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舍维奇在直接选举中以获得6434%的选票当选为塞共b和国总统,德。泽莱诺维奇出任总理(他于191年12月辞职,由拉。博若维奇继任)。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426
黑山共和国的议会大选在190年12月举行,经过两轮投票,在议会124个议席中,黑山共盟获83席,占664%;b各反对党获42席,占336%。
黑山共盟领袖莫。布拉托维奇b战胜改革力量联盟的留。斯坦科维奇当选为共和国总统。黑山共盟中央书记米。久卡诺维奇出任总理。
总之,190年,6个共和国先后进行议会大选后,共盟(及其后身)
在塞尔维亚和黑山占有优势。
原共盟的成员在斯洛文尼亚和马其顿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但斯洛文尼亚议会已被反对派控制,马其顿共盟在马议会中只占14的席位,必a须与其他政党联合行动。在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盟丧失了执政地位,沦为在野党。
第四节 南斯拉夫联邦的瓦解
在长期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下,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日益泛滥。南斯拉夫的联邦制逐渐失去凝聚力,各共和国的多中心主义和分离主义倾向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西部两个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公开主张实行邦联制,实质上是要脱离南斯拉夫联邦,成为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
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是南联邦中两个最发达的共和国,它们以全国30%的土地和29%的人口生产了43%的社会产品。它们的人均社会产值分别比全国的平均数高一倍多和高14。它们的出口占全国的41%,进口占40%。它们的a旅游业发达,外汇收入较多。它们的职工平均工资最高,失业率最低。这样看来,它们似乎是南斯拉夫的&ldo;天堂&rdo;。可是
626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和当年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奥地利或的里雅斯特地区相比,它们的生产和生活落后了一大截,而且差距在继续扩大。因此,多年来两国一直感到留在联邦内&ldo;吃亏&rdo;
,被东部不发达地区&ldo;拖了后腿&rdo;。例如,两国每年要把社会产值的2%强(约6亿美元,人均90美元)用于援助不发达地区。两国要把巨额税款上缴联邦预算,联邦预算的支出中有80%是直接军费或间接军费,而在南人民军中两国官兵所占的比重很小,190年斯族占232%,克族占1249%,都低于人口的比重。
b再者,两国尽管经济情况较好,由于使用联邦统一的货币,不得不共同承担严重通货膨胀的后果。当然,东部地区是两国许多产品的原材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独立后原有的经济联系会受到一定影响,但这方面的困难不是不可克服的。两国期望独立后加紧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大力增加向西方的出口,力争尽快成为欧共体成员国。同时两国也害怕塞尔维亚咄咄逼人的霸权主义,担心它控制联邦机构来发号施令。
斯洛文尼亚是瓦解南斯拉夫联邦的急先锋,克罗地亚则紧随其后,亦步亦趋。
1989年7月斯洛文尼亚议会通过了斯宪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公民讨论。修正案的内容有:斯洛文尼亚是主权的人民的国家;斯洛文尼亚人民拥有不可剥夺的完全的自决权(包括分离和与别国联合的权利)
;斯洛文尼亚享有完全的经济主权,可以自由支配境内的自然资源;在联邦机关的决定损害斯权益时,共和国机关可采取措施保障宪法规定的权益;只有斯议会有权在境内宣布非常状态和采取特别措施;和平时期不经斯议会同意,不得在斯境内使用武装力量。在全民讨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726
论中有人主张:斯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应高于联邦宪法和法律,在两者发生抵触时应适用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斯应有自己的驻外代表,建立自己的军队,斯应征入伍的青年不到其他共和国去服兵役等等。
斯宪法修正案的内容在南全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塞尔维亚、黑山、伏伊伏丁那先后有数万人集会反对&ldo;邦联化&rdo;。
克罗地亚的居民则支持斯宪法修正案的原则。
1989年9月26日南共联盟中央全会以97票对40票要求斯议会推迟讨论宪法修正案。同日联邦议会联邦院建议斯议会把宪法修正案搁延14天,暂缓讨论。
但斯议会认为宪法修正案在全民讨论中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因而不考虑联邦党政领导机关的意见,在27日几乎以全票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只有军队代表1票反对,1票弃权。
190年3月斯议会决定从共和国的名称中去掉&ldo;社会主义&rdo;的字样,规定共和国主管机关可以不顾联邦确定的义务独立自主地采取经济措施。
190年4~4月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议会经过大选后,都被反对派所控制。
190年7月2日斯议会通过了《国家主权宣言》,强调斯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以斯宪法和法律为基础,联邦宪法和法律只有在不与斯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情况下才在斯共和国境内适用。8月9日南联邦议会联邦院的决议对斯的《国家主权宣言》表示严重不安,认为它违反了南联邦宪法,攫取了擅自改变联邦关系的权力。但斯议会继续我行我素,对联邦的决议置之不理。
这时关于南斯拉夫的政治前途问题已迫切地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