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苍狼与白鹿4兵种 > 第476章(第1页)

第476章(第1页)

清末绥远地区的蒙垦

《辛丑条约》签定后,清政府为了支付巨额战争赔款,缓解财政危机,决定在全国广开菜园,增加财政收入,绥远地区的官放蒙地、解除蒙地禁垦即是其主要措施之一。李玉伟在2001年第3期《内蒙古社会科学》上发表题为《略论清末绥远地区的蒙垦》,指出,绥远蒙垦的主要恶果是大量优良牧场被开垦,草场沙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二月开始的六年时间里,在贻谷督办垦务期间,先后放垦的绥远蒙地为:伊克昭盟各旗土地18800余顷,乌兰察布盟各旗土地7900余顷,绥远城八旗牧厂地3700余顷,杀虎口站地7900余顷。其中,乌伊两盟的放垦地包括:杭锦旗4000余顷,达拉特旗2600余顷,郡王旗9600余顷,鄂托克旗170余顷,扎萨克旗近2200顷,准噶尔旗近1600顷,王爱召香火地1200余顷,四子王旗约3900余顷,达尔罕旗近1000顷,茂明安旗680余顷,乌拉特前旗2000余顷,乌拉特中旗约70顷,乌拉特后旗190余顷。贻谷被革职后,乌伊两盟又新放、续放垦地3300余顷。其中主要有乌审旗2000余顷,乌拉特中旗860余顷,乌拉特后旗270余顷。总之,清末绥远蒙垦,共放垦的土地为44730余顷。从1902年到1908年,从绥远地区搜刮的押荒银、地价印即100余万两。过度的开荒给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探马赤与探马赤军

瞿大风在《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上发表题为《在释&ldo;探马赤&rdo;一词及其与&ldo;探马赤军&rdo;的关系》,详细分析了探马赤的发展过程,并对蒙元时期探马赤军的本质与特征进行了阐述。伯西和在《玄奘传记中之二突厥字》中指出:&ldo;……可汗命达官&lso;达摩支&rso;引至衙安置,此&lso;达摩支&rso;似属人名,实为官号,……此名在蒙古时代乃指一种特别骑兵队伍。……然不能断言其原为突厥语抑为蒙古语,只能知其先为扈从之官,后为先锋之士。&rdo;瞿大风认为,探马赤的职能转换不是从官转为士,而是由士转为官。准确地说,探马赤军的将领往往都是先为扈从将士,后为前锋之官的。&ldo;探马赤&rdo;主要由各种来源的随从或侍卫组成的先遣部队成员,而探马赤军的将领则最初多为蒙古大汗抑或东、西两道万户的扈从将士,后来才成为前锋之官的。

元朝的钩考钱谷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治安教授在2001年第2期《历史教学》上发表题为《元世祖朝钩考钱谷述论》,第一次对元世祖朝的钩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钩考,又称理算,意即财务审计,曾在元世祖朝频繁举行,且被阿合马、桑哥等用作搜刮、聚敛财富的重要方式。元代的钩考大约在宪宗四年(1254年)开始的,宪宗七年(1257年)十一月阿兰达儿钩考是蒙古国时期比较典型的钩考。元世祖的钩考是在蒙古旧制和汉族遗制的基础上形成的。检覆薄籍帐册,追征逋欠,必要时逮系当事官吏,强制执行赔偿等,乃是钩考钱谷的基本程序和内容。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上书省右丞相桑哥主持江淮、江西、福建、四川、甘肃、陕西、湖广七省的大规模的钩考。钩考对象是以路府州县官为主,也包括延安屯田、&ldo;大同钱谷&rdo;、&ldo;应昌和汆所&rdo;、&ldo;江南乐工租赋&rdo;、江南路州&ldo;学田所入羡余&rdo;及各地中统钞本。元世祖钩考钱谷,一段时期以江淮、湖广两省为重点,当时,朝廷官僚集团内部的冲突,中央与地方财赋分配纠葛等,或掺杂其间,或隐藏其后,再加上钩考官的营私、加政治争斗等,是钩考变得十分复杂。元世祖朝的钩考的效用是权臣阿合马、桑哥在财政方面的主要政策之一。这项政策当时在朝廷内外褒贬相参,颇有争议,而且和主持人阿合马、桑哥等下野后,钩考之风逐渐平息,最后罢掉钩考政策。元代的钩考钱谷,尤其是对路府州县和行省的钩考,体现和加强了元朝在财政方面的中央集权;元世祖朝的钩考钱谷本身属于财政审计,但是其主要效用或实质又在于搜刮财富,以满足忽必烈穷兵黩武的需要;钩考钱谷,掺杂或隐藏着官僚集团内排除异己,打击政敌等派别斗争和个人恩怨纠葛。

蒙古学研究之三

更新时间:2005-7-2310:50:00

字数:4972

拖雷系袭汗权的必然性

内蒙古大学的丹巴老师在《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01年第2期上发表题为《论拖雷系袭汗权的历史必然性》,分析了拖雷系袭汗权的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历史的必然性。从拖雷系的功绩、名誉、能力和聪明才智和深得人心的行为,还有窝阔台和他的支系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和失去民心的很多举动,使窝阔台系失去汗权变的很必然。

蒙古族钱币文化

拉丁语中钱币pecunia是从pec(牲畜)演变而来的,而资本capita是从caput(牲畜的数量)演变而来的,因此,钱币的发展过程中,牲畜及游牧时期的痕迹很明显。王巴雅尔胡在《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01年第2期上发表题为《蒙古族钱币文化》,研究了蒙古族钱币文化的历史。蒙古族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把钱币当作是交换的中介、价值的衡量物、价格的体现物,而且把钱币视为财富、权势和力量,把钱币当作生活中的必备品来看待,形成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钱币文化。钱币可以当作礼金、也可以用作装饰、还可以用来预测和占卜、用来娱乐、还可以用来当作冥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