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西北风与东南风的区别 > 第22章(第1页)

第22章(第1页)

也就是说,儿,只能用在小东西、小事物、小人儿身卜,因此往往带有亲切爱呢的成分。比如身子骨儿、眼力劲儿什么的。&ot;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哭啼啼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啥事儿?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明儿早晨梳小辫儿。&ot;这首歌谣,很能说明带&ot;儿&ot;字儿的是个什么味儿。

粤语和闽语中的&ot;仔&ot;也有这样的味道。比如闽语中的&ot;一点仔&ot;就是&ot;一点儿&ot;,&ot;一丝仔&ot;就是&ot;一丝儿&ot;,&ot;一片仔&ot;就是&ot;一小片儿&ot;,&ot;一碗仔&ot;就是&ot;一小碗儿&ot;。不过闽语中的&ot;仔&ot;既不是&ot;崽&ot;也不是&ot;子&ot;,而是&ot;囝&ot;。囝,也可以写作&ot;囡&ot;。囡和囝都指小孩。但一般地说,囝指男孩,囡指女孩,或分门别类地叫做&ot;男小囡&ot;、&ot;女小囡&ot;。囝是闽方言,囡是吴方言。吴语就算写&ot;囝&ot;这个字,也读作&ot;囡&ot;。再说吴语也不用&ot;囡&ot;作词尾,用&ot;头&ot;。如果用于人,则多半有亲昵疼爱的意思,如小鬼(读如居)头、毛毛头、囡囡头。上海人还会在孩子的名字后面加一个&ot;头&ot;,以为小名、爱称、昵称,比如一个名叫什么波的孩子便会被叫做&ot;波波头&ot;。这都是北方没有的说法。

其实吴语原本也是说&ot;儿&ot;的。至少在明代,苏沪一带方言还是以儿尾词占优势。人儿、口儿、心儿、门儿、郎儿、姐儿、猫儿、狗儿、瓶儿、钩儿这些词都有,现在则只剩下&ot;囡儿&ot;和&ot;筷儿&ot;了。同样,用&ot;头&ot;做词尾,也是老早就有了,而且很普遍,如前头、后头、年头、日头、念头、想头、码头、锄头、石头、木头、骨头、舌头、准头、甜头、苗头等等。但&ot;座头&ot;、&ot;房头&ot;这些词,虽然《水浒传》、《西游记》里面都有,现在却主要流行于吴语方言区。王力先生说,&ot;头&ot;作为词尾,始于六朝(《汉语史稿》),而六朝王室在江南。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吴语要更爱说&ot;头&ot;一些。

儿和子也一样。用&ot;子&ot;做词尾,魏晋以后就开始了。汉子、犊子、种子、日子这些词,已见于六朝时的著作。唐以后,就更多。茄子、豆子、燕子、柚子、帽子、袄子、妃子、娘子,还有面子,和现在没什么两样。用&ot;儿&ot;做词尾则要晚到唐。比如&ot;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ot;。不过那时用在鸟兽鱼虫后面的&ot;儿&ot;,多半指其初生者,如鹅儿、鸭儿、蚕儿。即便是词尾,也不一定就念轻音。宋以后,才有了车儿、船儿、唇儿、葫芦儿一类的词,名词也才开始&ot;儿化&ot;。但这时,中原汉人大规模南下闽、粤、贛,创建新方言的事已成历史,南方六大方言的格局已经形成,没谁会当&ot;儿皇帝&ot;了。

六、新与旧

一般地说,作为词尾,&ot;儿&ot;和&ot;子&ot;可以互换。但换过以后,语感就不同了。比如猫儿和猫子,兔儿和兔子,老头儿和老头子,就不一样。也有不能换的,如花儿、糙儿、脸蛋儿。因为&ot;儿&ot;可以发展为爱称,也可以表示调侃或微讽,比如&ot;款儿&ot;、&ot;腕儿&ot;、&ot;小大人儿&ot;,&ot;子&ot;就不行。再说,换成&ot;子&ot;,意思也变了。比如&ot;款子&ot;就是钱,不能用来表示那些有钱的主(款儿)。

粤语和闽语没有&ot;儿&ot;这个词尾,便用&ot;仔&ot;来表示。吴语不喜欢说&ot;儿&ot;,就说&ot;头&ot;。仔,是一个南方方言字。《说文解字》里也有&ot;仔&ot;,但那是能够、胜任的意思。也不读&ot;崽&ot;,读&ot;滋&ot;。头,大约原先也是一个南方方言字。王力先生说战国以前没有&ot;头&ot;字,中原雅言管&ot;头&ot;叫&ot;首&ot;(很久以后北方还叫&ot;首级&ot;),&ot;头&ot;可能是方言进入了普通话(《汉语史稿》)。先秦典籍中,首先使用&ot;头&ot;字的是《墨子》和《庄子》。墨子、庄子包括他们的门徒都是南方人,因此我怀疑&ot;头&ot;最早也是南方话。

南方话中古文不少。比如闽南话仍然管&ot;脸&ot;叫&ot;面&ot;,&ot;眼&ot;叫&ot;目&ot;。这是很古老的说法。战国以前无&ot;眼&ot;字,汉以后才有,而且是指眼球,相当于&ot;睛&ot;。&ot;脸&ot;字则直到公元六世纪才出现,而且也只指涂胭脂的地方,因此可以说&ot;双脸&ot;、&ot;两脸&ot;,意思是&ot;两颊&ot;。如果脸面相同,则个人只能有一张脸,哪有两张脸的?岂非&ot;两面派&ot;?脸与面、眼与目,既然并不相等,闽南人便不肯含糊,坚持把脸色叫&ot;面色&ot;,眼珠叫&ot;目仁&ot;。

面变脸,目变眼,还不算&ot;面目全非&ot;。意思走样,或褒贬相反的词也很不少。比如&ot;下海&ot;就是。下海,原本指被迫或自愿从事某种&ot;贱业&ot;或黑道营生,比方说去当娼ji、海盗,加入流氓团伙等。只不过,一般的说,书生当强盗叫&ot;落糙&ot;,民妇做ji女则叫&ot;下海&ot;。也许,正因为良家妇女沦为娼ji叫&ot;下海&ot;,ji女从良在粤语中便叫&ot;埋街&ot;(靠岸)。旧社会,伶人(艺人)的地位也不比ji女高多少。他们不叫&ot;演员&ot;更不叫&ot;明星&ot;,而叫&ot;戏子&ot;。爱好戏剧,自己也演着玩儿的,则叫&ot;票友&ot;。戏子既然被视同娼ji,则票友参加赢利性演出,或者由业余的变成职业的,便也叫&ot;下海&ot;。如果仍然保留业余身份,也不靠演戏挣钱,则叫&ot;玩票&ot;。显然,下海与玩票,区别就在一个&ot;钱&ot;字;而机关干部、大学教授们为生活所迫,或为了&ot;先富起来&ot;,放弃自己的官位或专业去经商,便多少有些&ot;逼良为娼&ot;的味道,当然也可以叫做&ot;下海&ot;的。

不过时代不同了。过去&ot;下海&ot;不怎么体面,现在&ot;下海&ot;则挺光荣,也没人把它和什么ji女之类的事情联系在一起,顶多联想到票友。事实上许多人&ot;下海&ot;,一开始也不过只是&ot;玩票&ot;,玩着玩着就变成真的了。因为&ot;玩票&ot;只能做&ot;马仔&ot;,&ot;下海&ot;才能当&ot;老板&ot;。&ot;马仔&ot;是粤语,原本指打手、保镖,现在也指跟班、下手,或为老板鞍前马后奔走效劳的人。有点本事的人都不会甘当&ot;马仔&ot;,于是便&ot;下海&ot;。

其实不&ot;下海&ot;也能当&ot;老板&ot;。因为&ot;老板&ot;这个词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叫&ot;老板&ot;的是两种人。一种是私营业主,另一种是戏班子里的&ot;腕儿&ot;,他们往往也是班主。新中国成立以后,工厂商店什么的不再私有,艺人们也不用再跑江湖,没什么人是&ot;老板&ot;,大家都是&ot;同志&ot;。吃得开的也不是&ot;老板&ot;,而是&ot;师傅&ot;。&ot;老板&ot;这个词,也就从此销声匿迹。然而语言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ot;死去&ot;的也可以再&ot;活来&ot;。现在,不但私营业主是&ot;老板&ot;,就连单位领导和研究生导师,也叫&ot;老板&ot;。&ot;师傅&ot;和&ot;同志&ot;,则差不多变成了明日黄花。至少在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