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园的外环景区,颇值得称道,其中很多建筑是乾隆皇帝南巡游历回来之后仿建的。长春园外环的南部有如园和茜园;北部有转香帆、泽兰堂、宝相寺、法慧寺和狮子林。这些&ldo;园中园&rdo;的建造,几乎每一处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我们将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叙述。
被称为&ldo;中国凡尔赛宫&rdo;的西洋楼,大概是长春园内最为世人所熟知、也最为世人称奇的建筑群。西洋楼区位于长春园北面的狭长地带,包括六栋建筑物,三组大型喷泉,若干小喷泉以及园林小品,沿着园子的北墙带状展开。从西到东依次是谐奇趣、万花阵、养雀笼、五竹亭、方外观、海晏堂、大水法、观水法、远瀛观、线法山、方河、线法墙布景等建筑和园景。大型喷泉&ldo;大水法&rdo;是景区的中心,它跟远瀛观以及用来观赏喷泉的御座&ldo;观水法&rdo;构成一条贯通的南北中轴线。事实上,西洋楼区仅仅是圆明园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从面积上看,西洋楼区占地只有一百余亩,仅占圆明三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二。从地位上看,西洋楼只不过是圆明园的一个局部的点缀,在总体规划上无足轻重。从乾隆皇帝修造西洋楼的本意来看,西洋楼不过是满足&ldo;天朝皇帝&rdo;好奇心的一个玩物而已。
绮春园‐‐圆明园建筑余响
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位于圆明园和长春园以南,面积大约八百多亩,略小于长春园。绮春园的构成比较特别,它是由若干小园合并而成,分建于不同时期,因此全园并不像长春园那样有一个统一的总体布局,大体说来,绮春园是一个小型的水景园集锦。
绮春园成园于乾隆中叶,虽然乾隆皇帝是它的始作俑者,绮春园的主要营建工作却是在嘉庆皇帝手里完成的。嘉庆皇帝曾经效仿他的父皇,把绮春园归纳为&ldo;绮春园三十景&rdo;。不过,&ldo;绮春园三十景&rdo;远没有&ldo;圆明园四十景&rdo;那样名头响亮。从功能上来看,道光初年以后,绮春园便主要成为了大清国太后太妃们的园居之地。
绮春园的宫门,在园子的东南部,因为比圆明园大宫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了半个多世纪,所以被称为&ldo;新宫门&rdo;,一直沿用至今。宫门为三开间,前面建有影壁和东西朝房各五间,门内有月牙形的御河流过,通过御桥之后,再往里走是二宫门,中央是绮春园的正殿‐‐迎晖殿,殿北有两条长廊与中和堂相连。中和堂北面是一座小型山丘,山北则是皇家的寝宫区,寝宫区是园内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建筑群,它的主要建筑是集禧堂和后来改名为敷春堂的永春堂。值得一提的是,同治重修时曾设想把集禧堂、敷春堂等旧地改为&ldo;天地一家春&rdo;,供慈禧太后居住。&ldo;天地一家春&rdo;本是圆明园本园九州清晏中的一个偏殿,此时重修只是沿用其名,规模和格局都大大超越了旧制。
绮春园几何中心地带,有几处别致的小园,分别是展诗应律、春泽园、生冬室、卧云轩、四宜书屋等建筑群,这几处小园,由蜿蜒水道的分隔开来,相互掩映,相互藏露,后世评者大多对这里的布局推崇有加,认为这里的风景犹如中国诗画般隽永,富有韵味。
绮春园的西南及东北部以水面风景见长,各有较大的湖面和岛屿,构成独特的景色,绿满轩、畅和堂和澄心堂都建在西南岛屿上,凤麟洲、仙人承露台等著名景区则建筑在东北部的岛屿之上。据说,从东西南北任何一个方位看仙人承露台,都可以欣赏到一个仙人衣衫飘拂的潇洒剪影。
绮春园西部的清夏堂,占地十亩左右,整个建筑形状呈&ldo;工&rdo;形,是一处清夏闲居的典型园林,主体建筑以外,尚有亭台、游廊点缀,庭院里植有苍松修竹,室外则有小巧灵秀的湖山在望,堪称&ldo;别墅里的别墅&rdo;。另外,绮春园的南部还有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建筑群‐‐正觉寺,正觉寺是一座喇嘛庙,庙宇本身有独立对外的南门,它的后门则与绮春园内部相贯通。正觉寺是圆明园幸存下来的极少数建筑群之一,单从这一点上看,它的价值就弥足珍贵。
此外,在圆明园福园门南,绮春园西墙外,还有一座名叫&ldo;澄怀园&rdo;的特殊花园,这是专为南书房和上书房词臣所设的寓所,俗称翰林花园。从雍正三年一直到咸丰朝,澄怀园一直是南书房和上书房翰林的值庐,这是清廷对汉族官员的最高礼遇,咸丰皇帝曾有诗云:&ldo;墙西柳密花繁处,雅集应知有翰林&rdo;。澄怀园实际上是圆明园的附属花园,它的护卫和管理都由圆明园管园大臣统一负责。
经过百十年不间断的营建,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终于成为一个完整的皇家园林,三园&ldo;名虽三而实则一&rdo;,彼此之间都互有门径相通,在行政上,也划归管园大臣统一管理。
这样,随着绮春园的完工,大圆明园的格局也终于完成。
圆明园第一个立法者
&ldo;天下第一闲人&rdo;(1)
园既成,仰荷慈恩,赐以园额曰圆明,朕尝恭迓慈舆,欣承色笑。
‐‐雍正皇帝《圆明园记》
圆明园的历史开始于清康熙时代。康熙皇帝玄烨在位六十年(一六六二‐‐一七二二),是清朝一位极有建树的皇帝,被后世尊为&ldo;圣祖&rdo;。玄烨少年亲政,经过数年征战与建设,政局渐趋稳定,经济日益发展,逐渐开创出了一派盛世气象。大约从一六八○年起,康熙皇帝终于腾出手来,开始进行皇家内部的&ldo;家庭&rdo;建设。他先是在北京西郊修建了玉泉山静明园,之后,又于一六八七年,在明代国戚武清侯李伟的别墅(清华园旧址上,建造完成了京城西北郊第一座皇家园囿)畅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