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晴朗的天气让人感到舒畅吧,阵内心情大好,在公园里散起步来,时而慢悠悠地走到池塘边转转,时而翻开地上的石子寻找小虫,那举动和我孩子逛公园时一模一样,因此我每次都要喊一声“现在不是闲逛的时候”,把他拉回来。
“猜什么谜啊?”
“在车祸中不小心把人撞死的人和试图杀人却没能成功的人,哪个更坏?”
这根本算不上谜题,而且他提出了“车祸”这个关键词,很明显在暗指棚冈佑真。
“哪个……”我喃喃着想象起来。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因为偶然的失误,比如出了驾驶失误,或者不小心撞到了楼梯上的人,因此夺去了某个人的性命。一个心怀杀意的人,在执行犯罪计划时受到阻挠,最终没有把人杀成。到底谁更坏呢?
如果只看结果,前者造成了一个人的死亡,后者没有造成伤亡。从社会影响的角度来说,前者更坏。可是,那同时也让人想说“可是”。
“a只是运气太差了,要说谁更可怕,当然是b。”
“你还给人家取名字了。”阵内笑着说。
“如果问我更愿意跟谁住在一起,我会选a。”
“我猜也是。”
b只是碰巧失败了。只要没有障碍,b就会变成杀人犯。而a只是运气太差,并不是可怕的人。“可是放到现实中,a同样会被排斥,毕竟a曾让一个人失去了生命。”反倒是b不会引起人们警觉的可能性更高。若林正是a。他好不容易考取了资格证,却无法成为一名急救员。虽然开车走神绝对是他的错,但那毕竟不是故意杀人。
“好,进入下一个问题。”
“哦……”
“一个碰巧因为驾驶失误而撞死人的人和为了报仇把别人撞死了的人,哪个更坏?”
“啊,嗯……”
“你选哪个?”
“这个嘛……”我想了想,然后说,“与刚才同理,我觉得复仇者更可怕。”
有故意行为的更可怕。这点不会有错。相反,任何人,包括我,都会犯错。
“话是没错,但那个人想报仇的心情也并非不能理解啊。”
“嗯……”
或许世人还会产生共鸣。
就算只是个孩子,干了坏事也应该赎罪。
为什么未成年人一定要受到保护呢?让他们感受同样的痛苦不就好了?这种严酷的言辞我们经常会听到。
如果法律不惩罚凶手,反倒让凶手逍遥自在地活着,那就由某个人来复仇吧。我也会有同样的心情。
“那小子可能一直想要报仇雪恨吧。”阵内说,此时他所谈论的已经不是谜题了,“从小学开始,就在想着报仇。”
“那一定很痛苦吧。”我虽这么说,却也不知道究竟痛苦在哪里,说不出痛苦的具体部位和理由。如果一个人长大后实现了孩童时的梦想,那固然值得称赞,但如果是了结了孩童时一直怀有的怨恨,当然不会有人发出赞赏。别说赞赏了,应该是责难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