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ldo;李尚书没错,李尚书派兵去的是邢州!邢州、赵州相连,分兵过去没害处!马公就这么一走了之,大家怎么看你?&rdo;说话的人,名叫李晟,在当时是一名偏将,也领着一支队伍。看来马燧是真心不想走,他也没有走的必要,反倒是因为怄气错怪了李抱真。马燧点了点头,忽然走出营帐,骑上马,一个人去李抱真营垒道歉去了。李抱真一抱还一抱,正好洺州刺史田昂请求入朝当官,马燧就把洺州划到了李抱真名下。而李晟领的队伍,原本跟着李抱真,现在又请求跟着马燧。
和上次不同,这是他俩和好的表现,问题得到了解决,李适自然会照他们的意思办。不过目前,最要命的军饷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几十万各种大军分别驻扎在全国各处,不给发军饷,后果是很严重的。轻一点说,没了办法,只能四散就食,回家种地去也成。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将没了办法,只会纵兵劫掠,到时候一样是天下混乱。最终,淮南节度使陈少游的上奏,引起了李适的注意。
办法非常好,为了增加赋税,可以让淮南道的百姓吃点苦,本道税钱每一千增至一千二。此法奏效后,又下诏增其他各道税钱。当然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大军吃的,李适认为,与其费劲去搜刮富商富户,倒不如在一些能实际控制的方面增加税收。而由官府控制的,老百姓又必须用的,不是大米,不是石油,而是盐!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来、现在,贩卖私盐都是重大罪过,而如果不是活不下去,贩卖私盐的利润又很低,除了小说中,程咬金那样猛人,还真极少有人在贩盐上动心思。
没错,又不是清真道长,你吃饭要不要加盐?要加盐就得买盐,买盐就得到官府指定售盐处购买,购买就得花钱,花多花少,朝廷说了算。李适是很心疼老百姓的,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于是,每斗盐料增加一百钱。就这样,困扰一时的钱财问题总算得到了缓解,还是人多力量大,钱哗哗的。
那么,开始战斗吧!
在战斗之前,马燧抓获了一个鬼头鬼脑的人,从他的身上,搜出来一颗蜡丸,而蜡丸里头,裹着一张纸。这是一封私信,信的主人,就是一直蹲在一边瞧热闹的朱滔,而收信者,自然就是他身在凤翔的大哥朱泚,信件的内容,也许不用多说了:&ldo;哥,我都反了,你还在京师干什么,回来吧,咱俩一起反了!&rdo;
事关重大,马大人立刻派使者送到了长安,而无辜的朱泚,却从来没听说过弟弟给自己写过什么信。李适看了这封信后,召朱泚回京,捏着纸递给他,让他自己看,顺便还扭上送信的使者。朱泚看罢,一下跪倒在地,惶恐请罪。李适呵呵一笑:&ldo;相距千里,无法同谋,不是爱卿的罪啊!&rdo;朱泚被李适感动了,被赐名园、腴田、锦彩、金银无数,至于官位,幽州、卢龙节度、太尉、中书令……
然而最重要的,却不是上面诱人的赏赐,而是李适赐给朱泚的宅第,就在长安城内。与其说是回京,不如说是软禁。凤翔本是重镇,朱泚从凤翔回来后,必然要有一个人取代。在这个时候,一心把持政局,在中央控制全局的卢杞站了出来,居然用手指了指自己,推荐自己去。
以卢杞的作为,他绝不会无聊成这样,非要去凤翔出差。在此之前,他已经将杨炎从相位上撸了下来。后来他又找茬,将小杨山人从左仆射弄成了崖州司马。卢杞很善于激怒李适,他找的杨炎的罪过,是杨家的庙占了萧嵩家庙的地,而萧嵩家庙之所以挪了地方,是因为这里有王气,玄宗皇帝还专门下令让萧嵩迁走呢。小杨山人本来就是道家的,他不可能看不出这里有王气,由此可以推断,他把家庙放在这里,是图谋不轨!
就这样,图谋不轨的杨炎,被中使送了出去,走到广东界,作为卢杞的得力干部,中使便解下裤腰带,放到了小杨山人的脖子上。杨炎死后,那个买了他洛阳老屋(杨炎在东都的家宅)的河南尹赵惠伯也被贬成了多田县尉。卢杞手段相当毒辣,赵惠伯买了杨炎的老家,当了官邸,就算是从中牟利了也只是撤职查办而已。在贬他为小小县尉不久之后,卢杞便派人杀死了他。
卢杞认为,凤翔统领幽州兵马,责任重大,必须派重臣去。眼下的重臣人选有两个,一个是卢杞,另一个,就是同为宰相的张镒。卢杞想去,李适是不愿意的。不是卢杞没手段,而是以卢先生这样蓝皮鼠一般的长相,放在鼠类里算是最帅的,放在人类里可就惨了。李适低着头不说话(上俯首未言),卢杞暗自高兴:&ldo;陛下肯定是认为臣的相貌丑陋,不能震慑三军,陛下神算!&rdo;
李适抬起头,扭过脸去看张镒曰:&ldo;爱卿才兼文武,望重内外,你去吧!&rdo;卢杞悻悻地望着张镒,这个什么屁都敢在皇帝面前乱放的家伙,终于可以消失在自己面前了。张镒知道这是卢杞在搞鬼,推辞又难免更受罪,于是再拜受命。几天后,张镒就出现在了凤翔,官位是兼凤翔尹、陇右节度等使。
卢杞谋杀杨炎和赵惠伯,多亏有御史大夫严郢帮忙。这个人,曾受杨炎打击报复,等卢杞上位,就被他推荐了上去。只是,等所有人都死光了,严郢又成了卢杞的心病。唉,这想要把持朝政我容易吗我,能怎么样啊,想办法弄死他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