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应考,县试府试皆列第一。一说他在十七岁那一年就考中了广州府番禺、南海等县,文风
特盛,考生上万,他以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小童生,居然考列案首,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了。这
也证明了他的天资颖敏,而长兄兆镛的督责之功也并没有白费。
不久,他的一位堂兄汪兆辛就推荐他到水师提督李准家中当家庭教师,每月束修是十六
两银子。本来一个秀才教师照当时的常例只得八两银子,举人才有十六两。因为他是案首,
所以李家就破例比照举人的待遇给与十六两。
汪的堂兄兆辛,原想鼓励他继续去应举,为的是他的长兄兆镛是个举人,如果兆铭也能
中举,不但光耀门楣,同时也可以与长兄兆镛并驾齐驱,争得一口气。不过汪自己志不在此,
他并不以中举为荣,更不欲与长兄争一日之短长,他立志要吸收新知,扩大眼界,决心远走
日本去留学。
二十一岁(光绪二十九年即一九○三年)他终于考取了日法政大学速成科官费生,东渡
留学。一年半后毕业,又以自费生升入法政大学专科深造。这个时期,他的经济来源完全是
靠翻译书籍所得的报酬来支应。是以他的立志和勤奋刻苦,实有足多者。
一九○五年,国父到东京与黄兴会合,创立同盟会。汪与朱执信(汪的大姊丈,时在法
政同学)往谒国父,遂加入同盟会为会员。在此之前,汪曾专程到横滨晋见保皇党领袖梁启
超不遇,这才改投了同盟会的。可以说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幸运,由此之后也展开了他的政治
生涯。
同年七月三十日,同盟会在东京开筹备会,由汪负责起草会章。八月二十日同盟会开成
立大会,公推国父为总理,汪为评议员。同时为了加强革命宣传并对抗保皇党的机关报──
「新民丛报」,特创办了「民报」,延聘章太炎(炳麟)为总主笔,汪为撰述人之一。「精卫」
的笔名就是这时候开始使用的。
章太炎是名满全国的朴学大师,最富民族思想,严于「夷夏之辨」,力主「革命排满」,
恢复中华,一向奴视康、梁等人的保皇党。在当时他的文明和言论,对海内外的爱国人士特
别是知识分子,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民报」有了他来主持笔政,可谓深庆得人,因为祇
有他才堪与「笔锋常带感情」、文章最富煽动性的保皇党领袖之一的梁任公(启超)相颉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