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四十二章经有什么秘密 > 3 第3集佛说(第1页)

3 第3集佛说(第1页)

《四十二章经》最快更新[630kan。cc]

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议第四面,三、随文释义。

前面讲到本经的修学纲要是顿渐兼收,理事无碍。本经的修学有两个主题:

(一)顿教法门:

顿教法门是一种智慧的观照。修学佛法时,我们应该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对生命产生正确而不颠倒的观照。经论上对生命的观照主要有两个方向:

(1)因缘观:首先观照个体的生命是恒转如瀑流,个体生命是一种无量的生命,我们有过去、现前及未来的生命,生命就像是一条没有止尽的水流,不断的相续而变化,而这个体生命的变化因素,主要是受业力的引导,所谓的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假设我们积集的是一个善业,则创造安乐尊贵的个体生命;若积集的是恶业,则召感卑贱痛苦的个体生命。我们的生命就随顺业力的累积,一次一次的相续及变化。以上是个体生命的因缘观,或者说是世俗谛的观察。

(2)真如观:这是整体生命的观察。个体生命是假借因缘所生,从本性上来观察,它是毕竟空寂。若思惟观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们能从有相的流动生命,回归到不生不灭的真如理性,这样我们在流动变化的生命中,找到了一个生命的歇脚处,也就是生命中安稳的家。以上是整体生命的胜义谛观,是超越时空的生命观察。

若能同时通达个体生命及整体生命的观照,则已具足大乘佛法的正见。

(二)渐教法门:

有了甚深见,就能修学广大行。前面的甚深见是理论上的认知,我们的内心从这种颠倒的无明,转成正确的知见,必须假借事相的修行;也就是说,这种把心带回家的过程,必须仰仗修学戒定慧的广大行。

戒定慧的修学是在广大的色声香味触法境界中,持戒修定修慧,这行门广大无边,所以称为广大行;这样的修学是要次第完成,故称为渐教法门。

当我们掌握顿教的理观,及渐教的修学,我们就知道本经的修学宗旨了。

三、随文释义。

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今初

甲一、序分

序分中分成二段,第一段先说明三宝生起的因缘,第二段再说明本经生起的因缘。首先我们看第一段: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

这段经文说明人世间三宝的生起。

佛法认为一切法的生起无论是杂染法或清净法,一定有它的因缘,三宝的生起亦复如是。首先说明佛宝生起的因缘:身为佛宝,主要是因佛的内心有道,道有通达的涵义。道主要是指六度中的般若智慧,因般若智慧能产生强大的力量,使我们从生死的此岸,而转成涅槃的彼岸,它有通达的力量,故称为道。

释迦牟尼佛成就圣道的因缘,《佛本行经》说,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生在中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他诞生后,父亲净饭王请一仙人来看相,发现他的相貌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大福德之相。仙人预言,释迦太子的生命有两种可能性,假如他选择在家,以他的威德力,将能成为统领四天下的一代圣王;假设他选择出家,以他的威德力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

净饭王希望太子能留在家中,成就王霸之业,光耀释迦家族。所以净饭王就为太子盖春夏秋冬四种宫殿,希望假借殊胜的五欲快乐,打消太子出家的念头。

太子在十九岁时,有一次离开王宫与人群接触,发现生命中有老、病、死三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他心中生起恐怖出离心,因体悟老病死无常的逼迫,于是太子十九岁时就在深夜中离开王宫,出家修道。

印度当时的修道,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冥想外道,一是苦行外道。太子起初修学冥想外道,与仙人学习种种禅定,假借禅定来安定自己的内心。在成就禅定后,他发觉禅定就像如石压草,只是让内心暂时寂静,并不能解脱老病死的系缚。所以经过五年的修学后,便放弃这种禅定的修学,走入苦行林,修学苦行。

又经过六年日食一麻一麦的苦行,太子如是思惟:太快乐享受的生活,不能生起出离的道心,但过度的苦行,身体虚弱以致精神不能专注,这也不能成就圣道,只有中庸才是随顺圣道。

后来他放弃苦行,离开苦行林,接受牧羊女供养的由牛奶与粥煮成的糜乳,在吃下糜乳后,精神饱满,就在菩提树下的一堆吉祥草上,结跏趺坐,深入观察生命的缘起,生命由因缘所生,也假借因缘而灭,从缘生缘灭的观察,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而成就圣道。

世尊成道已,蕅益大师说这是根本智,是佛陀自受用的智慧,也是佛陀契证真理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无法与众生分享的。作是思惟,以下是后得智,也就是分别智,这是透过文字言说来观察成佛的因缘。

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这段经文是佛陀成道后,把成就佛道的因果作一回顾。佛陀在那一念清净的心中,他思惟:成道后有受用的果报,内心受用的果报是离欲寂静。世间安乐的果报中,夹杂很多贪欲的烦恼,所以世间安乐的果报是扰动不安。

佛陀成道后内心出现广大的安乐,但这安乐远离贪欲烦恼,所以这安乐是寂静的,这寂静乐是在所有安乐中最殊胜的,因为这种寂静的安乐不可破坏,不像扰动的安乐随时会被破坏。离欲寂静,是最为胜,这是赞叹佛陀所受用果报的殊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