么简单。
李世民批准李泰在自己府中设文学馆,也就是说该部门已经官方认可,其中人员属于政府编制,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
但是这些人都是李泰招来的,他们只会对李泰感恩戴德,从而成为李泰的家臣。换句话说,李泰在用国家的钱培养自己的势力。
本来国库充实,这点支出倒也没啥。可是别的亲王们不干了,大家头衔都一样,凭什么你搞特殊化?
这里要提一下,唐代礼法对于各部门的人员编制和职责分工有明确规定,王府属官的设置也不例外。
具体说来,有亲王师傅一人,从三品衔,负责传道授业解惑;
谘议参军一人,正五品,具体负责王府事务的参谋和讨论;
&ldo;友&rdo;一人(这可不是泛指朋友,而是专门的职务名)负责陪同亲王游玩,同时还要借机向王爷们灌输道义,及时规劝他们的不当行为(倒也是朋友的义务);
&ldo;文学&rdo;一人,从六品,相当于档案总管,负责掌管典籍和文章;
东西阁祭酒各一人,从七品,负责礼仪和引导宾客的事务,侍读,就是陪王爷读书之人,类似于书童,人数不定。
接下来便是一些负责打杂、算账之类维持王府运转的基层人员,我在此不再一一叙述。
在唐朝,这一制度因实际情况的变化后来也发生了一些变动,总的来说从业人员越变越精简。因为开始的时候亲王们都各有具体官职,负责各自辖区内事务,需要各方面专业人士的辅佐,后来渐渐过上了寄生虫般的生活,不再担任具体职务,也就没必要再配备这么多官员了。
这样一说,大家就能看出来,为何其他亲王不爽了。噢,你几句甜言蜜语就多给你一个部门的编制,还有相应的大量经费,我们还是外甥点灯笼‐‐照旧?合着老老实实守规矩的吃亏啊!
更重要的一点,老爸当年做秦王的时候,也&ldo;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rdo;,招徕了一大批谋士能臣。莫非你李泰也想有样学样,再玩个玄武门?
不仅亲王们有想法,连长安城内知道此事的人也都议论纷纷,觉得李泰可能有&ldo;非常之志&rdo;。不过既然当家的李世民都已经痛快地同意了这个做法,大家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于是,表面上,这事儿也就这么过去了。
或许李世民当时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是想着满足一下心爱儿子的一个小小愿望而已。然而,事情一旦开了头,可就没有这么容易结束。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是一个团圆美满的好日子。
可是在这样一个好日子里,天子李世民的心情却非常地不好。他端坐在龙椅上,一脸不满地看着阶下跪着的礼部尚书王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