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蒋介石传记 > 第143章(第1页)

第143章(第1页)

胜利。&rdo;武汉会战从1938年6月12日日军在安庆登陆起,至10月25日日

军占领武汉为止,历时约四个半月,大小战斗数十次,日军死伤在二十万以上,其所使用十二个师团补充了五六次,空军和海军亦受重大损失。

除长江方面的武汉会战外,在南战场如上所述有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及广州失陷,国民党余汉谋集团乃转移至清远、横石、良口圩迄新丰之线,阻止

当面日军,一面整顿态势,准备尔后之作战。陈耀枢两旅留在惠、淡、虎、宝地区,牵制日军后方,正面各军即对日军施行袭击,11月24日克复从化,

12月9日、10日两天相继克复惠阳、博罗、宝安。日军因正面过大,处处受威胁,乃放弃大亚湾方面之连络路线,将其主力退集广州附近,凭险固守。

在东战场上,刘建绪部在沪杭,上官云相部在京杭,唐式遵部在江南铁路沿线及沿江岸,各自开展游击,颇为活跃,一度克复富阳、溧阳、宜兴、当徐、

宝城等处,又先后克复海宁、海盐、吉安各县城,且随时对日军后方连络补给线及伪军以重大破坏与威胁。在北战场上,在律浦及平汉沿线开展游击战

争。津浦路北段国民党石友三部配合地方游击队,南段韩德勤部,分别扰袭日军后方,历次予日军以甚大之打击,日军深沟高垒,莫敢越雷池一步。在

乎汉线,黄河决堤后洪流南泻,豫东日军第十六师团转移于长江方面,第十四师团主力转移于道清路沿线。国民党军队也先后向浙、鄂、赣方面转移参

加武汉会战。此时,日军虽在豫省大河南北兵力不大,但国民党军队也均已他调,故无大规模之积极行动,仅一面策应晋南方面八路军作战,一面发动

游击战。日军在豫、鲁境内,除占领少数据点外,别无发展,且无时无地不受游击队之攻击,不仅被占领区域内伪组织不能实现,国民政府的政令之推

行仍能普遍于各地。在山西,国民党军队扫荡晋南三角地带的日军,在歼敌

1蒋介石在10月22日的日记,转引自《蒋总统秘录》第2524页。

二万人以后,将第十二师团残部围困在曲沃、候马、新绛、闻喜、运城各城镇,外援断绝,仅侍飞机运送弹药。徐州会战结束后,日军抽在豫东北的第

十四师团、第一○八师团及第四混成旅团,分三路入晋,希解曲沃之围。盘据晋南各要点之第二十师团得到补充后,其一部自8月15日起分三路向永济

进犯。于是,这一带出现激烈的战斗。华北日军,企图肃清晋察冀边,于9月下旬会合各路日军五万余人,飞机数十架,围攻晋察冀边区,国民党军队

以一部固守边内各据点,另一部撤出包围线,配合平绥、平汉、正太、同浦等线各部队,分袭日军之后方,使日军围攻计划遂告失败。

三、武汉失守后又打了哪几仗?

武汉失守以后,日本对中国的情况的判断是:&ldo;武汉攻略后,中国将利用其残存之西部数省,努力恢复其战力,重新开设补给路线,继续实行坚强

之抗战,以图挽回颓势。如仍寻求中国军之弱点,再行进击,或局部夺取战略要点,则不但不能打击中国军,且劳而无功,徒被其吸引兵力而已:故目

下仅依进攻作战决难解决事变。今后应重视政略的进攻,培植并加强新政权,使国反政府趋于没落,始克有效。然对被压缩中之国民政府如有放任不欲,

则仍为重大之祸根,必贻后患,故仍须适宜促使其崩溃。因之,有实行一部作战之必要。&rdo;根据上述判断,日本制定了《日本陆军作战指导要纲》,其

中说:&ldo;确保占领地域,促进其安定,以坚强长期围攻态势,努力制玉残存之抗日势力,使其衰亡。&rdo;这就是日本在占领武汉以后,对蒋介石采取了以

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的侵华政策。

武汉失陷后,国民党政府的军政部门迁到长沙。11月初,第九战区司令部在长沙举行高级军事会议,检讨武汉作战的经过。会后,军政重心又暂时

移到衡山。日军攻陷武汉后,一部沿粤汉路南下,10月11日攻陷岳阳。12日,蒋介石电令湖南主席张治中:&ldo;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

密准备,勿误!&rdo;同时蒋介石还不放心,要侍从室副主任林蔚给张治中打电话:&ldo;我们对长沙要用焦土政策。&rdo;当时张治中十分矛盾,1959年1月7日

张治中对郭沫若的信中说:&ldo;当时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不安的。一年来的工作,使我对湖南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怎忍使长沙人民的生命财产付之

一炬?所以思潮起伏,矛盾苦闷达到极点。但是不执行是不行的。蒋当时是最高统帅,我是省主席,理应服从命令。所以我只好照办,将电令交给长沙

警备司令部酆悌执行。&rdo;酆悌据令在12日深夜派出三百余人纵火焚烧长沙。大火延续了三天三夜,烧毁了长沙城,烧死了两万余人。长沙大火激起了极

大的民愤,蒋介石以酆悌、徐昆、文重宗三人作替罪羊,将他们枪毙。

岳阳失守以后,蒋介石认为抗战第二期开始了。对第二期抗战概况,陈诚曾作了这样的叙述,他说:&ldo;在抗战第一期各战役中,敌既未能歼灭我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