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家里多了三个备考生,这段日子,陈春生不得不多费些心神照顾。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就到了十二月份。
相比于刘艳和洪顺两人的成竹在胸,杏花算是蒙着头进考场,又蒙着头出考场,到了十一号下午,一出考场,一见面,就搂着刘艳的肩膀,连道两声完了完了。
接下来的估分,杏花是连连哀嚎,到最后连志愿都没去填。
杏花算是脑瓜子灵活了,毕竟像大哥刘军那样的聪明,到底是少有,只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复习完所有初高中课业,几乎是一场浩大工程,难以完成,因此,不仅这一次杏花落榜了。
第二年七月的那场高考,杏花以一点五分之差,再次落榜。
直到七九年七月,才考上大专。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眼下,刘艳和洪顺俩人估完分后,心里都有数,尤其有洪顺这个外挂在,俩人同时报了省城的医科大,选了不同专业。
接下来,就是坐等分数出来,等待录取结果了。
最后意料之中的,双双被录取了。
而就在这年春节,在大年初二这天,洪顺家迎来了两位特殊的人,他见到了分别十年的二伯和小姑姑,他们带来了消息,爷爷平反了,已经回到了海大的校园,重新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大伯也平反了,他们特意跑过来,接洪奶奶和洪顺回海城。
然而,对洪顺来说,更高兴地莫过于见到面前活生生的二伯和小姑姑两人。
久别重逢,欢喜无尽。
叙完离别之情后,问起洪顺参加高考的情况来,得知洪顺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哪怕知道这个侄儿,打小主意大,二伯也没忍住发问:“你怎么想考这里的大学,没考海大,你爷爷就在海大教书。”
“这地方不好吗?”洪顺轻笑地反问了一句,过了与亲人重逢的最初惊喜后,此刻,他已经有些心不在焉了,出了堂屋,目光不时地往外眺望。
今天是大年初二,刘艳应该回乡下了。
耳边传来二伯的分辩声,“我没说这里不好,但海城更好,以后我们一家子都在海城,难道单你一个留在这边。”
“留在这边也可以呀,这里是奶奶的故乡,我觉得这里挺好的,山好水好,人也好,”站在自家屋檐下的洪顺,远远看到拿着录取通知书往这边走过来的刘艳,嘴角微微含笑,最后几个字,不自觉地说得更真诚了些。
他穷尽半生,追寻半生,换来的似水流年,如花美眷,怎能辜负!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到此完结,接档文《我们从大唐来》预计6月28日开文,有兴趣的可以去专栏收藏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