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恭亲王之上的慈禧太后,一想起他,心中就不痛快,觉得是该收拾这小子了。
一天早上,一觉醒来,恭亲王突然发现,自己的所有权力和职位,被一道圣旨完全剥夺了。
一二六
恭亲王忧心忡忡,想立即出门,给太后解释。可是,他连自己的府门也不许迈出!
恭亲王忧心如焚,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祸从天降。
他真心实意,赶忙认罪,请求太后的宽恕,表示以后实心踏地为太后效劳。
慈禧宽恕了他,恢复了他的权力和职位,但因他目无君上,还是剥夺了他的最重要的摄政王之职。
就这样,26岁的慈禧太后登上政治舞台之后,收拾了自己的第一个合作者,第一个亲密的盟友,第一个杰出的政治人物。
她还需要这位杰出人物为自己效力,为了表明自己并无恶意,特地将他的女儿收为自己的义女,并授予只有皇室千金才能享受的固伦公主名号。
再不久,权力更加巩固了,慈禧太后再次收拾实心效力的恭亲王。
恭亲王痛哭流涕,一再申明自己并无野心,没有非分之想,只是尽心为太后效劳。
没有结果。恭亲王一落千丈,一无所有,他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期间,在军机大臣领班的职位上呆过的,只有两个人:恭亲王和庆亲王。
前者被贬黜过许多次,其荣誉被剥夺殆尽;而后者则在三十年里,始终是个不倒翁,所得的荣耀,全都原封未动地保存了下来。
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这三位杰出的总督、大学士也是这样,慈禧太后从来都让他们担任重要职务,但他们从未遭到过她的贬黜。
理由很简单,答案并不难找。
他们都是她的国家里最进步的官员,但其中没有一个强大到足以危及她的统治,所以,没有必要提醒他们,上面有个强权人物。只要她大笔一挥,就可以让他们从天上掉到地下。
美国史密斯先生在《动荡的中国》中这样写道:
作为一个满族女人,慈禧太后能得知事情真相的机会非常少,但她在每个场合,都能做到坚持自己的立场,从不被周围的反对力量所压倒。
这迥然不同于东方宫闱中那些只会纺纱织布的女子。
这现象本身,就只有对慈禧太后‐‐这位半专制主义中国的统治者‐‐身上个人特点的影响也予以充分承认才能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