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他们的加入,许多需要赶时间的项目,他们都可以帮助企业加快审批进度,抢占时机,提前布局。
比如说前两年经贸委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利用外商投资进行资产重组的暂行规定,其目的就是维护国有资产权益、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但该规定过于简单,没有明确的实施细则。
恰遇外资并购内地国企的第一波热潮,在一些人的眼里,国有股退出、外资进入似乎成了国企改革的一个定式而被纷纷效仿,但这个苗头也颇受争议,外经贸部在审批时也越来越谨慎,审批者因法律法规不完善而拥有较大自由裁量空间。
就这样,他们这些人最终围绕着合资企业上市、外商投资审批、企业并购和反垄断审查等,利用立法设租、审批游说、咨询代理等方式组成一条罕见的审批[***]流水线,其设租寻租手法高明,除了自身出卖公权牟利,更将法律模糊地带的自由裁定运用至极。
可以说,这是一群吃技术饭的[***]官员小团体,也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反腐新发现。
在这一次出手狙击范氏投资集团的外资中,不乏一些比较熟悉的名字,比如说和记黄埔,比如说淡马锡财团,比如说长荣实业,还有一些美国财团的影子在出现,让人感到非常吃惊,霍然发现原来已经有这么多外资开始对国内的国企蛋糕开始动脑筋了。
其实仔细一想,这个道理也很简单,目前有些行业尤其是国企依然处在三年改革的期限之中,大规模低价出售给外企的可能姓是很小的,因为总体上要见到成效,而不是一卖了之,但是过了今年的话,那些挽救无效行将就木的国企,很可能就要被抛弃了,到时候一个破产的海州医药集团显然会是更容易被外资收购的,而且外资所付出的代价会更小一些,这个就是他们勾结这些各部委实权派一起来阻挠范氏投资集团收购海州医药集团的理由。
“谁都希望自己的审批是最后一道关口,否则自己批出去的项目还可能被否决,寻租价值就会陡然下降。”那位司长对领导说道,“部门之间通常是相互争权,但是我们几个人的长期交往,使得我们绑成了体制内罕见的利益共同体,可惜的是倾巢之下,安有完卵?一旦其中一个人落马,整个圈子也将随之颠覆,什么圈子到最后都是花圈。”
得到了详细的报告的常委们,一时之间都面面相觑,感到非常无语,作为中坚力量的司局长们集体出现了贪腐行为,这个打击确实是够大的,尤其是在商务经贸政策制定这方面,确实没有多少人能够玩得转的,由他们这些人所主要拟定出来的政策法规当中,究竟还有多少漏洞是提前预设的?现在还很难说。
而这些漏洞可能给国家造成多少损失,也还是在未知之数中。
“海州医药集团的事情,大家怎么说?”朱老板问了一句。
范亨没有吭气儿,这种事情上面,无论谁对谁错,大家一目了然,由于跟范无病之间的父子关系,他倒是不便说什么了。
一号首长也是非常头痛地揉了揉额头,然后才说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看还是把小范总请来,当面解决这个问题好啦。”
众人听了之后纷纷点头称是,要想彻底解决海州医药集团的事情,还是得把范无病喊过来,毕竟他给出的收购条件是比较优厚的,若是舍弃了范氏换了另外一家的话,未必就有这么好的条件,而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工人们依然是要骂娘的。
而且现在有能力解决海州医药集团的企业,国内也没有几家可以办到啊。
很快,范无病就被请过来了。
这个时候,范无病已经猜出来会有什么事情了,不过他也是有备而来的,进来之后叔叔伯伯地喊了一通儿之后,范无病就将一份很详细的资料给大家分发了一下。
看完之后,众人都是一副惊疑不定的表情,互相之间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疑虑,还有一些震惊。
“这些东西,是怎么弄到的?”朱老板举着手上的资料向范无病问道。
这些资料上,涉及到了关于范氏收购海州医药集团一事受阻的涉案官员们的详细情报,包括最近受到那些外企的贿赂都写得清清楚楚,远比他们供认出来的内容要详细得多。
范无病回答道,“哦,其实也没有什么,我对于这个收购案被喊停一事感到非常不解,怕是再也找不到我给出的优惠条件了,为什么部委会一齐给否决了?因此我雇佣了读力情报调查机构来查明此事,果然有了一些收获。”
“这些情况如果属实的话——”一位常委说了一半儿,就没有再说下去。
他的话里面的意思很明白,如果这些情报属实,那么这几位司局级干部的命运也就可以预料了,总不可能是轻轻地放过了。
“可惜了,这些都是人才啊——”一号首长摇了摇头道。
范无病耸了耸肩膀回答道,“很显然,越是专业的人才,一旦堕落之后,所带来的危害就越大,幸好是这件事情发现得比较早,若是任由其继续发展,可以想象到十年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所以这一次的事情,应该说是坏事儿变好事儿,给诸位敲响了警钟啊!也让我们可以避免一场由技术官僚[***]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
一号首长听了之后点了点头道,“小范总说得很不错,先前我还有点儿可惜他们,现在看起来这股歪风邪气必须得狠狠地刹住才行,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这一批人的命运也就算是敲定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