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明朝出了个张居正epub > 第51章(第1页)

第51章(第1页)

张居正指出,&ldo;又每见督、抚等官,初到地方,即有条陈一疏,或漫言数事,或更置数官。&rdo;这是说新官上任时的情形。

‐‐&ldo;漫言数事&rdo;,就是今日之&ldo;我来简单说两句&rdo;,这两句,简直就是滔滔不绝。此外一有新官上任,就不问青红皂白撤换中层干部,凡是前任所用,通通撤掉,或调来亲朋好友,或有拍马小人见机跟进,立刻就有官可做。庸官的套路,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张居正又指出,你看这种条陈,文辞华丽,看的人无不惊叹,不是说他有才,就是说他能干事,其实他小子刚到任,&ldo;地方利病,岂能尽知?属官贤否,岂能洞察&rdo;?不过是听了人家的风言风语罢了。时间一久,&ldo;简单说两句&rdo;说了些什么,恐怕他自己也忘了。

张居正强调指出,要办事,就不要七嘴八舌。像现在有些人施政,一开始就没考虑周全,听到有人说什么就马上实行,没等见效,又因人言而止。弄得大家疑虑不定,旷日持久,难见成效。他主张,今后&ldo;欲为一事,须慎之于初,务求停当,及计虑已审,即断而行之。&rdo;就是考虑好了再干,干就要干到底。

张居正还特别强调指出,皇上您应该叮嘱各部院衙门,今后要领会朝廷讲究务实的方针,一切汇报与报告,必须简单扼要;是非可否,你给我明明白白说清楚。全体干部要秉公持正,建立&ldo;诚行直道&rdo;的人际关系,以提高业务素质为要务。这样,干部管理才能有生气,队伍风气也才能起变化。

第二议,曰&ldo;振纲纪&rdo;。

张居正说,我看近年以来,纲纪不严格,法律不起作用,上下都讲姑息,百事全都付之因循,&ldo;以模棱两可谓之调停,以委曲迁就谓之善处&rdo;。法律所管的,居然仅仅是微贱小民;强有力者虽然违法乱纪,可谁也拿他们没办法。所有的纪律,反而是只有制定纪律的中央在执行,下面的官员,则有践踏法规之行而毫无畏惧之心。整个官场,因循守旧之风渐成,举手之劳就能解决的事情就是办不成。

张居正指出,在处理违纪上,人情当然可以考虑但不能徇私,法律宜严格但不宜猛(严打之类的就不必要了)。我希望皇上奋起掌握国家命运的决断,把你的光辉照耀四方,申明法纪以严肃干部作风,掌握好权力以日理万机。

张居正还强调指出,奖惩赏罚要统一于公道,而决不能徇私;政教号令一定要有中央来决断,而不要受那些空谈影响。凡是法律应该惩罚的,虽是权贵也不能宽恕;凡是受了冤枉的,虽是卑贱平民也必须纠正。这样,国家的体统才能正,中央才能有威严,下面的那些家伙,才能有守法意识。

‐‐张大人在这一点上,与商鞅、韩非等法家的思想有相似之处,比较相信法律严明的效力。所谓&ldo;法必明,令必行&rdo;(《商君书》),是他们治理不正之风的法宝。

第三议为&ldo;重诏令&rdo;,也就是中央精神一定要贯彻好。

张居正说,各衙门报上来要处理的事务,关系到各地方民情利害的,该衙门机关应考虑轻重缓急,按次序上报。中央交办的事务,必须抓紧办理,事情才不至于堆在一起。

张居正指出,天子的号令,就如疾风霹雳,如果风也不能动,霹雳也不能击,那么可能连自然的进化都要滞住了,

张居正强调指出,近来中央的命令多落实不了,抄发到各部之后,往往拖住不办。或是签一句&ldo;按中央精神办&rdo;就算完事,&ldo;一切视为故纸,禁之不止,令之不行&rdo;。中央指示下来,各地方官反应迟缓,甚至有查勘一件事十余年也查不完者。文卷堆积,多数被淹没掉了(多至沉埋);可作证的人,一半都死掉了(半在鬼录),事情也查不出真相来了,最后使犯法的人漏网脱逃。

张居正愤怒地问道:&ldo;国有不伸之法……人怀不白之冤,是非何由得明?赏罚何由而当?&rdo;

张居正还特别强调指出,部院各衙门凡大小事务,接到中央命令后,数日之内,应尽快回复。事情比较清楚的,要做一个结论,不要再推到下面省里去议了。要是需要省里调查的,要严格立下一个期限,责令上报。部里设立登记簿,办的时候登记,办完后注销。超过期限的,要按违反制度论罪。这也将作为吏部考核干部的依据之一。这么干了以后,人人都会拼命尽职,事情就不会堆在一起推不动了。

‐‐史载,大明的官僚机构,到了嘉靖、隆庆这一代,凡有文件下来,官员都会签一个&ldo;照办&rdo;(钦此钦遵),然后就成空文。什么&ldo;照办&rdo;?哪个还来理会!一年里文件不知道有几麻袋,办没办,天知道!文件本身就是一张纸,它又没有知觉,这事是没人来管的。国家机构等于基本瘫痪。你看各层,都有官在位置上,也经常有一些&ldo;揖会&rdo;,传达这呀那的,但实际工作一样也推不动。

‐‐人之初,性本懒吧?官员们有吃饭局、泡脚、剪彩的时间,却没有办实事的工夫。

第四是&ldo;核名实&rdo;,专门讲了用人标准,十分详尽。

张居正说,臣每见朝廷用人的时候,吏部首长就要慨叹缺乏人才。窃以为,古今人才的人数和水平应该相差不远,皇帝使用赏罚之权驱使天下之士,什么样的人才得不到?而说&ldo;世无才焉&rdo;,臣不信也。问题就在于&ldo;名实之不合,拣择之不精,所用非所急,所取非所求&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