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近代中国史纲要电子书 > 第27章(第1页)

第27章(第1页)

第一批赔款六百万元,出自江、浙、安徽库贮及劝派捐输,交毕后英舰出江入海。释放被禁英人之事,曾起风波。英人再度北犯期间,先后有两只军舰侵扰台湾,一只撞礁沉毁,白夷乘艇逸去,黑夷百余名被俘。此外有一英国商船搁浅,被俘四十余人,内有英人十九名,暂予禁锢,其余悉行正法。至是璞鼎查指斥台湾当局擅杀遭风遇难英人,要求抵偿。北京与耆英深惧和局决裂,特派闽浙总督查办,将台湾总兵、道员革职审讯,方行平息。

此次战争,在中国以为是因禁烟而来,英国则认系为商务与政治问题用兵。南京条约中虽已明订条款,但仅为纲领,英国尚要加以明确规定,使更为具体而详尽。中国以今后双方的接触愈为广泛,愈易肇生事端,亦须有一明晰章程,俾有遵循。有关通商的问题,颇为复杂,例案均在粤省,章程谈判又非旦夕可就,中国希望英舰早日出江,英军亦以久居舟中诸多不便,所以商定将来在广州解决。北京授耆英为两江总督,统办江、浙、闽通商事宜,以伊里布为钦差大臣兼广州将军,负责商约交涉。伊里布不久病卒,改命耆英接办。为表示诚信,耆英到后,即应璞鼎查之约赴香港面晤。一八四三年七月二十二日(道光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公布,议定货物估价定税,值百抽四(茶叶为值百抽十);停止旧有规费;华英人民诉讼各按本国法律办理;英国军舰准在口岸停泊。十月八日(八月十五日)又订一通商附黏善后条款,一称虎门条约,订明五口英商不得至乡间内地,可于五口租赁房屋,或租地自建,如有新恩施及他国,英人&ot;一体均沾&ot;。于是所有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租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英人均一一取得,这才是真正的不平等条约。耆英和协助他的黄恩彤并不了解这些条款损害国家主权之大,反以为有许多便利,中外人民各按本国法律管理,不失为公道办法,只要英国不庇护汉奸,他们已感满意。明定关税,中国税收实际上比较以往有盈无绌,以后亦可免再生争执。划定租界,对外人可便于防范。利益均沾,可免某一国独占,又可施恩各国。过去的中西关系,一切操之于中国,今后是几乎事事由人;过去是中国不以平等待人,英人口口声声要争取平等,现在及今后反以不平等对待中国了。

----------

1扬州所付五十万元照扣,广州赎城费六百万元不在其内,实际为二千七百万元。

二、美法效尤

林则徐在粤办理缴烟之时,美教士伯驾曾劝他与各国订约。美国商人亦向国内建议派遣代表来华谈判,联合英、法、荷兰,要求改善中外关系。第二年,美国国会质询广州情形,政府允考虑派遣军舰前往。一八四二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加尼(lkearny)奉命至粤,任务是保护美国商船,制止偷运鸦片,不卷入中英纠纷。加尼致书两广总督,请准美商一体贸易,利益均沾。负责夷务的当局以美人一向恭顺,英人并不反对他国前来新开口岸贸易;如予阻止,是&ot;德在英国,怨在中国&ot;,最好是因势利导,一视同仁。但加尼并无谈判订约之权,且已先期回国。

美国的正式代表为顾盛(calebchg),所奉训令为:美人在新开口岸,应与英人享受同等待遇,不保护非法贸易的美商,并进京觐见。总统泰禄(johntyler)的国书申明&ot;致太平意,通和好之诚&ot;,&ot;按公平之意义,同参条约,调处经商,冀能两国有益皆均,无利不遍&ot;。这是美国第一次表示它的对华政策。

顾盛到前,广州美领事曾请耆英准顾盛晋京觐见被拒。一八四四年二月,顾盛抵达澳门,照会粤督:俟兵船预备停妥,即北去天津,以便进京议约、觐见。又谓:&ot;不与各等官员商论,只与钦差大臣商酌。&ot;他并非定要进京,而是以此要挟,使将来在谈判时中国在条约上让步。此时为&ot;各夷信服&ot;的耆英已回南京,北京知此事非他人所能了,调耆英为两广总督,再颁给钦差大臣关防,办理各省海口通商文移事件,等于当时的外交大臣。

耆英二次到粤后,亲去澳门,拜访顾盛,商请先罢进京之议。顾盛先仍闪烁其词。一星期后,始允不北上,惟须将条约妥为议定。耆英深感顾盛狡猾,终不放心,继请交出国书,以免于定约之后,复作为进京口实。顾盛本无定要进京之意,即行照办。至于条约,既有英国的前例,耆英早已表示无何困难,顾盛所提草案又无碍通商大局,遂迎刃而解,耆英于不觉中堕入顾盛的术中。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日)中美五口贸易与章程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字,通称望厦条约。除无割地赔款等外,所有中英条约的事项,应有尽有,且有为英约所无而更为精详者:如领事裁判权适用范围的明确而扩大,不惟中美人间的争执,美人由美领事审讯,即美人与其他外人在华的争执,亦由美领事处理;关税例则须与美国议允;中国港口官员须负责接待美国兵船;准美人在五口自建教堂、墓地;条约十二年一修;美国享有最惠国待遇。值得称道的是美人不得贩运鸦片。顾盛自称他们已将中国门户更为放宽。

法国在华并无大的商业利益,所重视的为传教。对于中英冲突,法国亦十分关注,一八四一年曾派两名视察员来粤。初颇给予广州当局以希望,欲加利用,继又恐其别生事端。中英订约后,法人援例以请,耆英原主各国一律看待,立时许可。一八四四年八月,法国代表剌萼尼(théodoredelagrené)至澳门,狡猾不下于顾盛,复有军舰八艘同来,使他在谈判中更处于有利地位。耆英先派人往见,未得要领,于是二次移樽澳门。刺萼尼于此行所为何事,初无一言道及。过了几天,忽言盼与中国订立同盟,忽言商约无关重轻,如照英美所订之约难以覆命,而于所求何款,总不肯直陈。其后他谈到觐见及派遣天文学者入京供职,中国遣人赴法学习船炮,给予虎门、琉球诸事。真意所在为天主教弛禁,倘立即吐露,一遭驳回,即不易转圜,所以他故意提一些难期邀准的问题,然后要求天主教弛禁,使耆英不好再驳。结果商定准华人习教,惟教士不得擅入内地传教。十月二十四日,中法五口贸易章程在黄埔签字,通称黄埔条约,内容与美约无大出入,不同之点是中国地方官须负责保护教堂墓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