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杞很快想到了一个办法,蔡廷玉等人(朱泚的好友,朱滔的仇人)被贬了官,恰好殿中侍御史郑詹送错了一封&ldo;即刻招赴京师&rdo;的文符,直接到了错误的人手里。要知道,送错快件那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接收郑老先生快件的人却不是一般人,他可是朱滔的冤家蔡廷玉,刚刚被贬,又召回京师,不是送给朱滔,讨好朱滔还能是干嘛?也罢,蔡廷玉爷们儿了一辈子,总是跟朱滔作对,现在不如直接死了算了。
于是,蔡廷玉慷慨陈词,跳河自杀。这事儿闹大了,李适这么果决的人都被吓得不知所措。还好,站在一旁稳稳当当的卢杞上言:&ldo;朱泚肯定也怀疑了,请三司查办郑詹!&rdo;&ldo;到底怎么搞的?&rdo;&ldo;御史做事,肯定要禀告大夫,臣请陛下查办严郢!&rdo;卢杞想要害死的人,就都被投入了大狱,因为是宰相,他可以在京兆府督办案件,殿中侍御史郑詹,当时就是个送快件的,却在卢杞的关照下,被人用棍棒活活打死了。而那个曾经帮助卢杞的严郢,被贬为费州刺史,不久就死在了那里。
渐渐地,人们发现,李适变了。以前的李适,宽宏大量,有贞观遗风,人人称颂,现在的李适,用法严苛,怀疑臣下。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让李适深信不疑的卢杞搞的鬼。卢杞知道李适经亲眼目睹过许多臣下背叛皇帝的事情,所以对臣下有所戒备,利用这一点,卢杞顺利地离间君臣关系,做得相当到位。相信卢杞的亲爷爷卢怀慎和亲爹卢奕,听说卢杞这孙子居然会这么祸国殃民,肯定能气得从坟里头爬出来。
和所有不要脸的奸臣一样,卢杞是不会去关心整个国家如何的,他最关心的是有谁不听他的话。
朱滔、王武俊大军,终于抵达了魏州,和田悦会师。魏州鼓噪动天,乱成了一锅粥。朱滔大军屯兵惬山的时候,李怀光军也跟马燧军会师,双方的顶牛行为进一步升级。朱滔来了,田悦烹羊宰牛;李怀光来了,马燧自然也是烹羊宰牛。只是李怀光来得稍微晚了一点,马燧出城迎接,在山根驻扎的朱滔误以为这是马燧的诡计,屁股还没坐稳,就从山上忙乱不堪地跑下来,列阵迎接敌人。
敌人不是马燧,而是李怀光。马燧深沉老道,李怀光有勇无谋,见朱滔慌慌张张下来列阵,于是主动请缨。马燧:&ldo;将士们都累了,休息一下,等他挑衅再行动吧!&rdo;李怀光:&ldo;他营垒还没造好,等他造好了就晚了,将军且等我!&rdo;挥舞着大棒槌就往惬山西跑去,还别说,这一次,李怀光是对的。李怀光一口气杀死了朱滔的一千多步兵,朱滔大军本来就没做好准备,被杀崩溃了。李怀光骑着马,站在高处观战,面露喜色。眼下的士兵,纷纷闯入朱滔营帐搜刮财货,李怀光的脸色,一下子阴冷了起来。
马燧是对的,李怀光太鲁莽了,朱滔撤退后,旁边紧急集合的并不是他的人,而是王武俊的援军。两千骑兵横冲而来,硬生生将李怀光的军队分成了两段,前后不能照应,而朱滔撤退后,又重新整队,杀入乱阵。那帮只顾着抢东西的官兵,现在一个个只顾着逃命,而朱滔又是如此的一个狠人,将官兵撵到河边,包围起来。要么被砍死,要么跳河,一大群人纷纷跳到了永济渠,死者无数,几近断流。马燧真想骂娘,但他忍住了,收兵回归本垒。这天夜里,朱滔受战况的启发,派部队挖土,堵住了永济渠(改道流向王莽故河),绝了官军的漕运。
等第二天,马燧知道,官军算是彻底完蛋了。永济渠里头的河水,只有三尺(一米)深,粮食必然运不来,而归路也被朱滔堵住了。没吃的,没退路,坐着等死?一种剧烈的恐惧感袭上心头,马燧给朱滔写了一封道歉信,求他和诸位节度使回归本道,继续侍奉天子,而且河北全都归五郎大人管,他会求李适保佑他们的。王武俊想大笑,嘿嘿,这种坑孙子的把戏,你以为他朱滔会上当吗?
然而朱滔信了,还和王武俊发生了争执。那是当然的了,你朱滔回去有赏,我王武俊算是个干啥的?几日后,朱滔沉默了,他知道错了。他刚刚宣布撤退,马燧就领着大军,淌过浅浅的河道,跑到西边退守魏县,与其他各路抗拒朱滔了。朱滔被坑得,连死的心都有了,而王武俊一直在朱滔背后骂他,等朱滔前来认错,他真想一脚踹上去。几天后,朱滔也走了,去了魏县东南,跟官军隔河相望。
王武俊被气炸了,首先他就是个爆脾气,其次朱滔也太气人了。然而更气人的是,他和朱滔一起来帮助田悦,田悦却不知道死哪里去了。其实,田悦还是有点儿正事儿要干的,在朱滔与官军对峙期间,他派人给王武俊和朱滔沟通了一下,商量着奉朱滔为主,两人对其称臣。
第二十六章
朱滔再弱智,也不会弱智到当那个出头鸟去,所以他拒绝了:&ldo;惬山之捷,都是大夫二兄弟之力,朱滔何敢独居尊位!&rdo;加上幽州判官李子千、恒冀判官郑濡等人,一伙人商量出来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ldo;朱、王、田三位大夫,再加上郓州的李大夫(李纳),不如建立四国,全部称王而不改年号。&rdo;不得不佩服大家的历史文化知识,接下来,一堆废话开始了:&ldo;就好比当年诸侯侍奉周家正朔,你我同盟,如有不如约者,共同讨伐。不然我等一直都当叛臣贼子,用兵无名,也没有什么官爵封赏,将士们如何肯听我们的!&rdo;两位判官的主意,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