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唐朝从来不淡定1 在线阅读 > 第300章(第1页)

第300章(第1页)

左骁卫将军李孝逸、右卫郎将卫蒲山发秦、渭等州兵分道抵御。

唐朝边境再度蜂拥出无数外敌,准备趁机侵吞大片土地。

第六十八章将军何不带吴钩

两年半前,吐蕃在河源地带吃了大亏,他们的粮食被黑齿常之烧毁,修建的寨子也垮台了。黑齿常之在这里守了整整七年,吐蕃在这里憋屈了整整七年,河源,一个看起来不大可能破取的障碍,必须想办法弄到手,必须!

太平公主出嫁之后,朝廷眼见边庭大乱,于是对各地区作战进行了统筹。为了等唐朝把黑齿常之调走,吐蕃足足等了七年,今天,一个好消息传到了论钦陵的耳中:大唐将黑齿常之调往别处,派来一个文官镇守河源。吐蕃大众仰天长笑,有点儿过于激动,心想李治是不是脑子有病(他脑袋还真疼),竟然把黑齿高个(黑齿常之身高两米多)调走。

于是,他们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变动的大好时机,大军迅速奔袭河源,准备一举拿下这一重要战地。

在河源白水涧,吐蕃猛攻了八次,挨了八回胖揍,一点儿便宜没捞着。

吐蕃大将这才开始正视对方,这个看起来文文弱弱的书生。他叫娄师德,他们早该知道他的厉害。大唐的书生,极少有书呆子,这个专对付吐蕃的娄师德,自从进了朝廷,当了文官,就从来没消停过。刚开始打吐蕃的时候,娄师德&ldo;戴红抹额(头裹红巾)&rdo;,态度决然地入伍。

如果说之前的对战是侥幸,现在,吐蕃大军压境,他八战八捷,足以震惊朝野。身在东都的李治明显处于犹豫之中,他不知道该不该让一个文官担任河源军要职。现在,情况十分明了,河源还是原来的河源,吐蕃无法攻破的河源。李治给他写了封信,信上特别声明,要让娄师德担任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为了不让娄师德回信,李治干脆在末尾加了这么一句话:

卿有文武材,勿辞也!

不辞,再辞就是抗旨。

河源安静了,但与吐蕃同时骚乱的突厥余党却跟随阿史那骨笃禄(英文名疑似为ashagoodlook)、阿史德元珍等人,汇集起来,组成一支神奇的杂牌儿军,一路杀到了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北),盘踞在此地,准备由此杀入并州(山西)。事情进行得比骨笃禄他们料想的还要好,从黑沙城奔突到并州单于府的时候,唐军没有丝毫的准备。

岚州(山西岚州)刺史王德茂被杀,突厥军分道,由元珍率领半数大军杀向云州(大同),准备也把云州端掉。突厥乱军蜂拥而至,神奇的胜利让他们忘记了疲惫,到了云州,山呼good,见唐军阵型不好,准备冲刺,梅开二度,灭了这货。对面唐军将领似乎对突厥军的声势并不害怕,相反,他平静地看着这伙人。

两军对阵,要问对方将领是谁。

元珍看着唐军的将领,感觉此人甚为土鳖,一袭白袍遮战甲,你以为你是谁呀?

突厥喊话道:&ldo;对方大将是谁?&rdo;

铿锵答曰:薛仁贵!

突厥人哈哈大笑,笑到蛋疼。元珍同志很不愿意揭人家伤疤,整个西胡地区都知道,薛仁贵因为大非川大败,又被人(魏元忠)参了一本,所以被流放到了象州(广西大瑶山)。所以,跟前骑马的这个家伙,肯定就是个冒牌货。于是元珍说:&ldo;我听说薛仁贵被流放到了象州,早就死了,你骗我作甚?!(吾闻仁贵流象州,死久矣,何以绐我!)&rdo;

薛仁贵感觉很无奈,摇摇头,把头盔摘下来,面目全显。

此时的薛仁贵,已经六十九岁了。

他不是羸弱的老人,他是壮心不已的大将军!

的确,薛仁贵在大非川,五千军队不敌吐蕃战神论钦陵四十万大军,导致唐军惨败,他也因此被流放象州。薛仁贵为人顶天立地,这才是这个人得以名垂千古的根本。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薛仁贵人在象州的所作所为,我只知道,某一天,李治大赦天下,他从象州调走的时候,象州百姓倾城出动,纷纷跪在他要离开的道路上,拉住车马不让他走。一时间,象州古道,哭声震天。

三十年前的一个夏天,长安暴雨,山洪暴发,大水冲毁所有居民房屋,淹死数千人。洪水漫过宫城,冲向玄武门的时候,皇宫内的侍卫大多各自逃命而去,薛仁贵见状,青筋暴露,大怒道:&ldo;天子有急,死何惧哉!&rdo;眼见洪水要冲过玄武门,薛仁贵翻上门框,向皇宫高喊,宫内,李治闻声,方知有山洪奔来,仓皇登高逃命。

历史从此改写,李治不忍让年老的薛仁贵一直被流放,把他派到了此地。

就在这里,是最真实的薛仁贵!

突厥头领见状,面面相觑,惊得脸上往外冒紫。相顾失色,纷纷下马,列队远远相拜,领着大军赶紧撤退。

他不会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见突厥军撤退,薛仁贵领军奋击,大破敌军,斩首一万余级,活捉两万余人,得驼马牛羊三万余头。

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战役,不久之后,薛仁贵病卒,享年七十岁。

李世民曾经对他说过: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李治曾经对他说过:古之勇猛者,无一人可敌卿。卿左突右杀,所向无敌。汉北辽东咸遵声教者,并卿之力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