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最快更新[630kan。cc]
请大家打开讲议第二面,二、经文大意。
在正式讲解经文之前,先说明本经的修学纲要。本经的经文大意共分三段,第一段是总标,第二段是别明,第三段是结劝。总标又分两小段,先看第一小段。
是经顿渐兼收。首唱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又言: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金刚经》无住之旨,《维摩》不二之门,不越此矣!此为顿教。
是经顿渐兼收。以下的四十二个篇章,内容有顿教及渐教两种法门。
顿教法门基本上是一种理观,观察不生不灭的理性,因为这种悟入特别圆满快速,故称为顿。
渐教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虽然我们的本性是本自清净,但在无量劫的流转中,造作了很多的业力,留下了众多的痕迹,也就是留下种种善、恶的功能。对这些心的功能,我们须加以调整,渐教就是戒定慧的调伏法门,而这种修持是渐次成就,故称渐教。
本经的顿教内涵:首唱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沙门是出家修道者的总称,凡是离开世俗的家,修学圣道,都称为沙门。但本经对沙门定义的标准比较高,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称为沙门呢?
识心达本,解无为法。
识是观照,智者大师的观心法门,认为我们这念心在观照时,先不要向外观照,而应先观照自己这念明了分别的心识。智者大师的观照是先做粗浅的因缘观,透过因缘观,马上见到这念心有种种的功能。
譬如有些人喜欢布施,他习惯欢喜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与大众共同受用,他的布施善根是怎么来的呢?因为过去生有造作布施的业力。有些人有持戒的善根,他对佛陀所制定的根本戒法、微细戒法,都能习惯奉持,这善根不是今生才有,他是多生多劫就欢喜持戒。有些人能忍辱,虽遭受不合理的对待,也能安忍不动。
在观心时,我们见到内心有众多善良的功能,但不幸的是,我们的内心也有很多邪恶的功能,如有些人贪欲重,贪财、贪名、贪色,但你骂他、打他,他却无所谓,没有什么脾气;有些人洁身自爱,少欲知足,但他的瞋心很重,若稍微触恼他,他就发脾气。所以我们内心有很多善良的功能、邪恶的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生起的呢?这不是上帝所创造的,而是过去无始劫来,我们数数的造作,数数的熏习,所以就有现在内心的善、恶功能。
初观心时,应先观察内心表层的有为诸法,为什么叫做有为呢?因这些善、恶的功能,都须假借造作因缘才能出现。我们若再进一步深观这一念心,以我空、法空的智慧,剥开这些假借因缘造作的善恶功能,见到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识心达本,通达最初的本性。
这本性是无为法,它不须假借造作就已存在,即使造作重大善业,本性是如;造作再大的恶业,本性也是如;无论造善造恶,本性皆不改变。造善累积善的功能,造恶累积恶的功能,这些功能不能影响本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本性是不能改变的,这不变异的本性即是无为法,因它不是假借因缘而生,所以不受因缘法的影响而变异。
当一个人在观心时,从有为的善、恶对立法,深入观察到圆融无碍,清净平等的法性,这个人就有资格称为沙门,他已开始在修道了。
又言: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
前面是约修行者,发明无为顿教法门,以下是约法来发挥,这个法就是道。什么样的法称为道呢?心不系道,这念心不着于戒定慧的造作因缘,不思念种种的戒定慧善法;亦不结业,但也不应思惟恶法,起种种贪、瞋、痴的烦恼。内心不思善,也不思恶,若不思善、不思恶,内心云何应住呢?心应安住在什么境界呢?
无念无作,非修非证。无念无作是指远离恶法,不思念恶法,也不造作恶法;但内心也不着在善法的修及善法的证上,如是远离善恶的对立因缘。
不历诸位,这时心没有任何阶位的差别,没有你是功德相,他是过失相;你是一个人,他是一个饿鬼,没有这样的差别。因为五蕴的果报都是因缘所生法,若剥开因缘所生法,而现出如的境界,一切法皆是如,这称为道,道就是无为的真理,天台宗称为现前一念心性。
《金刚》无住之旨,《维摩》不二之门,不越此矣!此为顿教。
前面是以本经的经文来发挥顿教止观的涵义,这里是引用其它经典来作旁证。《金刚经》是开导一位已经发菩提心的菩萨,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菩萨发菩提心后,他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这样的上求下化是一种有为的造作,这有为的造作应该以什么为自体呢?
《金刚经》解释说,应以无住为自体。
一般的菩萨在遇逆境的时候,处理态度是心有所住,这念分别心住于因缘所生法,这因缘所生法是一个逆境,是一个苦恼的果报,应该是过去的罪业所现出的影像。我们这念心习惯心随境转,心即住在这影像上,心与罪业接触就感受到苦恼。有些人认为,苦恼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或者认为,遇苦恼时自己应该谦卑;或者认为,苦恼果报是罪业所召感,自己应该认命。
以上的对治方法,都能减少痛苦的感受。但《金刚经》认为,心若住于境界,再加以对治,这已是落于第二义,不是第一义谛。《金刚经》说,若有志于行菩萨道,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殊胜愿力,这愿心应该以无住为住,不要住在有为的境界上。别人赞叹你,你的心无住;别人毁谤你,你的心也是无住。如是安住在清净本性,发起上求下化的菩提心,这菩提心就特别坚固,不可破坏。
《金刚经》认为,菩提心是有为法,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虽然这是清净的因果,但有为诸法一定要以无住为自体,如是菩提心才会坚固。所以《金刚经》发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以无住为自体而发起菩提心。
《维摩诘经》是发挥不二法门的道理。因缘所生法都是对立的,有善就有恶,有功德就有过失,若能超越因缘所生法,安住在不生不灭的本性,这是离诸对待的平等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