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糊”同音同调谐音。老糊:秋该凉却热,非常糊涂。北京方言把立秋后仍热与雨水多,都说成:秋傻子。傻,也就是糊涂。
144。老虎:自己逞會旨。
144。老虎兔儿:逞能而被看不起的人。
无能而逞能,就是胡能。“虎、胡”同音异调谐音。也就是徒能,即空能,无能。“徒、兔”同立曰抽他立。
106。白虎:女子无阴毛。
白:空白。指无阴毛。“虎、户”同音异调谐音:**。
166。狗道儿来猫道儿去:比喻人不走正路走邪路。
非比喻。“狗、苟”同音谐音:不正。未见“苟”字注音。“猫、冒”同音异调谐音:乱。
135。猫耳刀儿=双耳刀儿:字的双耳旁。
又有“单耳刀儿”“耳刀旁”词。
“刀、道”同音异调谐音。该词典:“耳道:耳朵。”从耳朵是个通道来说。或从字形区分为软耳旁、硬耳旁。毛是软的,于是“毛、猫”同音同调谐音。
135。猫儿食:比喻吃得少。
非比喻。鼠、雀等比猫吃得更少。“毛、猫”同音同调谐音:轻微。
135。猫脊狗尿:小孩子好动。
“猫、冒”同音异调谐音:乱。“脊、急”同音异调谐音。“狗、苟”同音谐音。“尿、随”同音同调谐音。本应作“猫急狗尿”,作“脊”是不完全变态。此词中的“尿”与普通话读音相同,但洛阳方言与别的一些方言,“尿”又有与“随”相同的读音。可以想见,此词中最早是读为“随”音的。4。死猫日狗;办事不灵活。
“猫、铆”同音异调谐音。“狗、苟”同音谐音。“死铆”是主语,“日苟”是谓语,表示不好的评价。洛阳及有些方言“日”是动词、形容词词头,表示贬抑感**彩。该词典:“日鬼:捣鬼。”“日塌:疲惫不堪。”“日绝:骂。”“日对:责备;斥责。”仿此而有“日苟”的临时(即仅在此词中)搭配。
100。铁公鸡=琉璃公鸡蘸皮胶:比喻吝啬的人。
非比喻。就是木刻、泥塑、笔画的任何动物的毛,都不能拔下。是“贴供给”的谐音:不仅不供给别人,还想别人贴赔来供给自己。山西忻州方言“白公鸡”指庙会中免费供给开水的大水壶,就是“白供给”的谐音。“琉璃公鸡”是“流离供给”的谐音,不供给别人。蘸皮胶:反而要把别人有韧性的皮有坚固性的胶蘸成自己的。
4。死**:斥指办事不灵活的人。
是“把死机”的倒序而谐音。
170牛气:神气。你看他多牛气,连他爹都不认了。
词义并不确切,应该是贬义的“傲气”。“牛、拗”同音异调谐音。凡是以“牛”说傲、固执,都是如此谐音。
170。牛柱儿:海螺。
170。牛凌脆:屋檐挂的冰锥。
170。放牛:发疟疾。
都是“扭”的谐音。
280。虫蚁儿:泛指鸟类。
虫,是古语对动物的总称。分五类,叫五虫。兽叫毛虫;鸟叫羽虫;鱼龟等叫鳞虫;昆虫叫甲虫;人叫裸虫。“蚁、翼”同音谐音。未见“翼”字注音。
154。小小不严:微不足道。
即小不一点儿。把“一点”两字拼合成“yan”的音节,而记音为“严”。
193。骟百五十:傻。
是“偏、白、乌、实”的谐音。偏,即不正,指常常错误。白:空白,指无知识。乌:黑,指糊涂。实,指头脑不开窍。
57。骂大会的:相声。
“骂、码”同音同调谐音。“大、搭”同音异调谐音。码、搭、会,三者复指,相声就是一人先说个意思,另一人接着说。
208。窜鞭杆儿:拉肚子。
“鞭、便”同音异调谐音:大便。“杆、赶”同音同调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