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您肯定他们有这些照片吗?&rdo;
&ldo;为什么要排除这种可能呢?&rdo;
&ldo;这倒也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do;
&ldo;问题就在这里。&rdo;
&ldo;这里只有一个有利的情况:即便有这些照片,他们也来不及向盖世太保索要。&rdo;
&ldo;怎么解释?&rdo;
&ldo;都被封锁住了。一切迹象表明──他们很快就要完蛋了。&rdo;
&ldo;您跟德国人讲话太乐观了。应该谨慎点儿,我的心是德国的,头脑也同样是德国的。&rdo;
&ldo;您现在的主子完蛋得越快,对德国越有好处。&rdo;
&ldo;这只是说说罢了,特龙普,说说罢了……对我们领袖的仇恨转变为对我们民族的嘲讽。&rdo;
&ldo;我认为您讲得不对。&rdo;
&ldo;好了,我亲爱的劣等人种的代表,还是让我们一起来拯救克拉科夫城吧。死了也无愧。顺便问一句,您从来没有见过我们那些白痴们用来测量劣等人种头骨的卡钳吧?&rdo;
&ldo;见过。&rdo;
&ldo;在什么地方?&rdo;
&ldo;我被他们测量过。&rdo;
&ldo;对不起。&rdo;
&ldo;明天我来接您,好吗?&rdo;
&ldo;不必来接我了。把地址给我,我到那附近走一走。&rdo;
&ldo;不用。利博是个很准时的人。他每天从兵营回来是晚上七点到七点一刻之间。&rdo;
&ldo;我怎么认得他呢?&rdo;
特龙普钦斯基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放在桌上。
&ldo;就是他。&rdo;他说,&ldo;请记住。&rdo;
&ldo;好吧。&rdo;特劳布说,&ldo;我试试看。&rdo;
&ldo;谢谢,作家。&rdo;
&ldo;嗳,别这么说,用不着感谢。我这样做是为了自己。您别以为是您把我引到这上面来的,是元首,是我的胡思乱想和用来测量人种优劣的木制卡钳引我走上这条路的。&rdo;
元首:从军事观点看,战局决定我们必须在西线从徒劳的防御战转向进攻战。只有进攻才能重新使这场战争在西线形成我们所希望的趋势。防御战会使我们在短期内陷入绝境:一切将取决于敌人得以加强其不断扩大的武器装备的程度。况且进攻战所付出的有生力量的牺牲没有想象的那样大。至少以后比现在需要得少。那种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进攻战总比防御战损失大的看法是不符合世纪情况的。恰恰是在防御战中,我们总是流血最多,遭受的损失最大。如果把敌人的损失同我们部队的损失相比较,包括俘虏,实际上,进攻性战斗总是于我们比较有利。在目前的进攻战中,类似的情景已明显表现出来。当我估算敌人投入到阿登战场多少个师和他们单俘虏就损失多少人时(要知道,俘虏和被击毙没什么区别,同样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当我再加上敌人其他方面有生力量的损失,合计他们武器装备及物资上的消耗,当我军将这一切与我们的损失相比较的时候,结论将是不容置疑的:尽管我们在这几天内进行的是短促进攻,但是已经为立刻缓解全线的紧张局势提供了保证。
……为这次进攻和紧接之后的突击动员力量,是需要有巨大魄力的,而这种魄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又带有相当大的冒险性。所以,如果你们听到东方战线的南部,在匈牙利,形势并不十分有利,那你们应该清楚:我们当然不是在所有地区都同样强大。我们失去了许多盟友。因此,鉴于我们可爱战友的背叛,很遗憾,我们只得一步步退到日益缩小的包围圈的边缘。但是,尽管如此,大体上固守住东方战线还是可能的。我们还要阻止敌人在南部地区的推进。我们要在他们的道路上筑起一道铜墙铁壁。无论怎样,我们还是扩建了许多新师,保障了他们的武器装备,恢复了原有各师的战斗力,其中包括补充他们的兵力,整编了坦克师,储备了燃料。还恢复了空军的作战能力,这一点十分重要。我们的新型飞机已经开始装备,并且空军终于可以在白天攻击敌人的后方了。还有一点,我们终于得到了足够的大炮、飞行器、坦克以及步兵师,从而有可能在西方恢复势均力敌的局面。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需要不断的加强,数月的努力,坚持不懈的精神,甚至在细小的方面也是如此。但我还很不满意。每天都肯定要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足。就是在今天我还收到一封例行信件:前线需要201毫米的火炮,为此我象魔鬼寻找作恶的灵魂一样奔忙了几个月,看来还不能投入生产。不过我希望,这些东西我们终将能够得到。斗争在不断进行着:为武器,为人力,为装备,为燃料和一切鬼才晓得的东西。当然,这种状况不会永远下去。我们的进攻必将毫无疑问地取得成功。
以进攻行动来整顿西线──这就是我们必须努力的目标。我们应当不遗余力地为这一目标而奋斗。当然,我身边大概就有人心里不同意。还有一些人想:对,对,全都正确,只是能成功吗?各位先生,一九三九年也有过这种情绪!当时有人用书面形式,也有人用口头形式向我表示:不能这样做,这不可能。还有一九四○年冬天,有人对我讲:不能这样做,为什么我们不留在西部防御线上,说我们建立了西部防御工事,那就让敌人进攻我们好了,我们则可以给予反击,只要敌人一开始进攻,我们紧跟着就举行进攻;说我们有无与伦比的防御工事,何必还去冒险!现在你们说,如果当时我们不举行突击,我们会怎样呢?现在我们又面临类似的情况。与一九三九年或一九四○年相比,今天的力量对比并不差。相反,如果我们能用二次突击消灭美国集团军,那么力量对比就会变得全然而又绝对地对我们有利。同时,我还考虑到,德国的士兵知道为什么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