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溪心里的那点阴郁顿时消散。
她陪着母亲和哥哥,一起去祭拜父亲大哥三哥,母亲一直不停的说着话,如今大仇得报,让他们安息。
宋清溪则一直陪伴着母亲。
很快,第二座城市沦陷的消息传来,紧接着是第三座城市沦陷了,形势严峻,人心惶惶,爱国人士纷纷参军保家卫国,而普通老百姓日日祈求战争胜利,但不利的消息一天天传来,人心惶惶,只有不安和焦躁。
宋清溪终于明白,为何慕时谦要那么急的让方世泽死,随着战争的全面爆发,人们的关注点被转移,谁会去关注那个作恶多端的人?一旦众人不再关注,方家的人想把方世泽捞出来,那就轻而易举了。
宋清溪如今很忙,非常忙,每天都在报社中。学生这个年龄群,是最激情迸发的一类人,与此同时,也是最容易受人利用的人,他们需要合理的引导。
宋清溪开始写文,她并不反对这些学生的爱国行为,可是她坚决反对打砸他人物品,与此同时,她也不反对参军的行为,可是她不鼓励这些人不经过父母同意,就偷偷溜走。她在文章中清晰的表达她的观点,既然想为国出力,愿意承担保卫祖国的责任,那就用这份恒心毅力说服自己的父母,只会任性的逃走,那是小孩子的行为。学会与家人商量,也是成熟的标志。
不止如此,宋清溪连续写了多篇文章,她强烈反对个人直接跑到前线去,那不仅不能增加一份力量,反而是添乱。她让大家从正轨渠道参军,服从安排,切勿独自行动。
她鼓励女性学习医术,然后由专人送到前线,为受伤的军人处理伤口,治疗疾病。另外一些懂缝纫的女子,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也可以去为军人们做衣服,做好后,会有专人送的到军人们手中。
而在慕时谦的坚持下,如今《新城报》免费发放到大家的手中。
宋清溪原本想停掉《林女士》,停了的第一期,就有无数读者写信来,要求继续连载,他们觉得林秀珠的人生,从荆棘中艰难的走出来,即使走出来,也不是康庄大道,他们想看到林秀珠最终的结局,像某种向往,希望最终的都能够如愿以偿。
《林女士》这部小说,成为了很多人的希冀。
宋清溪把新一期的《林女士》写好,就看到孟依晴来到报社,孟依晴来报社的次数很多,大家对她都见怪不怪了,都知道她来找宋清溪,于是都会主动告诉她宋清溪是否在。
孟依晴直接走进宋清溪的办公室,她眸子闪亮,眼神异常的坚定,“清溪,我要到前线去照顾受伤的军人。”
宋清溪不妨她来找自己是为了说这个,“你想好了?”
孟依晴坚定的点点头,“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我自当尽一份力量,我虽然不能够亲自上战场赶出侵略者,却可以照顾那些英雄。”
事实上,孟依晴有这个念头很久了,她偷偷的去学了医,然后通过了考核,这才告诉她的家人。她原本不准备告诉父母,因为知道他们肯定不同意,但看了宋清溪的文章,她突然就改变了想法,并最终说服了她的父母。
宋清溪也很是激动,“如果你想好了,那就去,跟着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去。我都想和你一起去了。”
“别,每个人的价值不同,你的价值在笔杆子上,你的一篇文章,可以为大家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宋清溪也知道这个道理,虽然她很羡慕孟依晴,却明白,每个人都不同,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自然也不相同。
孟依晴离开的那天,宋清溪去送了她,无数怀抱同一个梦想的女子,一同踏向了那未知的征程。
越来越多的人去参军,不畏生死,只为保护自己的家园。宋清明和胡润,也想去前线,却被彭新兰和胡家的人坚决反对,还是宋清溪想出了一个办法。想为国尽力,不一定非去前线,可以为部队管理物资,运送物资,这也是做贡献的一种方式,于是宋清明和胡润开始管理部分物资。
时局越来越乱,人心越来越不安,用无数鲜血也没有换来一个好消息,又一座城市沦陷了。
宋清溪已经许久没有见到慕时谦了,即使见到,也只是匆匆一眼,她不知道他在忙什么,也不敢打扰他,因为她相信,他一定在做非常重要的事。
而在这样重要的时刻,慕时谦竟然约她去金华大饭店吃饭。
因为战争的关系,金华饭店里并没有多少客人,冷冷清清的,有几分萧瑟感。她推开包厢,慕时谦还没有来,她隐隐的感觉到不对,这种不安让她即使坐着,也没有办法心境平和。
直到慕时谦匆匆赶来,她认真打量他,似乎瘦了一点,但没有受伤,没有憔悴,她提着的心,终于得以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