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日落圆明园读后感第二章 > 第9章(第1页)

第9章(第1页)

随着康熙帝驻跸&ldo;避喧听政&rdo;次数的不断增多,园居时间的不断增长,畅春园逐渐成为除紫禁城以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康熙皇帝在畅春园园居理政之后,为了扈跸的方便,围绕着畅春园,相继在海淀一带涌现出了一大批贵胄权臣的私人花园。圆明园,即是其中之一。

一七○七年,当康熙皇帝把圆明园赐给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的时候,圆明园仅仅是一座面积约一千亩的小花园。胤禛是在一七○九年正式入住圆明园的,他以皇子的身份在圆明园里生活居住了将近十四年时间。这十四年,可以说,是胤禛在圆明园里韬光养晦的十四年。雍正皇帝胤禛(在位期间一七二三‐一七)是康熙末年帝位争夺战中的最后胜利者,但他的登极之道却极为坎坷。起初,因为出身和性格的原因,胤禛并不在康熙帝玄烨的视野之内,即使在,他也是距离较远的一个。

立储问题是困扰康熙皇帝一生的大问题,他曾经两立两废嫡出长子允礽。康熙皇帝在位的最后十年,储位一直虚悬,这也成了年迈的老皇帝跟诸皇子斗争的十年。康熙皇帝一生有三十五个儿子,除夭亡者外,齿序称为皇子的有二十四人。康熙末年,在争储斗争中最具竞争力的几个皇子分别是:三阿哥允祉、八阿哥允禩、十四阿哥允禵以及四阿哥胤禛。

胤禛是一步一步逐渐走进康熙皇帝的视野的。康熙皇帝早年对胤禛很有成见,曾经公开批评他遇事急躁,&ldo;喜怒不定&rdo;,为此,胤禛苦恼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康熙四十一年(一七二○),而立之年的胤禛还忍不住恳请皇父&ldo;开恩&rdo;,将谕旨内&ldo;喜怒不定&rdo;的四字考语删去。

也许正是由于长期得不到父皇的垂青,胤禛从一开始就低调行事,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清心寡欲、生活恬淡的富贵闲人,他甚至给自己起了个&ldo;破尘居士&rdo;的法号,经常在闲暇时间与僧衲道士谈玄论道,以&ldo;天下第一闲人&rdo;自居。与此同时,胤禛把自己的御赐私园圆明园经营得有声有色。

为了博得父皇的青睐,胤禛煞费苦心。康熙皇帝一生重视农耕,曾经指导宫廷画师将宋代名画《耕织图》翻画成《御制耕织图》,并亲笔作序题诗。为了向父皇表明心迹,让父皇了解到自己的生活状态,胤禛专门请画工仿制了一套《耕织图》,进献给康熙皇帝,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胤禛将画中的农夫、蚕妇画成自己与福晋的模样,谦卑地自况为一个满足于田园生活的农夫。

胤禛真正博得康熙皇帝的赏识,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初废太子的时候。当时,玄烨为皇太子问题忧心忡忡,以至病倒,大有不起之势。当此之时,&ldo;日增郁结,以致心神耗损,形容憔悴,势难必愈。&rdo;众皇子大多袭用空文,泛泛表示关心,惟有胤禛和三阿哥允祉&ldo;特至朕前奏称:皇父圣容如此清减,不令医人诊视,进用药饵,徒自勉强耽延,万国何所依赖?&rdo;(《清实录》)不仅如此,在所有人都对废太子允礽落井下石的时候,胤禛却颇有担当,&ldo;便是担了不是也该替他奏一奏。&rdo;(《清代宫廷史》),竟肯上书为允礽说情。第二年,当康熙再次分封诸皇子时,胤禛再次显示出不俗的气度。当时,成年皇子中,有人晋升为王,有人为贝勒,只有皇九子允禟、十四子允禵仅为贝子。胤禛奏曰&ldo;我们一样的人,尊卑太觉不齐,于心不安,愿将我们降一等,他们升一等,庶几相安。&rdo;凡此种种,颇得康熙皇帝赞许。康熙皇帝夸他&ldo;能体朕意&rdo;,&ldo;可谓孝诚&rdo;,&ldo;似此居心行事,洵是伟人。&rdo;

与众皇子多年广结党羽、积极进取不同,胤禛从不公开结党,而且对皇兄皇弟一视同仁,并无亲疏之分。他曾经在一次旅途中寄诗给皇兄弟们,表达手足之情:一雁孤鸣惊旅梦,千峰攒立动诗思。

凤城诸弟应相忆,好对黄花泛酒卮。

‐‐《早起寄都中诸弟》这些仅是表面文章。事实上,胤禛的内心并不像他公开宣称的那样恬淡,他有自己特殊的行为方式和交往圈子。多年后,他曾经回忆说:&ldo;朕在藩邸时,因府第与柏林寺相近,闲暇之时,曾与僧人谈论内典。&rdo;(《清代宫廷史》)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当年胤禛与身边谋士们的交接中,看出胤禛的真实心迹。康熙五十二年,戴铎曾经&ldo;当此君臣利害之关,终身荣辱之际&rdo;给胤禛献计,建议他在&ldo;诸王阿哥之中,俱当以大度包容,使有才者不为忌,无才者以为靠。&rdo;对待皇上身边的人,&ldo;主子敬老尊贤,声名实所久著,更求刻意留心,逢人加意,素为皇上之亲信者,不必论,即汉官宦侍之流,主子似应于见面之际,俱加温语数句,奖语数言,在主子不用金帛之赐,而彼已感激无地矣。贤声日久日盛,日盛日彰,臣民之公论谁得而逾之。&rdo;对待自己的亲信下属,&ldo;恳求主子加意作养,终始栽培,于未知者时为亲试,于已知者恩上加恩,使本门人由微而显,由小而大,俾在外者为督抚提镇,在内者为阁部九卿,仰籍天颜,愈当奋勉,虽未必人人得效,而或得二三人才,未尝非东南之半臂也。&rdo;看到戴铎这个机心毕现的条陈之后,胤禛虽然断然宣称这些计策&ldo;与我分中无用&rdo;,并进一步辩解说&ldo;我若有此心,断不如此行履也。&rdo;其实他的内心里是深以为然的(《清代宫廷史》)不少人确信,康熙皇帝最后终于下决心选择胤禛继承皇位,跟他去世前游历过一次圆明园大有关系。据《清圣祖实录》记载统计,康熙帝至少五次游幸过圆明园‐‐他首次亲游的皇子花园就是圆明园。他最后一次,也就是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三月二十五日这一次游幸圆明园,意义特别重大。这年的三月中旬,康熙皇帝曾经应胤禛之请到圆明园观看牡丹,不过那段时间因为缺雨花开欠盛,于是,到了三月二十五日,康熙皇帝又专程来到圆明园牡丹台‐‐镂月开云,观赏牡丹。这一次,胤禛把他的儿子、时年十二岁的弘历带到牡丹台,谒见了康熙皇帝。这是祖孙二人第一次见面。在这次意义重大的见面会上,康熙皇帝跟皇孙弘历说了些什么,弘历又在&ldo;皇祖&rdo;面前展示了什么样的才艺,我们都不得而知。惟一可以确定的是,康熙皇帝对孙儿弘历大为喜欢,当即下令将弘历养育宫中,并亲自指导他读书学习。同年秋季,康熙皇帝秋狝木兰的时候,又特别命令弘历随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