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枪,附有二十粒子弹,交给来人,她的事就算完了,其它的一概不知道。其实,她也是我
们的工作人员,就此神龙见头不见尾的不再出现了。
河内工作,于是步入了另一阶段,不仅是监视、侦察,还有行动前的准备。(本章完)
内容提要
汪精卫一生中,前期的革命历史,光辉照耀,备受赞扬,一时成为国人崇拜的偶像;中年以
后,照说他也是奉行三民主义的人,可是他却左摇右摆,方向一直把持不定,有许多举措,
都失之于感情冲动,意气用事,动辄闹情绪,使小性子,甚至到了只在对人而不顾是非的程
度。其唯一值得一道的,是幸而没有重蹈媚共亲共的覆辙。可惜抗战期间,他又意志动摇,
临危变节,所以迨至盖棺论定,咸以其晚节有亏,议为国家罪人,终于成为历史的失败者。
有人为他才华出众,竟自毁其前期的革命历史,而惋惜不置;当然有更多的人为了他的行为
乖戾,背弃党国,而群张挞伐。但不管怎么说,大错已经铸成,是非功过自在人心,正是「九
州铸铁真成错,青史无从覆旧棋。」后世史家纵然寻遍了上下几千年的官书旧档,再予以研
考重估,也是难以替他开脱的了。
不过,如能容许谅心原迹说一句公道话,则他的为虎作伥,通敌误国,想或并非出于初心;
祇因他意志薄弱,见事不明,兼以受了领袖欲的颠倒,而且又把敌人和他自己都估计错误了,
乃致叛党叛国,愈陷愈深,而不克自拔。再根据事实回顾他的一切作为及其影响,也的确难
以博得同情。
本文就是根据汪的家世出身、天赋性格、个人经历、以及抗战前后的心理状态等,从各种不
同的角度作一详细分析,庶可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和事实发展的脉络轨迹,俾供读者作进一
步认识此一历史事件的参考。
(一)堪称绝配的汪精卫与陈璧君
趁着听候上级制裁令下的这个空档,也正值「河内汪案始末」写到一半的当口,很适合
于罢书中的主角介绍一番了。
老一辈的,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人,也许对他有个了解,大多知道汪精卫这个人;年轻
的一代,尤其是四十年代在台湾出生的小朋友们,除非经常接触文史资料者外,恐怕就很少
知道汪精卫是谁,谁是汪精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