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抗Scl-70为全身性硬皮病的标志性抗体。
5.抗Jo-l抗体被认为是肺病相关肌炎的标志性抗体。
6.抗Rib抗体主要见于SLE患者,阳性率为10%—40%,在其他疾病中很少出现,可视为SLE的另一标志性抗体
标本要新鲜,取血后及时检测;所用器皿要清洁,防止蛋白酶对ENA的破坏。
抗组蛋白抗体(antihistoneantibodies,AHA)
组蛋白是核内最丰富的蛋白质,它与DNA结合组成染色质,无种属特异性和器官特异性,易与DNA、Ig及补体成分结合,正常人群常为阴性。
ELISA法:正常人血清抗组蛋白抗体为阴性。
1.抗组蛋白抗体多见于95%的药物性狼疮患者,也见于30%~70%SLE,15%~50%的RA患者。
2.在Felty's综合征患者中,抗组蛋白抗体检出率可达83%,RA相关的血管炎患者阳性率为75%,青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患者阳性率为20%在非风湿性自身免疫疾病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约有76%抗组蛋白抗体阳性。
3.组蛋白亚型较多,在做组蛋白总抗体检测时,最好同时检测抗H2A、H2B抗体,以排除药物性狼疮。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A)
抗磷脂抗体是一组针对各种带负电荷磷脂的自身抗体,其中以ACA最为重要。ACA是以心磷脂为靶抗原的一种自身抗体,能干扰磷脂依赖性的凝血过程,抑制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与凝血系统改变、血栓形成、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等密切相关。
ELISA:正常人血清中抗ACA抗体阴性。
1.ACA阳性主要见于各种自身免疫病(如SLE、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等)患者中。在肿瘤、AIDS、麻风、疟疾、血小板减少症、脑卒中、心肌梗死、反复自发性流产者、抗磷脂综合征(包括血栓形成、自发性流产、血小板减少、CNS病变等)
患者中也有较高的检出率,且高滴度的ACA可作为预测流产发生及血栓形成的较为敏感的指标。
2.从Ig的类型来看,风湿病以IgG型ACA为主;脑血栓患者以IgG型AcA阳性率最高,且与临床密切相关;约70%ACA阳性孕妇可发生自发性流产和宫内死胎,尤其是IgM型ACA阳性可作为自发性流产的前瞻性指标;ACA阳性患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者,以IgG型ACA多见,并与血小板减少程度呈正相关。
类风湿因子(rheuctor,RF)
RF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无种属特异性,RF有IgG、IgA、IgM、IgID、IgE5类,以IgM类型多见。
ELISA:PN≥2。1为阳性。
速率散射比浊法:
1。70%~90%的RA患者RF阳性,但是RF阴性不能排除RA诊断。
2.除RA外,还有其他疾病也可阳性,如慢性活动性肝炎、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LE、多种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病毒感染等。因此RF阳性时应结合临床全面检查,对其意义进行综合分析。
3.健康人群中约有5%的RF阳性,70岁以上人群中阳性率甚至高达l0%~25%,但临床意义不太明确。有人认为,RF阳性常早于临床症状许多年出现,这些人患RA的风险较RF阴性的人高5~40倍。
4.RF可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如RF阳性率SLE为53%、皮肌炎、硬皮病及恶性贫血均为80%、自身免疫性溶血型贫血为75%、干燥综合征可达90%~100%。
5.各种不同类别RF的临床意义:lgG类RF与RA患者的滑膜炎、血管炎有关;IgA类RF于RA患者关节外症状有关;lgG类、IgA类RF水平升高对进行性关节侵蚀有预测价值。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idglobulin,Anti-TG)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anti-thyroide,Anti-TM)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的靶抗原为甲状腺球蛋白(TG),是由甲状腺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可溶性的碘化糖蛋白,是甲状腺素的生物合成前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的靶抗原为甲状腺微粒体。
RIA法:Anti-TG
1.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主要见于:1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包括桥本甲状腺炎,阳性率36%~100%;原发性黏液性水肿,阳性率72%;Gravrs病,阳性率50%~98%。2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病:糖尿病,阳性率20%;Addison's,阳性率28%;恶性贫血,阳性率27%。
3其他:甲状腺癌,阳性率13%一.65%;非毒性甲状腺肿,阳性率8%。SLE等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检出率为20%~30%。
2.目前认为.A-TM为人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较理想的标志抗体,阳性结果可支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
3.甲状腺自身抗体尤其是TG和TM抗体的检测,是目前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两者联合检测可相互弥补其不足,对进一步提高阳性检出率、观察病情及判断疗效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