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南京究竟有没有&ldo;王气&rdo;并不重要,也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危言耸听:是历史上一个严肃的政治话题。重要的是南京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如南京猿人头盖骨、新石器、原始村落、文化遗址等等,虽然不能直接说明什么问题,但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则无可厚非,以致后来历史上诸多事件都与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联系。如果说南京确有&ldo;王气&rdo;,那也是南京人对南京历史不断审视形成的一种美好的回眸和追溯,一种南京人对自己优越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底蕴的赞誉和自豪。
上篇引言
话题之二:南京名号
翻开南京的历史,其名号之多令人称奇。每一个名号都代表一段历史,每一个名号都寓意南京的兴盛衰败。两千多年来,相继约有十多个大小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好像除夏、商、周,没有关于南京名称的记载外,之后,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都有记载。先秦时期,前495年,传说吴王夫差在此筑冶城。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范蠡筑越城。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王无疆,在石头山(今南京清凉山)上建立金陵邑。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又设江乘县和丹阳县。汉代亦沿用此名称。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从京口(镇江)移治秣陵。次年改建业。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湖北)称帝,同年迁都建业。晋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平吴,改建业为秣陵。太康二年(281年)改秣陵为江宁县,秣陵、建邺名继续存在。晋建兴元年(313年)未避讳西晋司马邺名,改建康。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刘宋永初元年(420年)刘裕在建康称帝。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建康城被荡平,另于石头城筑新城,称蒋州城,因蒋山(紫金山)而得名。唐曰昇州,南唐称江宁府。到唐朝武德三年(621年)改江宁府为归化,公元626年又改归化为金陵,公元627年,又更金陵名为白下。到五代杨吴时期,设置金陵府。公元937年,南唐李氏皇帝在此建立首都,改名为江宁府。宋置昇州,北宋称江宁府,南宋改称建康府。元时称集庆路。至公元1368年由明太祖朱元璋改为南京(也称应天府),清改明应天府为江宁府。1853年,太平天国号天京。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导游说,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城市的曾用名能与南京相比。从吴王筑冶城起,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历史上大约用过60多个名称。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金陵(邑)、建康、江宁、白下、上元、集庆、建业、石头城、秣陵、应天府等10多个。
南京曾用名如下:
先秦时期:扬州、冶城、越城(范蠡城)、金陵邑
秦汉时期:秣陵县、宣亭县、江乘县、丹阳县、石头城
六朝时期:建业、建邺、临江县、建康
隋唐时期:怀德县、费县、蒋州城、江宁、归化、金陵、昇州、白下
五代十国时期:金陵、白下、江宁郡、上元、大都督府、江宁县、金陵府、西都、江宁府
宋元时期:江南东路、建康府、建康路、集庆路、应天府
明清时期:南京、京师、行在、陪都、南明、应天府、江南省、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宁布政使、天京、南京府、金陵道、两江总督署、天朝宫殿
民国时期:江宁县、南京、首都市、南京市政厅、南京特别市、首都特别市
此外还有:丹杨、阳都、越台、金城、白门、白钟、江城、南国、南都、同夏等名称。
话题之三:威王置邑
说到南京就不能不提到楚国。根据司马迁的说法,楚国是黄帝之子昌意之后。楚人的祖先之一重黎曾为帝喾的火正,因有功,被命为祝融。鬻熊(鬻音玉)姓芈(iē),九十岁拜见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他的年龄应该超过一百一二十岁。文王把他当作老师,到了武王、成王都把他当作老师。成王大量分封异姓诸侯,其时鬻熊已经去世,他的儿子熊丽,孙子熊狂也都已去世。故封他的曾孙熊绎于楚地,子孙都以芈(iē)为姓。故楚人以鬻熊为始祖(楚人奉颛顼帝高阳氏为先祖,老童、祝融为远祖,鬻熊为始祖)。传有三十一世四十三位君主。楚国的国君从熊绎始封王算起,共有四十代,若从鬻子算起,则有四十三代。到了昌平君(前223年在位),楚王负刍之弟,曾任楚相国。楚王负刍五年(前223年),秦军攻占楚都寿春,负刍被俘。昌平君在淮南被拥为楚王,定都兰陵,以长江为屏障,据吴越之地。秦军蒙武来攻,昌平君被流箭射死,楚国灭亡。楚国历史共有800多年(一说700多年)。
关于楚国的传说很多,流传较多的如:&ldo;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rdo;。原诗是:&ldo;楚灵王好细腰,其臣皆三饭为节&rdo;,后汉书写作: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后来流传开来。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当年楚王的一点嗜好,竟会成为现代人拼命减肥的实际行动。幸亏楚王当年没有好裸体,只好细腰,否则,如今马路上行走的岂不都是&ldo;人肉条子&rdo;。
楚国还有和氏璧的故事,伍子胥的故事,吴起的故事,张仪的故事,李斯的故事,屈原的故事,一鸣惊人的故事等等。但是,楚国流传下来的都是一些令人遗憾的故事。在这里只简说几件与南京有沾亲带故关系的事情,其他一概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