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晏言语至此,话语一顿,眼中的神采奕然,整个人也完全由思索中清醒过来。&ldo;如此,自扬子至汴州,每驮费钱二千二百,减九百,岁省十余万缗!而船行的速度也非以往可比,依士安筹算,运输的时间可以缩短为四十天左右!&rdo;这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啊!岁省十余万缗,时缩七个月,再加上不再损耗的二成粮价,刘晏最后的总结当真算是石破天惊!
我虽知他是大唐最杰出的理财家,也知道他的一些大体的功绩,但却毫不知晓刘晏竟然有这么大的能力!第五琦也同样感到震惊,他虽然心知自己身前的刘晏,是个丹心向朝廷的实干之士,往日只因彼此对事物的看法及处理方法的不同,而略有些不谐调,如今,他领教了刘晏对漕转问题的解决之道后,同是理财里手的他,彻底被刘晏的才智所折服!他心中对刘晏的抵视,也登时消退得无影无踪!
刘晏面对着我们俩人的殷殷目光,欣然地继续补充道:&ldo;至于分段漕运,可以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江南之运积扬州,汴河之运积河阴,河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这样,既使货运的责任分明,方便管理;又使各运输路线次序井然,无形中也提高了船速!二位以为如何?&rdo;
第五琦闻问微微一怔,看了我一眼,而后,他不待我有任何表示,长身而起,上前一步,离刘晏不过一步多的距离,伏身而拜道:&ldo;学生第五禹珪见过恩师!&rdo;他这一拜不显,惊得刘晏手足无措,一扫适才的儒雅雍然。我心中一动,知道第五琦要履行刚才的话语。嗯,如果他二人能成为师徒倒也是桩好事,第五琦或许在刘晏的调教下,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可堪重用的人才,而不会因铸一当五十钱,使得物价上涨。
第二百六十五章论交论商
刘晏连忙扶向第五琦,口中忙不迭地说道:&ldo;第五兄何至于此,这不是折煞于我吗?&rdo;第五琦却以手把住刘晏的手臂,语挚意真地说道:&ldo;禹珪先前的拜师话语姑且不论,只论恩师的如海智慧,无遗的筹算之精,就令禹珪瞠乎于后,望尘莫及,禹珪于此更知自己的浅薄!叹往昔,禹珪有目如盲,竟试图与恩师争高论下,时至今日,禹珪如梦恍省,万望恩师不弃愚钝,列禹珪于门墙,以使禹珪的见识再得提点,多获教益!&rdo;
&ldo;第五兄如此挚真诚意,小弟也是乐见其成,刘兄还是不要再推托了吧?&rdo;我见第五琦如此语真意切,刘晏却兀自不允,而我私心之中又有所成算,便开口助言道。
刘晏却面容一肃,执拗地要将第五琦搀扶起来。第五琦如今对刘晏心折莫名,真心拜师,所以一见及刘晏如此沉肃的表情,一时竟不敢违逆,不得已间,他只有顺着刘晏的搀扶力势站起身来,但面上自是有些挂不住,现出一片赫红。
刘晏见及第五琦的神色,不由长吁了口气,面容一缓,然后他徐徐说道:&ldo;禹珪不要妄自菲薄,论才学,禹珪也是天宝年间的常科进士;论能力,禹珪督掌度支使之职多年,钱粮无差,无误于职,这是士安所不能比及的地方!所谓&lso;尺有所长,寸有所短&rso;,士安只不过勤于思考,偶有一得之愚罢了,岂敢妄为人师?若禹珪如此执迷坚持,那将士安置于何地?禹珪又何以自处?&rdo;
言语至此,刘晏语气一缓,真诚地说道:&ldo;若禹珪不嫌士安未科而仕,士安愿与禹珪结为异姓兄弟,成通家之好!&rdo;刘晏的这番言语真可谓是托心之语。我和第五琦闻之,心下也顿悟刘晏的苦心。要知道,自隋唐而后,原先实行的九品中正制的门问入仕制度虽已渐渐消亡,但个人所出身的门户及入仕的途径,却成为官场世俗衡量一个人能力、能量的重要标准。
其中常科进士的身份。犹为文人所珍视。更有&ldo;缙绅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rdo;的说法。这第五琦既为天宝年间的常科进士,不啻身价陡升。并且他为官多年,处事精明。从来无差无误,更是&ldo;考课&rdo;中的翘楚人物。(所谓考课,就是对官吏的功过、品行和才能规定的一套考核制度。考,就是考察自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朝廷法令的具体表现;课,就是依照朝廷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官吏依考课得出的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可以考课制度又与官吏的铨选任用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刘晏却如无根地飘萍,既没有豪强的家势。也不是恩点的常科进士,他甚至连制科的边都挨不上。在很多文人眼里,他只是个因献诗赋而得入仕的寒士而已!试想,如果刘晏同意收第五琦为弟子,那么,他们将分别面临许多士人的讥嘲和攻击,甚至会危害到仕途上的发展!
第五琦神色一正,当即向刘晏一揖而言:&ldo;士安一语惊醒梦中人,真是用心良苦呀!禹珪见过士安兄,今后谨听士安兄教诲!&rdo;言下不啻赞同了刘晏之意。我看看天已近午,而且大家谈兴正浓,便招呼小二排摆酒宴。转目之间,却见颜真卿等人也早已入阁而坐,正品评着我适才所书的题壁诗,我直若未见地将目光一扫而过。
这时,却听刘晏语清气朗地问道:&ldo;今日有幸结识贤弟,但不知贤弟地字为何?&rdo;这话语不用再想,自是向我而言,而话中之意,隐隐带有进一步结交的意思。然而我所用的化名李瑜,乃是依照杨妍在江南十二处庄园主人的化名而来,岂知这名的字号?心念疾转间,我只得口中杜撰道:&ldo;小弟的字乃是&lso;公瑞&rso;,两位兄长才学见识无一不凡,刘兄的筹算之术更是精到绝伦,是以深感有幸的,却是小弟才对!&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