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尽管他们日夜兼程,马不停蹄,但最终他们还是没有追上突厥军队。突厥人已经逃回了漠北,回到了他们那片荒凉而又遥远的土地。狄仁杰的大军到达定西时,只能看到空无一人的街道和大开的城门,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死寂之中。
站在定西城外,狄仁杰望着北方,心中充满了无力和愤怒。
在宁州的沙地旁,狄仁杰的十万大军驻扎于此,营帐连绵,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狄仁杰站在中军大帐之前,面色凝重,目光穿透了远方的地平线,似乎想要看透那漠北的深处。
他的心中充满了沉痛与无奈,突厥的残忍行径令他愤怒,而未能及时救援那些无辜的俘虏更是让他自责。他深知,这个消息一旦传回朝廷,必然引起朝野震动,百姓哀痛。
狄仁杰转身回到帐中,提笔沉思。他必须做出决断,是继续追击那些已经逃回漠北的突厥,还是暂时收兵,以图后计。他深知漠北之地,广袤无垠,环境恶劣,追击的风险极大,但若不追击,那些突厥贼寇将继续逍遥法外,边疆永无宁日。
他深吸一口气,笔落惊风雨,写下了奏章:“臣狄仁杰拜上,突厥贼寇已逃至漠北,我军未能及时追及,俘虏惨遭屠戮,情状令人发指。贼势虽远,然其心不死,必会再次犯我边疆。臣请陛下圣裁,是否继续北上,追击突厥,以绝后患。”
奏章写罢,狄仁杰将其密封好,交由信使,快马加鞭,速回神都。他走出帐外,望着即将离去的信使,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朝廷能够理解他的决定,给予他继续北上追击的命令。
信使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狄仁杰转身,面对着十万大军,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信任。狄仁杰知道,无论朝廷的命令如何,他和他的士兵们都将准备着,为了大周的和平与荣耀,不惜一切代价。
在风沙稍歇的黄昏时分,狄仁杰命令士兵们在一处避风的山谷中驻扎下来。士兵们迅速行动,搭建帐篷,布置防御,一切井然有序。狄仁杰知道,除了军事上的准备,民心的安抚同样重要。
他派出小队士兵,深入附近的村落,寻找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百姓们见到朝廷军队,心生恐惧,害怕朝廷会怪罪他们曾在突厥统治下的求生之举,纷纷收拾行囊,准备逃离。
狄仁杰亲自走进一个破败的村落,他的目光温和,声音平和而充满力量:“乡亲们,我是狄仁杰,朝廷派我来此,是为了驱除突厥,保护你们。你们在突厥入侵时所受的苦难,朝廷都了解,那是为了生存,是无奈之举,绝不是背叛。现在,突厥已被赶走,请大家安心回家,重建家园。”
百姓们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从人群中走出,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激动和不可置信:“狄仁杰?难道真的是当年宁州的刺史狄大人?”
狄仁杰微笑着点头:“正是在下,老丈,多年不见,您可安好?”
老者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的声音颤抖:“狄大人,您是我们的恩人啊!当年在宁州,您为我们排忧解难,如今又来救我们于水火。我们本以为朝廷会怪罪我们,没想到您竟然如此宽宏大量。”
狄仁杰扶住老者,温和地说:“老丈,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都是大周的子民,应当相互扶持,共度难关。朝廷派我来,就是要帮助大家重建家园,让大家过上安稳的日子。”
老者抹去眼泪,转身对周围的百姓说:“乡亲们,这是我们的狄大人,是好人啊!他不会怪罪我们,我们不用逃了,可以回家了!”
百姓们听到老者的话,心中的恐惧和疑虑渐渐消散。他们纷纷放下行囊,围绕着狄仁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狄仁杰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温暖了每个人的心田。
在狄仁杰的安抚下,百姓们开始陆续返回家园,他们心中的恐惧被希望所取代,家园的重建也从此开始。
在宁州的一片荒凉之地,狄仁杰带着武攸宁等将官缓缓前行,他们的马蹄沉重地踏在被战火蹂躏过的土地上。四周是被突厥破坏的惨状,房屋残破不堪,农田荒废,甚至有些未来得及掩埋的尸体横陈在地,一片凄凉。
狄仁杰的面色凝重,他下令士兵们停下脚步,掩埋那些无人收殓的尸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我们来迟了,对不起百姓。”每一位士兵都能感受到这位老将军心中的悲痛和自责。
他们继续前行,来到了一处村口,那里矗立着一座石碑,上面刻满了文字。狄仁杰上前,手指轻轻触摸着石碑上的字迹,这是当年他担任宁州刺史时,百姓为了感谢他的贡献,爱民如子,特地立下的颂德碑。
然而,如今狄仁杰站在石碑前,心情更加沉重。他回头对士兵们说:“狄某当年在宁州,只是尽了职责而已。今天看到这样的景象,说明我当年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不配拥有这座碑,我愧对百姓,愧对朝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深吸一口气,下令道:“砸毁它。”
士兵们面面相觑,不敢动手。武攸宁上前一步,轻声说:“狄公,这碑是百姓对您当年政绩的肯定,您何必……”
狄仁杰挥手打断他:“不,攸宁,这是对我的警醒。我身为朝廷命官,却不能保护百姓免受战火之苦,这是我的失职。我要以此碑的毁灭,提醒自己,也提醒后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努力,为百姓谋福祉。”
在他的坚持下,士兵们只得拿起工具,将石碑一点点砸碎。每一次敲击,都像是砸在狄仁杰的心上,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但更多的是坚定和决心。
石碑倒下,化为一堆碎石,狄仁杰站在原地,凝视着那些碎石,久久不语。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重建家园,恢复百姓的生活,还有更长、更艰难的路要走。
在宁州的一片废墟之中,狄仁杰正忙碌地指挥着士兵们安置流民,重建家园。忽然,远处一道烟尘滚滚,一名信使快马加鞭,疾驰而来。信使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递上一份朝廷的诏书。
狄仁杰展开诏书,上面赫然写着武则天的御旨,任命他为陇右道安抚大使,赋予他全权处理陇右定西、宁州的事务,一切事宜可先行主张,后报朝廷。狄仁杰读罢,深感责任重大,他立即召集文书,口述奏章:
"臣狄仁杰谨奏陛下:陇右诸州百姓,因突厥之乱流离失所,生活困苦。臣请陛下恩准,赦免陇右诸州百姓之罪,使他们得以回乡生产,免除一年之徭役税赋,以示朝廷之仁德。"
奏章写毕,狄仁杰慎重地盖上自己的印章,交给信使,信使再次上马,飞奔回神都。
随后,狄仁杰又命人撰写通告,宣布免除陇右诸州百姓的税赋和徭役,鼓励他们回家重建家园。通告写就,他命士兵们四处张贴,确保每一位百姓都能看到。
不久,通告传遍了四乡八镇,流民们纷纷返回家园,看到通告后,无不感激涕零。他们找到狄仁杰,跪倒在地,感谢他的恩德。
狄仁杰扶起百姓,深情地说:“乡亲们,快请起,这是朝廷皇恩浩荡,是陛下对你们的关怀。我狄仁杰只是执行圣旨,为朝廷效力。你们能够平安归来,重建家园,是我最大的心愿。”
百姓们听着狄仁杰的话语,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喜欢做则天女皇的男宠请大家收藏:()做则天女皇的男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