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后周有我,赵匡胤休想黄袍加身! > 第297章 不虚此行(第1页)

第297章 不虚此行(第1页)

“李次辅此言差矣。”

只见,李纯妍出奇地开口反驳了李沆,尽管李沆是在为她发声。

不为别的,李纯妍仅是被李沆那句“再无嫡子出生”吓到而已。

李纯妍多年不孕一事,除她自已之外,仅有当年为她诊治过的太医知晓。

如今,那位太医早已作古,世上仅有李纯妍一人知道真相。

虽说李沆是在帮李纯妍说话,可若是此时让柴宗训为嫡子一事起疑,实在是得不偿失。

李纯妍皇后之位不能有丝毫闪失,要是连累了太子,事情只怕会更加麻烦。

不过是几个王号虚名,这么多年来柴宗训对李云烟母子的偏袒,李纯妍都已默默忍受,更遑论其他。

“陛下诸子,亦唤吾为母后,吾更是将他们视若已出,甚至亲自抚养元昑。眼下,诸子皆已到了该担当大任之时,陛下更是一视同仁赐封诸子为王,李次辅又何必为了几个虚名,质疑陛下的决断?”

“臣这可是……”

“圣人说得有理,方才是李次辅唐突了,想来他应是被这杜康迷了神智。臣身为内阁首辅,替李沆向陛下赔罪。”

毕士安适时站了起来,如今的局势已然明朗,就连李纯妍自已都不愿意计较这些虚名,内阁又何必趟这趟浑水。

李沆心里顿时委屈得不行,他向来就是眼里容不下沙子的性格,今日也不是一时兴起之言,却不料被皇后李纯妍这个当事人给断了后路。

无论柴宗训出于何种目的,今日封王之举,已是明面上将太子与诸子的地位区分开来。

对此,太子元明自然是乐见其成,他与李纯妍的想法一致,觉得王号不过是虚名而已,压根没有储君之位来得实惠。

柴宗训没有预料到,李纯妍会在此时出来反驳李沆之言,不过他也没有多想,只当是李纯妍大度。

况且柴宗训从来都没有易储的想法,他能做的,也仅仅是在王号上区别对待李云烟之子罢了。

众人还以为宴会因李沆这么一闹,柴宗训会失了兴致,不承想他又示意童海拿出了另外一道旨意。

旨意中提及,柴宗训特加恩于原南北方诸国之君为王,区别于诸子亲王之位,爵同郡王,亦分作三等,三代以降,与大周国公一般。

柴宗训钦命,由钱弘俶第七子钱惟演袭封二等吴越王,孟昶之子孟隆证袭封二等蜀安王,刘鋹之子刘守节袭封二等南越王。

另恩旨加封李煜为文昌王,周保权为武平王,追封高继冲为江陵王、刘继元为北安王,但因高刘二人皆无子,王位也就顺理成章,自他们而始、自他们而终。

还未待众人反应过来,柴宗训忙示意童海拿出了第三道圣旨,大致之意就是,规定西平郡公(李光睿)、夏银郡公(李光俨),清平郡公(段素顺)、占城郡公、甘凉郡公五郡公之位,居于国公之下,自初代郡公、三代以降,不再袭封。

柴宗训这一下子,几乎将大周所有王公之位的传承法度给定了下来,算是给后世之君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历代以来,王侯之位一般都是在开国之后,由开国之君进行封赏,拖到今日,只能说明四代以来,太祖世宗在位之时,一切都需为一统天下让位。

今日之宴,众人确实不虚此行,加之柴宗训早已有命,待他不再为帝之时,奉先殿旁昭勋阁内的功臣之后,皆可承袭国公之位。

柴宗训此举,一是为迁都之后、安定人心,二是为太子元明即位铺路。

只是没想到,柴宗训会在赐封诸子为王之际,受到李沆这个内阁次辅的质疑。

毕士安之后,李沆本应按照顺序,接任内阁首辅,可柴宗训始终对李沆放心不下。

可若是越过李沆,升任吕蒙正为内阁首辅,柴宗训亦不知能否服众。

左右此事一时也还不急,柴宗训只好将其搁置一旁,留待日后决断。

月余之后,秦王元晖携王妃韩洛瑶进京,还带来了京南府竣工的好消息。

建造京南府的时日,之所以超过了京北府,追根究底还是因为柴宗训对两京筹建的理念不同。

京北府作为大周的军政中心,柴宗训之意是必须得遵循“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的原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