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过了一夜的收拢,离庐州战场的距离也不是很远,但十万人的部队到启程的时候也还是只有不到七万人。昨天那支官军的炮火是很猛,但没有人相信会有三万多人被炸死。不过这个时期的军队,别说是他们这样的流民军了,就是这时大明的官军,被击溃后,一天时间能收拢的人数也不会高于五成,他们这个数字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而且最先收拢回来的大部分都是精锐老兵,这使得他们的整体战力并没有降低多少,他们对于对战河南的官军,还是有一定信心的。不过就算是没有信心,现在他们也必须硬着头皮上了。去河南至少还有赢的希望。庐州这边是完全没有希望,是个人就知道该怎么选择。
在张献忠他们启程后没过多一会儿,驻扎在庐州城外的陆卫部队也启程向张献忠他们这个方向赶来。与昨天不同,今天他们身后还跟着一支规模庞大的民团。要说如果是官府招民团,是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参加的。而且官府也不会同意。
不过昨天陆卫不是公布了一个悬赏嘛。有庐州城里的合兴泰、永和、富鑫分号作保,大家当然不会怀疑这个悬赏的真实性。另外昨天陆卫在清理流民军的大营时只收集值钱的东西,一些不怎么值钱的东西都留给了帮忙清理战场的民夫们。
这些东西陆卫队员们觉得不值钱,对于普通老百姓也算是一笔小财了,而且数量多不是。再加上昨天许多人都亲眼见证了陆卫部队的大发神威,所以有不少人都觉得跟着陆卫去抓人是一件既安全又有油水的事儿。而现在又正好是农闲的时候。
另外庐州城里各个世家大户为了感激和支持陆卫的行动,纷纷派出了不少家丁、健仆。要知道如果这次来的是其他官军,就算是管束得严,不糟蹋乡里,也是需要大笔劳军费的。但是陆卫不但没要他们的劳军费,就连他们送给陆卫的粮食等物资,陆卫都是照价给钱的。这让当地的士绅们对陆卫的认同感又提高了不少。
而且陆卫还把收集到的财物分出了一部分交给合兴泰庐州分号,用来帮助这次受难的庐州及其它府县的百姓。这么多年来,就算是官军作风还比较好的时期,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军队会把战利品分出来帮助受难百姓的。在大家一贯的认知中,战利品就应该是胜者应得之物。不管这些东西以前是属于谁的,这一刻以后它们就属于这场战斗的胜者。
这件事让庐州城里的士绅百姓对陆卫的感情立刻从认同升级为了亲切,这才是城里大部分人踊跃参加民团的主要原因。只为了一点儿可能的钱财,还不会让大多数百姓心动。但帮助亲人,他们愿意贡献出自己全部的量,哪怕这点儿力量非常的微薄。
这不,参加的人数一度突破了五千人大关,老老少少什么样的都有。最后官府不得不做出了一些年龄和身体上的限制,才把人数堪堪降到了三千左右。
这个民团可能是史上第一个全部由自愿人员组成的官军辅助队伍了。就连各家的家丁健仆们也得到了主家的关照,说这次的收获都归他们自己所有。但是不能出了差错。如果干得好,就算收获不多,回来家里另外也有赏,所以他们也都是满心的心甘情愿与高兴。
大家一路上谈笑风生,笑容满面。如果不是看到他们如此大的规模,前边还有军队作为前导,谁也不会相信他们是一支辅军。要是在后世,他们肯定会被认为是一支超级旅行团。
受到陆卫启发,民团这次也带了几十辆四轮或者两轮的货运马车用来运送粮食等物资。一些人走累了,还可以坐一段儿车。这次陆卫缴获的几十匹马也都配上了车架暂时配给民团使用。马匹在这个时代属于战略资源,当然不可能转交给当地百姓。
大量马车的使用,使得陆卫带领的这支追击部队在土路上的行进速度达到了12里以上的时速,而张献忠部由于急于离开这里,行进速度也差不多。不过张献忠部每天要走十个小时以上,而陆卫部队每天只走八个小时,所以双方的距离其实还在逐渐拉大。
不过陆卫并不是要歼灭张献忠部,所以也不急。民团的人对这些并不清楚,而且大多数人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长途跋涉,每天八个小时都已经到极限了,所以也没人会去催促陆卫提高行进速度或者增加行进时间。
经过了两天的时间,由于一直没有听到身后那支官军追上来的消息,张献忠部上下忐忑的心情总算是平静了不少。队伍中惨淡的溃败之象也渐渐开始消失,生气开始恢复。
第三天上午。张献忠部终于在南直隶与河南交界处遇上了姗姗来迟的左良玉部。按说半个月的时间左良玉部早就应该进入南直隶了,所以一开始张献忠部还小心谨慎地安排了许多哨探打探,他们倒不是怕左良玉,而是怕跟左良玉正打得火热的时候又被那支强悍的官军插上一脚。
结果一直到接近交界地带了,也没有发现左良玉部。张献忠等人正在既高兴又失落的时候,哨探终于发现了左良玉部。从张献忠一下,顿时精神大振,兴奋不已。之前由于&ldo;撤退&rdo;得太突然,以前&ldo;收集&rdo;的东西又丢了。金银财宝也就算了,就当当了一把大爷给花了,反正只要有命在有军队在。以后总还能再赚回来不是。可是粮草什么的也没带上,这就是一件很头痛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