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十二月十三日,上官仪下狱,与其子上官庭芝、同谋王伏胜全部被杀,抄家。十二月十五日,赐李忠自尽于流放之地;右相刘祥道因与上官仪关系好,特令不许参与政事,遭贬;其余与上官仪友好者,多数被流放或贬职。
从这天开始,武后竟然能光明正大地开始垂帘听政了。从这天开始,李治就可以光说&ldo;然&rdo;了,大臣的生杀予夺,天下百姓的事务,全都是武皇后掌管着了。天下是李治的天下,也是武后的天下,归根结底是武后的天下。于是,天下人给了这两位一个好听的称呼‐‐二圣。当然,不是骂人的&ldo;二&rdo;,也不是一二一的&ldo;二&rdo;,而是数量词&ldo;二&rdo;。
二圣,双皇,都管用,都要伺候。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二月,就发生了一件相当搞笑的事情。某日,李治在合璧宫理政,与诸位爱卿闲扯,忽然扯到了杨广身上。虽然李治绝对没见过杨广,但当朝的很多老臣都见过,比方说李绩。李治谈到隋炀帝拒绝纳谏,所以才导致隋朝灭亡。先是感叹了一把,然后就开始纳闷儿。
这个闷儿,他已经纳了很久了。生病的时候纳,最近身体好,他还是纳。
为啥我虚心求谏,全朝廷就没一个肯上谏的呢?
这个问题有点儿棘手。说你李治跟你老爹李世民比差太远?还是说你背后还有个喜欢杀人的娘们儿?你让大家怎么说,怎么说都是死,之所以不上谏,不是因为你不喜欢听谏言,而是因为你背后的女人掌着你的权,万一哪一句不顺她的耳,我们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李治不知道大家是这么想的,他问大家。
炀帝拒谏而亡,朕常以为戒,虚心求谏;而竟无谏者,何也?
大家沉默十秒钟……
最后,总得有个说话的。那就让见过世面的说吧,英国公,您说!
李绩深深作了个揖说:&ldo;陛下做得都非常好,群臣没什么可上谏的!(陛下所为尽善,群臣无得而谏。)&rdo;
这话说给我们听,我们掩面含羞而笑,认为很不靠谱;可这话说给李治听,李治竟然信了,他骄傲!看来,在残酷的宫廷战斗中,保持一颗警惕的心,纳谏的心,是多么重要啊。既然我做得很好,那我就要坚持下去。想到这些,李治笑了,我们也笑了。李治是个爱幻想的人,是个烂漫的人。
他常常自问,我做得真的有那么好么?
这要听听观众们的意见,于是,他就问臣下,臣下当然说好。李治就真觉得自己做得比老爸都要好,颇有些沾沾自喜。此时,武后冒了出来,鼓动李治办点儿能体现出文治武功的大事儿。李治疑惑,问,啥大事?武后说,封禅呐……李治大悟,对,封禅,只有封禅才能体现出我的风采!
七月份,李治给熊津都尉扶余隆写了一封信,让他和新罗王金法敏放弃旧怨;八月份,两国同盟于熊津城,刘仁轨带领新罗、百济、耽罗(朝鲜半岛南部海域岛国)、倭国使者泛海西还,会祠泰山,高丽也遣太子福男侍祠;十月份,武后上表,称妇女应该参与到封禅之中去,这样礼节才算周到。
李治曰:&ldo;然。&rdo;不仅然,然完之后,他还怕不周到,直接下了一封诏书。
【百度知道】
李治:咋治?
武后:李治。
第二十七章二圣封禅
封禅泰山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光是队伍就得排成几百里的长队。山东省肥城市有一名曰&ldo;安驾庄&rdo;的村子,是当年宋真宗同志及其亲信驻扎的地方,要注意,这仅仅是宋真宗和他的亲信,其余各路人马,加起来,简直可以横贯汶河了。李治觉得兹事体大,却也不再想从长计议,因为已经计议了多年,再拖恐怕碰上个什么灾什么难的,再去封禅不大好看。
封禅是天下大事,在当时的影响力绝对不亚于奥运会,各国首脑都要参加。譬如时下十月,李治就带着文武百官、仪仗队、皇后王妃共计不知道多少人开拔了,数百里内,列营置幕,弥亘原野。几百里的队伍之中,还包括来自高丽(辽东)、倭国(日本)、波斯(伊朗)、乌长(印度)等国来看朝会的王公大臣,各国首脑各自率领他们的扈从,有的是以天作盖,有的是穿着貂皮羊绒。更有感官刺激的是,在这几百里的庞大队伍之中,有牵羊的,有骑马的,还有骑骆驼的,不禁让人眼花缭乱。
李治有些得意,几百年来,多少帝王想要去封禅,都未能成行,如今,大唐百姓丰衣足食,该是举行这个盛典的时候了!此时,钳制李治的武后恰到好处地提出了一个要求:让皇后亚献,让诸王妃子终献。自古以来,女子就没有参加过封禅活动,更别提亚献、终献了。所谓亚献、终献,其实是封禅时候献礼的三个等级的其中两个。
皇帝肯定是初献,第二轮就由天下第二重要的群体献礼,是为亚献;第三,就是终献。
现在,武皇后不仅要求女子跟随大部队去兜风,还要求把亚献和终献权都给女人。她的说法是,让大臣公卿们干亚献和终献的差事,礼节上可能不大周到。至于为啥不周到,谁也不知道。反正李治下诏了,他说:&ldo;禅社首以皇后为亚献,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rdo;事情到了这一步,献礼的三次循环,就光剩下李治光秃秃的一个初献是爷们儿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