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军务院由独立各省重要军事领袖组成。唐继尧为抚军长,由副抚军长岑春煊摄行,梁启超为政务委员长,李根源为联合军部参谋,章士钊杨永泰等为主干。
2日本领事到后,唐继尧特为举行欢迎会。不久日本又于桂林设领事馆,并派员驻肇庆。
3江西将军李纯、山东将军靳云鹏、浙江将军朱瑞均在内。
撤销帝制后,袁复称总统,重任徐世昌为国务卿,以段祺瑞为参谋总长。徐、段劝护国军领袖取销独立,弭止兵戈。护国军要求,袁即日引退出国,总统由黎元洪继任,剥夺袁的子孙三世公权,殊戮附逆十三祸首,抄没袁及十三人家产。袁一日不去,和计一日难以就范。袁捏造南方谋举岑春煊为总统,各省疆吏不保之说、以煽动北洋派,但不曾收效。冯国璋劝他作根本解决,立即可进一步,即勿再贪恋总统之位。四川将军陈宦,亦谓士气不振,武力解决不易,请袁牺牲一身,以救危局。三月底,陈宦与蔡锷实行停战。广东、浙江独立后,护国军态度益为强硬,说是袁不仅不得再以总统自居,且须受法律裁判。袁为缓和空气,维系内部计,重订政府组织法,恢复内阁制,改任段祺瑞为国务卿,但不给以实权。
冯国璋为长江各省将军的领袖,力足左右全局,在袁与护国军相持之下,各方视线咸集于南京。冯欲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第三势力,所采策略,一如辛亥年袁之对待清室与革命军。四月中旬,提出调停办法,承认袁仍居总统之位,慎选议员,重开国会,惩办奸人,尊重民国元年约法,各省军政长官照旧,撤川、湘前敌各军,大赦党人。护国军坚持袁必须去位,冯准备武力仲裁,电请未独立诸省,互相联络,期对于护国军及袁可以左右轻重。护国军如违众论,当视为公敌,袁如有异议,亦当一致力争。他知道护国军对袁的去位不会让步,武力强制极少可能,即使可能,对他亦无好处。拥护袁的不过三四省,1要袁去位,并非难事。袁去冯大有总统之望,他曾明白告诉段祺瑞,袁再想保存地位,良非易易,&ot;无宁敝履尊荣,亟筹自全之策&ot;。五月一日,再宣布他所修改的调停办法,谓民国已因帝制而中断,总统的地位已经消灭,副总统的名义同归于尽,袁可暂任总统,俟国会开幕后,另行选举。国会议员的资格必须严定,民国元年的约法亦当修改,总之,不外另选总统与副总统。护国军坚持黎元洪继任总统。五月十七日,冯召集来自独立各省代表会于南京,以对抗南方的军务院。袁初颇引为欣慰,以为有了新的希望。殊料各省大都赞成袁退,惟有安徽的张勋、倪嗣冲反对。冯径行电袁,谓留任终不可能,倘若预行宣布去位,或尚有手续可循。袁见南京会议于己不利,拟继续用兵,而大势绝不许可。加之军费浩繁,惟赖增发钞票,命中国、交通二大银行停止兑现。上海中国银行抗命不从,冯公开支持,长江各省军政长官一致行动。至是,袁自己亲尝到四年多前他给清廷的苦果。
袁无力迫令护国军屈服,护国军亦不易强袁退位,滇、黔、广西力量有限,陆荣廷虽进兵湖南,而未能控有广东,军务院虚有其名,难有作为,所幸反袁的势力有了新的发展。中华革命党居正得日人之助,以青岛为基地,五月,举兵胶东,连占胶济铁路沿线要地,攻击济南省城。陕西反袁军同时起事,进入西安,山西将军阎锡山暗与孙中山通,袁以北抗南的计划动摇。四川停战后,各地纷纷独立,前线将领亦准备倒袁,五月二十二日,陈宦宣告对袁断绝关系。湘人乘桂军北来,争起以应。五月二十九日,汤芗铭独立,不承认袁为总统。
袁自云南事起,外交既万分棘手,段祺瑞、冯国璋内外挟持,舆论明诟暗讥,众叛亲离,忧郁羞愤交加,心神失常。三月初,日、美报纸说他中风,不久果然成疾。五月中旬,目眩头晕,不能成寐,陈宦的独立,等于他的催命符。一度昏蹶,不克视事。六月三日病笃,饮食即呕,小便癃闭。五日猝晕逾时,六日下午卒,年五十八岁。退位问题不了而了,但中国祸乱则并未就此而止。
----------
1此时拥袁较力的有奉天、安徽、直隶、河南、陕西数省,但奉天将军段芝贵已为张作霖逼走,陕西将军陆建章不久亦被驱逐。
第十三章军阀恣睢(一九一六至一九二四)
第一节 袁世凯的后继者
袁世凯之扶摇直上,蹶而再起,终于取得最高权力,私有武力是他的最大凭籍。他曾说:&ot;大丈夫不可一日无兵,只须兵权在我,何畏之有?&ot;战胜国民党的二次革命后,信之愈笃,于是上行下效,他的部属亦认定武力万能,各自为谋。帝制之前,已不尽唯袁之命是听,此为袁覆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后变本加厉,大者盘据中央,小者把持一方,招兵买马,争城争地,相互火并。
一、军阀割据
袁世凯任总统时,以军民分治为名,每省各置都督及民政长,后分别改称督理某省军务的将军及掌管某省政事的巡按使,大权全在都督或将军,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时,一九一六年七月,改将军为督军,巡按使为省长。顾名思义,省长应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其实不足轻重,依然有同督军的隶属。从此中国军阀名闻于世,督军成了军阀的代表,出身北洋军的独多,人称北洋军阀,遍布于长江、黄河流域及东北地区。段祺瑞、冯国璋为北洋军阀的巨魁,早已各立门户。段虽非督军,但久长陆军部,复任内阁总理,山东、安徽、浙江、福建、陕西、甘肃为其势力范围。冯任江苏督军,直隶、江西、湖北督军奉为首领,地盘不及段的广阔,而富庶过之,彼此势均力敌。段为安徽人,冯为直隶人,他们领导的集团,分被称为皖系、直系。长江巡阅使兼安徽督军张勋,据有军事要地徐州。拥兵三万,仍带发辫,表示不忘清室,号为&ot;辫子军&ot;,自树一帜。奉天督军张作霖清末任巡防营统领,入民国官至师长。洪宪帝制时,一面佯示效忠袁世凯,一面逐走奉天将军,取而自代,进而控制黑龙江、吉林,是为奉系,可算是北洋军阀的别支。山西督军阎锡山不属于北洋派,但颇善肆应,初附袁世凯,继结段祺瑞,以图自固自保,在军阀互斗中,竟然屹立不动,十余年来,山西无烽火之警,有模范省之称,可征人民之易于满足。新疆督军杨增新所采策略与阎锡山同,以地处偏远,不为中原军阀重视,且非力所能及,遂亦得长保既得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