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彭加木失踪之谜 > 第90章(第1页)

第90章(第1页)

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虞佩玉在来信中回忆:

我是彭加木同志的老朋友了。1948年,他在北大带过我土壤课实习。1953年他参加中苏云南考察队,来到北京,我们又见了面。&ldo;文革&rdo;前,中国科学院开先209进分子大会,他来北京我家做过客。&ldo;文化大革命&rdo;以后,他出差来北京,我去微生物所接他,在我家谈得很晚。最后的这次谈话,他表示坚决要离开上海到边疆去工作。我问到他&ldo;文化大革命&rdo;中的一些事,他的讲话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他并没有去愿天尤人,相反的,对一些问题有些感慨。我觉得他并没有把自己打扮成什么英雄,他很实事求是,最后这些谈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彭加木同志是一个好同志,平日他严于要求自己,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对工作认真负责,为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有着很大的抱负……全国科学工作者都在关心着彭加木失踪的事,都在关怀着你们。后天,我们的小组就要进入神农架,现在我们在湖北省西部的房县。

上海东方半导体器件厂罗地鸿在来信中说:

党中央和各有关部门十分珍惜像彭加木同志那样的人民科学家……我相信曾与病魔和林彪、&ldo;四人帮&rdo;作坚强斗争的彭加木同志一定能返回家园。

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司稚东在1980年6月30日的信中说:

深望此次加木同志征服巨大困难,创造奇迹,平安返回,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重大贡献。

最感人的是少先队员们的来信。他们向彭伯伯倾诉了最亲切的话语。浙江临安县横路公社丁村小学少先队四中队来信说:

我们少先队员相信彭伯伯一定能像当年的工农红军一样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长途跋涉,胜利回到大本营。敬爱的彭伯伯,我们一定像您那样为祖国为人民为四化去攻文化难关。今天是红领巾,明天是科学迷。

安徽淮北百善煤矿全体少先队员给彭伯伯寄来了最珍贵的礼物‐‐红领巾,附上一封热情奔放的信:

我们恨不得变成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到罗布泊,睁大火眼金睛,寻找彭加木伯伯。我们恨不得像孙悟空那样,拔下一根毫毛,吹口气,说声&ldo;变&rdo;,变成千万个孙悟空,千万只火眼金睛,把彭加木伯伯找回来。我们永记您的英名,您永远激励我们少先队员去攀登科学的高峰。

◆他,死得太早!

彭加木为了找水,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英勇献身了。

彭加木牺牲了。他死在边疆,死在大戈壁。

这,不禁使人们想起他33岁时‐‐1958年7月19日在新疆写给党支部书记王芷涯的信:

……我在离沪时已下了很大的决心,一定要把工作搞起来,并准备让我的骨头使新疆的土壤多添一点有机质(关于这一点请不必告知夏叔芳)。

谁知在22年之后,竟被自己的话不幸言中。他实践了自己的诺言:&ldo;让我的骨头使新疆的土壤多添一点有机质!&rdo;他生爱边疆,死在边疆!

在生前的一次闲谈中,他还曾对自己的女儿说过:

我患过癌症,我又战胜了癌症,成为医学史上的特例。我死了之后,请把我的遗体献给医院解剖,以对医学科学作出我的最后一点贡献!

这些话,如果不是一个无私的人,一个心胸宽的人,一个总是为别人考虑的人,是说不出来的。1980年5月初,在他率队奔赴罗布泊的前夕,他对助手小李嘱咐道:

我要走了,实验工作你自己搞吧。我这次去考察,那里是很艰苦的,是骆驼也要渴死的地方!

对于死,彭加木是无所畏惧的。他曾与死神斗过多次。不论在癌症面前,在隔离审查室里,他都没有向死神屈服过。尽管他常开玩笑地说:&ldo;我早就可能死了。我现在的时间是&lso;拣&rso;来的!&rdo;但是,他毕竟还是死得太早。他离开我们的时候,只有55岁!

他,还有多少事,来不及做完哪。

他,曾经许下过自己的五大心愿:

第一,到西沙群岛去考察;

第二,到青海考察;

第三,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考察;

第四,到祖国宝岛‐‐台湾考察;

第五,到南极洲考察。

他并非空许愿。1979年,当他听说有一条船要从上海开往南极洲,他马上跑去联系,希望能去南极洲考察。他对领导同志说:&ldo;我不晕船,我不怕艰苦!&rdo;

然而,他这五大心愿,没有一个来得及实现,就匆匆离开了人世。

他失踪之后,同志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清理他的遗物。他在考察时,带了五个手提包,这些手提包是装在一个大麻袋中。

这些手提包里装着标本、样品、笔记、资料,就连一双皮鞋中,也装着岩石标本。然而,他自己的衣服,却没有放进手提包,都是随随便便放在麻袋之中。

在他的遗物中,有这么几本书:杨振宁博士着的《基本粒子发展史》,还有《大自然的趣闻》,《植物学拉丁文》和《病毒名称》。

彭加木,这个传奇式的人物,在传奇的色彩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英灵永存

为了寻找彭加木,先后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寻找。党和人民尽了全力寻找这位忠诚的儿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