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太平洋战争舰队名字 > 第29章(第1页)

第29章(第1页)

中西功变得比以前沉静了,几乎是冷淡地说:&ldo;谢谢,大家都保重,1942年将是艰难的。&rdo;

老吴笑道:&ldo;1942年将是胜利的一年。&rdo;

中西功沉默了一阵,轻声说:&ldo;只能说是开始迎接胜利的一年。&rdo;

老吴仍旧笑着说:&ldo;太平洋战争一爆发,日本就完了。&rdo;

中西功冷脸摇头:&ldo;要有个过程。&rdo;

老吴不以为然,说:&ldo;过程是要有的,但这个过程不会很长了。&rdo;

中西功脸色沉重慢声细语地说:&ldo;日本入侵中国以来,都是陆军作战。兵员、物资消耗,都是陆军。海军还没有使用过。舰船、飞机都没受过打击,战略物资储备没动过,海上作战能力没有受过创伤,没有损失。这次偷袭珍珠港,应该说是取得了奇胜。美国损失很大,两相比较,现在日本海军在战略形势上暂时处于优势,这一点,我们不能回避。&rdo;

老吴却开心地笑起来:&ldo;但是美国已经对日本宣战了。他们有工业,比中国强,他们的军队还没出动呢。&rdo;

中西功点头道:&ldo;这也是事实。但是制造兵舰和飞机需要时间,尤其是航空母舰。所以说这段时间对我们来说,是艰难的。&rdo;

老吴沉默了一刹,语气断然:&ldo;我们不指望美国,日本不去打他们,到今天他们也不会对日本宣战。我们老早把情报送给他们,他们不相信。他们那怕放几架飞机,在天上瞭着点,摆几条兵舰在海上望着点,也早看见日本舰队了。他们睡大觉,好像中国人骗他们似的,活该!尽作发财梦,这下叫日本打醒了。我们不能指望他们。&rdo;

中西功说:&ldo;美国参战对我们有利。&rdo;

老吴忙说:&ldo;我不否认,我是说我们不能指望他们。&rdo;

中西功又微笑着:&ldo;你还没懂我的意思,我们不能轻敌。&rdo;

老吴笑道:&ldo;我是气美国人投机取巧。他们本意想等世界战局胜败有个眉目了再参战,坐收渔利,现在是日本逼他们提前参战了。好了,说正经的吧,今天,一是给你贺新年;二是当面给你传达个上级的通报,表扬我们上海情报科了。去年日军&lso;关特演&rso;和这次的情报,我们作出了贡献,延安非常高兴。这两次都是你直接工作。尤其这一次,亲自深入,我们得到荣誉,是你工作出色的结果。现在不可能给你援勋,我先传达给你和大家,以后再说。我们的工作,取得多大胜利,也无法对外讲,只能任劳任怨地干吧。&rdo;

中西功微笑着:&ldo;我不要授勋,也不要宣传;我们不是为那个。&rdo;

老吴挺了挺胸,庄重地说:&ldo;胜利以后是要授勋的,我们得跟上级要个脸盆大的勋章给你挂上,然后在中国各地游行三年。&rdo;

三个人都哈哈大笑了。

笑过之后,他们不由回忆起1941年的经历来,在1941年里,上海情报科空前繁忙。l月皖南事变,日军利用国共两党矛盾,在各地加强了武力进攻。4月日苏中立条约签订。一时间,疑云密布全世界,各国政府莫衷一是。为此,吴纪光要求中西功作一次专题研究报告。中西功根据已经掌握的材料,把总形势向他作了详尽介绍和精辟分析。最后指出:日苏条约的签订,不仅是日本各阶层的希望,也是日本轴心派和英美派暂时妥协的结果。问题在于这之后,这个条约是受轴心派利用呢,还是受英美派的控制?现在在日本,已经因此而出现新矛盾了。松冈外相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而统治阶级却因此而感到恐惧。平沼联合近卫建立起来的英美派,镇压亲苏倾向,松冈在日比谷公园发表演说,平沼派人在底下散发小册子,捣乱,是个典型的实例。吴纪光听过他的分析后,颇为形势的复杂和变化的莫测而皱眉头。6月,希特勒进攻苏联,西方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侵略,在全世界搏斗。在这场大搏斗里,位居东方的上海情报科,默默地占据着她重要的位置,她的目光要全方位地注视着日本这个法西斯野兽。&ldo;关特演&rdo;闹了一个秋天,冬天却又爆发了太平洋大战

他们说着说着,不知不觉间都变得沉默了。还是吴纪光突然笑道:&ldo;怎么了?我们不是说要迎接胜利的一年吗?这么闷着,像个迎接胜利的样子吗?啊?&rdo;

中西功沉默了一阵说:&ldo;我总是在担心。&rdo;

&ldo;担心什么?&rdo;吴纪光问。

&ldo;日本陆军会就此罢休吗?&rdo;

&ldo;你指什么?&rdo;

&ldo;当日本海军取得这么大的胜利,耀武扬威的时候,陆军会怎么样?他们忍受得了吗?会不会在春季化冻之前来个突然北进呢?别忘了,他们是军国主义,法西斯!&rdo;

吴纪光的笑容渐渐消失了。

上级表扬了上海情报科,消息传到分散各地的每个人。但也只是传到而已,准确些说,除了老吴谁也没把这当回事。他们都把表扬看作是上级的鼓励,份内应该完成的任务。大家都被日美开战后的形势变化所吸引。张明达每三天往返上海、南京一趟。作为联络员,他对上海科和南京站的各种情况都熟悉。但是,牛皮灯笼心里明,对谁也不能说。只有到了上海,和程和生接头的时候免不了谈些与工作有关的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