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棒走得已经有些喘气:&ldo;第六次大移民我晓得,就是抗战时期吧,来了多少人呢?&rdo;
&ldo;这个数据我也不清楚,37年到41年,说是西南各省共迁来近二千万人,在重庆的人口增加最猛。第七次就是支援三线建设了,虽然人口只有十多万人,但这批人很重要,进一步加强了重庆在全国的制造业地位。第八次是迁出,就是三峡大移民,从三峡地区迁出了百万人口。&rdo;
&ldo;曾先生,您少说了一次。&rdo;宇成一直没有插嘴,突然在后面开了口。&ldo;还有一次迁出,就是大夏国后人迁到朝鲜。现在朝鲜、韩国,我的同族就有五万多呢。&rdo;
&ldo;呵呵,&rdo;老曾笑起来:&ldo;对对,明玉珍后代迁出可以算做一次。那就是九次大移民了。&rdo;
其实,明玉珍后人在朝鲜半岛虽然人数众多,毕竟是经过数百年繁衍而来,当时去的数量最多几百人,算不上大规模的移民行动。也许是考虑到安慰国际友人,所以老曾没有置疑。
&ldo;麻烦了,&rdo;潘天棒在耳边轻轻地告诉我:&ldo;如果找到的真是明玉珍的遗产,那有几万人来分哦!&rdo;
我摇头苦笑:&ldo;还有更麻烦的事情呢,你听听洞里的声音?&rdo;
洞里有一种声音,慢慢地多起来,那是洞顶有碎石在向下脱落!老曾和宇成也抬起头在看,一粒小石子打在了宇成的肩上。
&ldo;不好!这段时间雨水多,去年大旱,这一带的洞里随时可能塌方!&rdo;老曾紧张起来,招呼小敏取图纸。
我走到老曾面前,一起察看图纸,也借机挡住宇成好奇的目光。
老曾看了一眼在不远处张望的宇成,告诉我:&ldo;图上这条路左边有支洞,但我们一路没有看到,一定要找一找,可能支洞还安全些。&rdo;
老曾收起图,我们分头仔细地察看左边的洞壁,宇成也跟着我们瞎找起来。
潘天棒的声音从前面传来:&ldo;在这里!&rdo;
我们急步赶过去,正看见他一脚踹着石壁上,那是一壁碎石砌的墙,潘天棒用足了他的体重优势,那些碎石在他脚下向里掉落,很快出现一个洞,已经足够我们钻过。来到洞前,老曾确认:&ldo;只能是这里了。&rdo;
洞口边上有一个立着的条石,潘天棒嫌洞口太小,他的身体钻起来吃力,于是抬脚蹬去,老曾和宇成急忙制止,已经来不及了,条石被潘天棒蹬倒,周围的洞顶开始大量掉下碎石来,我们护着头顶,迅速一个个钻到支洞中去。
支洞这边土质有些不同,洞顶的石头似乎被土壤沾住,没有主洞掉落得厉害。老曾和小敏在我的前面,向前冲着,我正准备追上去,&ldo;啊&rdo;的一声,后面潘天棒的声音响起来:&ldo;不好,宇成被大石头打倒了!&rdo;
失踪的上清寺(六十八)
我急忙回头去看,潘天棒已经翻墙回到洞的那一端,落下的碎石块打在他身上跳落开来。我连忙向前方正在奔跑的的老曾和小敏大叫道:&ldo;你们快找安全的地方,我去看宇成,不叫你们就别过来!&rdo;
好几块石头打下来,擦过我的头,我一摸额角,好像已经出了血。于是脱下t恤衫,盘在头上保护头部,就象一顶阿拉伯人的头饰。翻过洞去,又是好几块石头打在头上肩上,还好洞里的石头都很潮湿,打在赤裸的上身啪啪着响。
洞口那边,宇成坐在地上,原来他的一只小腿被一块洞壁塌下的大石压住了。潘天棒站在旁边的高处,正在用硕大的身体给宇成挡住下落的石头,一边拚命想推开那块大石。石块不断地掉在他头上,背上的登山包上,又弹开去。
宇成被石头压在地上,两只手抵着大石,试图把腿挣脱出来。这家伙很坚强,虽然痛苦不堪却咬着牙一声不吭。
我试着一起推那块大石,石头只向后倒了一点就推不动了。力道尽了后,一松手,石头又慢慢晃了回来,我急忙看宇成,在灯光下,他满脸痛苦,汗珠大颗大颗地淌下来。
看到石头推不动,潘天棒急问:&ldo;要不要喊老曾一起来推?&rdo;
我知道老曾来了也没有用,提醒自己一定要冷静。我叮嘱潘天棒使劲顶住大石,松开手围着这块石头走了一圈,发现大石的背后被脱落的碎石与泥土塞住了。我叫宇成和潘天棒坚持住,迅速地抛开大石背后的块块碎石,头上和背部又挨了几下石块,我也顾不得查看。
移开关键的几块碎石后,大石失去了支撑,在潘天棒和宇成的力量下向后倒去,我还没有来得及上前帮助,宇成的腿就脱出来了!
大石倒在地上,洞壁又是一阵晃动,更多的石块打在我们身上。宇成想站起来,结果&ldo;啊&rdo;地惨叫了一声倒了下去,他的腿好像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