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邺见她笑的畅怀,猜她从前应该是个开朗豪爽的人。
和他从前认识的女孩子都不一样。
谢奚一觉睡到大晚上,长安城里却因为她的那篇檄文,简直翻了天。
学子们争相誊抄,互相借阅。
崔邺回了家,刚进了门,随侍就说:“刚才二郎三郎和六郎,过来找郎君。让郎君回来务必通知他们一声。”
崔邺进了院子,母亲卢氏见他这么晚才回来,颇有些愁绪的问:“五郎整日不在家,你祖母念叨你很久了。”
崔家门庭显赫,清河崔氏百年望族。崔家儿郎的名号在长安城里如雷贯耳。
崔家大伯崔琼乱世中镇守河西北道庸融关,抵抗戎狄南下,庸融关首当其冲。
崔琼率守关三千将士死守峡关,一直拖到援兵到达,没有让戎狄进半步,他和三千将士血战到死。
二伯崔浩,自小文采斐然,年少时名动长安,大伯战死那年他才刚成亲,听到大哥战死的消息后,一身孝衣北上替长兄收尸,直到李家登极,他都没有回长安城。
他父亲行三,名崔程,名声远不如两位兄长出众,也没有两位兄长那么出众,但是李家的臣,这么多年来一直稳步直升,现任凉州刺史。
崔邺来这里这些年,根据他了解的崔程,他这位父亲名声不显,也不如两位兄长那么有名,平时不显山露水,但才学、谋略远高于世人评说的那般。
崔家行四的崔冕在荆南之地做县令,好些年没回来了。
行五的崔逸是个闲散人,娶的就是谢奚的姑姑。
他还有三个姑姑……
谢家小辈很多,大伯两儿一女,二伯只有一子。
前两年崔程去了河西道的凉州,二叔才回来,一直闲散,只在国子监挂职,教学子们辩经。
他父亲发妻早逝,他上面有两个哥哥。
母亲卢氏,嫁崔程后生了两子一女,他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行四的崔冕他还没见过。
行五的崔逸在礼部任职,有一子一女。
崔家的老太太还在,所以崔家一家住在大宅子里,热闹非凡。
一大家子的人,出门就能遇上一两个,这也是他来了这些年,丝毫不想提什么新发明。一个大院里,人多眼杂,不好搞创新。
而且他也有点得过且过,回不去,也做不好崔五郎,据说从前的崔五郎侠肝义胆,崔家人都说他最像战死的那位伯父。
他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人,怕辱没了先人的风骨,自此再没提习武从军的事,这几年说起崔家的五郎,大家都是淡淡的失望的口吻。都很遗憾,他没能像那位大伯一样方显崔家儿郎的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