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在出征前还给崇祯写了一封信,表示本来表示愿意与明和谈,但是因为明朝久未得到回复,因此不得已而攻明,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见黎民百姓涂炭,常以和睦为念,致书遣使不下数次,不知下边臣属欺骗蒙蔽而没有报告朝廷呢?还是朝廷明知黎民涂炭、人民死亡而漫不介意,不愿和平呢?我一再讲和,而你明朝大臣竟无一言回答,这是有意招惹祸乱!各城大小官员得我之书,若隐瞒不上奏者,即是不忠于君、不慈于民、专图个人之私的奸诡之人。”
天知道这样的信能不能寄到崇祯的手中,即使这信送到了崇祯的手里,估计崇祯也来不及回复了,清军已经攻至明朝边境之下,崇祯还有拒战求和的道理?不过这根本就不是皇太极的本意,和不和不无所谓,他的目的无意讲和,他也深知明朝出于“君临天下”的心理,不会坐下来与一个曾附属于它的“反叛”政权进行谈判。这种僵持的局面并不使太宗感到难堪,相反,他更起劲地呼吁明朝响应他的和谈建议。这样做,会使他在政治上得到好处:表明他愿意和平,对明朝的战争是迫不得已的,以此来取得明朝统治下的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这种虚情假意、声东击西的招数,不知他用过了多少回?幸亏他只是把这些招数用在崇祯等这些政治和军事对手的身上。若是他把这些招数也用在女人身上,那真是天下女人的灾难!
皇太极对明的策略还不止这些,他总是搅的崇祯心烦意乱,但却无意在短时间内夺取明朝。在出战之前,皇太极令各大臣来商量对明的策略,有一些轻敌者认为应该直捣大明京城夺去明朝江山,皇太极却说:
“朕岂不愿成大业,而专以游攻为乐?但图大事,须相和顺时而动,今察哈尔、蒙古皆新来归,降众未及抚慰,人心未及安辑,城郭未及修缮,而轻易出师,其何以克成大业?”
看来皇太极的心态很好,谨慎而不鲁莽。他既是一个谋大业,有目标的君主,又知道急于求成,反而对自己不利,能清晰的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面临的问题。做出适当周全的布局。
在出征前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提醒此次出征的目的和纪律:
“尔出征王贝勒大臣,凡师行所至,宜共同计议而行,切勿妄动。尔诸臣遇残破城池及我兵前所攻克良乡、固安等城,如欲进攻,度可取则取,不可取则勿取,各以所见,明确言之。儻不明言,恐日后追怨,辄私相议曰:‘我曾如此言之,但言而不听耳!’”
皇太极的意思很明确,此次出征的目的只是为了消耗明朝的国力和军事力量,凡是能攻下的城郭就攻下,不能攻下的就放弃,不可强取,若大家不肯听自己的劝解,恐怕日后就要后悔不已,以其做“事后诸葛亮”不如在征战前各抒己见,一起商议,牢记“始慎终怠”的教训,可保不出差错。这一点很重要,可以说是皇太极的经验之谈,很富哲理。人们开始时无不谨慎从事,可是到后来往往疏于懈怠,不认真,难免不出大错。战争关系到多少人的生命!只要稍一疏忽,就会在霎时之间造成悲惨的后果。
看来跟着这样小心谨慎的皇太极,军队是不会出什么大错的。而我也就安心的随军出发了,在宫外待久了,听到说让我跟随他一起出征,而不用回宫里,反而觉得心中轻松了许多,在于我而言宁愿牺牲在有硝烟的战场,而不愿被毁灭在没有硝烟的宫斗里。皇太极在路上还与提起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兰儿觉得明朝的皇帝如何?”
“兰儿觉得明朝的皇帝很尽职!是一位有原则有目标的皇帝!”
“哦?兰儿居然对他的印象很好啊!”
“是啊!兰儿最敬佩明朝皇帝的地方就是他总是以国事为重,从不随心所欲,更不喜女色,就连那田贵妃千辛万苦为他挑选的佳人,他连看都也不看一眼。”
“所以兰儿觉得他是一位好皇帝?”
“至少他不是一位昏庸、不分是非的皇帝。”
“兰儿说的没错,和一位昏庸无能、不分是非的对手对战才是朕的不幸,幸好崇祯还有点水平?”
“什么?”他怎么能在任何时候都这么自信,真是受不了,虽然皇太极他自己很有水平,但是总是这样牛逼哄哄的,总让人想要揍他。
“兰儿只看到了崇祯皇帝的优点,那你可能看出他的缺点?”
“缺点?”只有挑剔、缺心眼的人才总是找别人的缺点。不过是人哪会没有缺点呢?我清了清嗓门说:“谁没有缺点呢?崇祯有优点当然也有缺点。首先我觉得他独善其身,不太愿意接受大家的善意的建议。第二、他不够灵活多变,好像觉得他做事太过认真,反而对他十分不利!”
“兰儿说的太好了,崇祯皇帝确实是个尽职尽责又有谋略的君主,但是他这些小聪明只适合在他的地盘上小打小闹,所以他搬倒了魏忠贤。但是他的聪明才智也只停留在宫中权利斗争上,对外面的环境却一无所知。他只知道收复失地,固守一方,却不知道呼朋引伴,加强自己的统治。汉人皇帝都称自己为寡人,就是孤独的意思,岂知这哪是在做皇帝,这是在让自己坐牢狱!”
想不到皇太极真是一个非常有才智的人,他居然嘲笑皇帝是个坐牢狱的人?原来皇帝也是需要有朋友,有支持,有共同相伴的知己,不然还真如坐牢狱一般!
说完他兀自笑了起来,仿佛很是兴奋,又像是在自嘲。在军中,我成了他的知己,愿意倾听他对国事军事的分析,还可以不自觉地做一回他的军师!可别小看了我,我在明朝兜了一圈,也知道了崇祯的一些秘密,自然可以拿出来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