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不容青史尽成灰·两汉卷 > 第274章(第1页)

第274章(第1页)

国家命运面前,老实了一辈子的陈霸先,这次终于不老实了:兵变!奇袭建康,杀王僧辩父子,废黜萧渊明,重立萧方智为帝,整个过程做得干净利索,陈霸先独掌大权,已然是第一权臣。这一来,产生了轮番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王僧辩的部将杜龛率北齐军入侵,强敌压境下,陈霸先巧使谈判计,打打停停,然后瓜步一战,众将同仇敌忾,大破北齐精锐部队,北齐数万人被杀,十数名大将败死,陈霸先终于打退了最强大的对手。然后是广东萧勃、长沙王琳,在经过了一系列讨伐以后,江南终于归于平静了。

公元557年,陈霸先废黜萧方智,登基称帝,建立陈朝。自登基之后,兢兢业业,外抗强敌,内整民力,大量的广东兵民迁移到江南地区,补充人口,恢复生产,比起魏晋南北朝以来大多数南方政权的帝王,力量最弱的他,却是一个很有收复北方理想的人,早在平定侯景之乱时,他就曾欲出兵江陵,收复失地。称帝之后,他也一直把统一大业当做目标,他以&ldo;正统&rdo;自居,经常叮嘱臣下&ldo;勿忘北方山河&rdo;。他在位的时间不长,公元559年,征战一生的陈霸先与世长辞了。但是这却是南朝政权最关键的两年,正是在这两年里,赤地千里的江南大地经济得到恢复,实力得到增强,抗击了北齐政权一次次南下入侵。&ldo;最危险的时候&rdo;,是陈霸先带着南朝军民一起走过来的。

【二】

陈霸先过世后,他的事业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开而终止,此后相继登基的陈文帝和陈宣帝,都是陈朝历史上的英主。这段时期,也是南北朝晚期又一个难得的&ldo;中兴&rdo;:文宣中兴。

继陈霸先过世后登基的,是他的侄儿陈蒨,当时的爵位是&ldo;临川王&rdo;,和他的叔叔陈霸先一样,他的登基,一样是临危受命。

陈霸先过世时,陈朝的内外局势依然非常凶险。当时陈霸先的儿子陈昌在和西魏的战斗中被俘,一直被扣押在长安。为了抵御北朝的军事威胁,陈朝的大将也大多拥兵在外,一旦&ldo;接班人&rdo;悬而不决,兵变外加敌人入侵,都是很可能发生的。所以陈霸先死的时候,陈朝秘不发丧,密令临川王陈蒨入京,在侯安都、蔡景力等重臣的推举下登基。当时的情况是,陈霸先的遗孀章皇后不同意侄子接班,陈蒨本人也觉得资历不够,几番推辞。大将侯安都急了,当场抄家伙面见章皇后,逼着章皇后下了懿旨。&ldo;赶鸭子上架&rdo;下,陈蒨最终迅速登基,这就是陈朝历史上的第二个皇帝陈文帝。这个侯安都是陈霸先的亲信部将,侯景作乱时代开始跟随陈霸先,多年以来立功无数,他绝不是有勇无谋的粗鲁之辈,相反很有政治眼光。王僧辩欲迎立萧渊明时,也是他力劝陈霸先起事,才坚定了陈霸先的决心。否则,也就没有后来的陈朝了,这一次他拥立陈蒨,同样因为他有眼光:在陈家的宗室中,陈蒨是唯一一个有能力继承陈霸先大业的人,从平定两广开始,陈蒨就是陈霸先的得力助手,多年南征北战见过大阵仗,既有政治经验也有谋略,这也是百废待兴的陈朝,唯一需要的皇帝。

事实证明陈朝臣将们的选择没有错,陈蒨登基后,主要工作还是&ldo;以经济建设为中心&rdo;,他继续陈霸先时代的移民政策,迁移两广人口到江南,同时实行屯田,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江南的人口和经济,在他在位期间继续发展起来。对外战争方面,陈蒨也不含糊。陈霸先时代没有彻底剿灭的军阀王琳,趁陈蒨新登基再次起事,反被陈蒨在芜湖一通猛打,全军覆没。公元561年,他又打败了北齐的南征大军,大涨了陈朝的国威。

陈蒨在位的时候,也遇到了他叔叔陈霸先遇到的问题。这时候另一个北朝政权西魏使坏,故意在陈蒨登基后放回了被其扣押的陈霸先亲子陈昌,企图挑拨陈朝内斗。陈昌也很配合,在回陈朝的路上,就写信大骂堂兄陈蒨&ldo;夺位&rdo;,起初陈蒨几度安抚,一路上又送礼又封侯,但陈昌就是不买账。关键时刻陈蒨很会&ldo;装&rdo;,故意当着侯安都等重臣的面长吁短叹,假装说要把皇位&ldo;禅让&rdo;给陈昌,自己找地方养老。百官们哪肯答应,当下万众一心:干掉这个不知好歹的陈昌。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受陈蒨的指使,大将侯安都假意&ldo;护送&rdo;陈昌回建康,路上发动突袭,把陈昌五花大绑扔进长江里喂鱼。初登基的陈蒨小施手段,就除掉了这个帝位的最大威胁,事后他更会装,先假装宣告全国,说陈昌路上&ldo;溺水身亡&rdo;,接着大办丧事,痛哭流涕,好一派兄弟情深的模样。接着他又&ldo;厚道&rdo;了一把,不惜割让了大片江淮国土,从西魏手里赎回了同样被扣押的亲弟弟陈顼。但&ldo;厚道&rdo;的陈蒨,最后却没有放过对他登基有大功的侯安都,当然这也是侯安都自己惹的祸。在平定王琳之后,侯安都成了陈朝的&ldo;征南大将军&rdo;,俨然朝廷里&ldo;一人之下,万人之上&rdo;的人物,他也越发不拿陈蒨当干部,总觉得这个新君软弱可欺。不但自己招揽了许多文臣武将,甚至在陈蒨整顿吏治的时候顶风作案,包庇和自己有瓜葛的贪官污吏。有一次陈蒨在宫中举行宴会,侯安都喝高了,竟然躺在陈蒨的御座上高声呼喝,&ldo;政治影响&rdo;坏到了极点,如此嚣张跋扈的人物,当然不能不除。对侯安都,陈蒨也很隐忍,每次侯安都嚣张,陈蒨都好言抚慰,摆出&ldo;仁至义尽&rdo;的模样来,公元563年,陈蒨假装召侯安都全家入宫赴宴,席间酒过三巡,突然翻脸宣布侯安都罪状,把他全家当场逮捕。之后侯安都被&ldo;赐死&rdo;,但家族并未被株连,陈朝最大的权臣,就这样以&ldo;迅雷不及掩耳&rdo;的速度被除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