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各共和国和全体南斯拉夫人民需要对实行联邦制还是邦联制的问题,作出决定性的选择。
190年10月联邦主席团提出了经过改进的联邦制方案:各共和国在组织本共和国国家政权方面完全独立自主,它们把部分主权交给联邦行使;联邦维护主权、领土完整、共同的国防和国家安全,执行对外政策;联邦有统一的市场、共同的税收和货币制度、统一的金融政策和关税保护政策;联邦宪法和法律在南全境施行,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不得与其抵触;各共和国有权根据全民公决表达的意愿,按联邦规定的方式退出联邦。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则提出了邦联制方案:邦联是各主权共和国的政治和经济联盟;各共和国可以建立军队、派遣驻外代表、发行货币;在邦联内协商共同防御,建立关税联盟和统一市场;邦联的咨询议会在各共和国一致同意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不仅提出了邦联制方案,而且在实际行动中加快了邦联化的步伐。
190年12月9日,斯洛文尼亚议会以203票赞成和4票弃权通过法令,决定在12月23日就该共和国独立自主问题进行全民公决。虽然联邦议会联邦院作出决议表示反对,全民公决仍如期进行,有136万人参加投票,占全体选民的932%,赞成斯洛文尼b亚成为独立自主国家的有1288万人,占投票者总数的b947%,占选民总数的882%。斯总统说,斯独立自主后要b制定新宪法和一系列法令,从联邦收回斯的全部主权,并争取得到国际承认。
190年12月21日克罗地亚议会在塞尔维亚族议员拒绝参加表决的情况下,通过了具有邦联制内容的新宪法。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926
190年底波黑和马其顿两共和国在大选后由反对派控制了议会。
它们也由原来的倾向于联邦制改为倾向于邦联制。
191年1月10日起,就南斯拉夫的政治前途问题先后召开了七轮联邦主席团扩大会议(邀请各共和国总统、联邦议会主席、联邦总理参加)。在磋商过程中,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最后决定由6个共和国总统轮流作东,召开最高级会议,不邀请联邦领导人参加。又经过数轮商谈,4月11日决定将联邦制和邦联制两个方案交各共和国进行全民公决。
全民公决只有克罗地亚在191年4月19日进行,但表决的问题已改为是否赞成克罗地亚独立。虽然境内的塞尔维亚族进行抵制,但参加投票的人中94%主张成立独立的主权国家。斯洛文尼亚则认为该国绝大多数公民已经在190年12月投票赞成独立。于是两国在191年6月24日正式宣布独立,脱离南斯拉夫联邦。
接着马其顿在191年9月8日就独立问题进行全民公决,747%的选民参加投票,其中74%赞成独立(占全体选b民的4602%)。
11月20日共和国议会宣布马其顿独立,脱b离南斯拉夫联邦。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在192年2月29日和3月1日就独立问题进行全民公决,塞尔维亚族实行抵制,结果有634%的选民参加投票,其中9943%赞成独立(占全体选民b的6304%)。
3月3日波黑正式宣布独立,脱离南斯拉夫联b邦。
在四个共和国先后宣布独立和分离出去的情况下,剩下
036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在192年4月27日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1至此,铁托在1943年11月创立的南斯拉夫联邦已彻底瓦解,一分为五。
第五节 内战爆发
191年6月24日斯洛文尼亚独立后,在边境通道的控制、海关的管理、境内军事设施(机场、兵营等)的归属问题上与联邦发生争执。斯地方防御部队与南人民军发生武装冲突,有数十人伤亡。经欧共体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实现停火,释放被俘的人民军人员,人民军撤出斯洛文尼亚,边境通道、海关和军事设施等由斯接管,斯独立推迟3个月。
内战结束。
克罗地亚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190年4月克反对派上台执政后,积极筹划独立和脱离南联邦。克境内的塞尔维亚族居民(有近60万人,占克人口的12%,塞族聚居区占克面积约14)
,由于担心再次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乌斯塔沙分子a的残暴统治和民族迫害,坚决反对独立,主张维护南联邦的统一。他们抵制具有邦联制内容的新宪法和就独立问题进行的全民公决。
191年4月塞族聚居区组成克拉伊纳塞族自治
1自称为南斯拉夫联邦的&ldo;合法继承者&rdo;
,即第三南斯拉夫。因为把1918~1941年的南斯拉夫王国称作第一南斯拉夫,把1943~191年的南斯拉夫联邦称作第二南斯拉夫。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136
区,克罗地亚地方防御部队和塞族民兵之间不断发生冲突。
6月24日克罗地亚宣布独立后,克塞两族的战斗加剧,伤亡越来越多。南联邦派人民军去维持和平,但人民军由于其组成中塞族占多数而站在塞族一边。双方动用了重武器,伤亡惨重。
191年底克境内的三个塞族自治区合并成克拉伊纳塞族共和国,并宣布独立。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则发誓要&ldo;收复失地&rdo;。
9个月的内战双方伤亡和失踪超过2万人,难民有80万,财产损失200多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