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三国同人)清歌荀令+番外 > 第132页(第1页)

第132页(第1页)

在周瑜眼中,能和吕布在军营里切磋,甘宁肯定已经是曹操的人了,不然,现在这人应该是在大牢里,而不是在这儿。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现在这种情况,甘宁憋屈的揉了揉脸,龇牙咧嘴一个字也没有说。好在,以为甘宁自己过来的周瑜也没有多想,说了一下扬州如今的情况,然后将甘宁从头到尾夸了个遍儿。就算这人不来,等他们在这儿稳定下来之后他也是要走一趟荆州。甘兴霸做事从来都是随心所欲,刘景升并非良主,接下来时局不定,再留在荆州只怕会有性命之忧。莫名其妙被夸的一通,甘宁艰难的扯了扯嘴角,竟然也没有反驳。留这么多人在身边也是碍事儿,荀彧只是让曹昂和周瑜留在这里,其他几位就自行出去吧。未来的东吴大都督,现在的稚嫩少年,又是一个多智近妖的小家伙儿啊!对于这些年轻人的心智,荀彧从来不敢小瞧半分,就算他历经了两世,这些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小家伙儿们也不是他能轻视的。比起大唐,汉末更加混乱,也更能将藏在世间的大才们挖掘出来。曹昂是知道周瑜的来意,因此在进来之后便正了神色,然后就找了个角落坐着去了。虽然他姓曹,但是这些事情还是要交给先生们来处理。就算是父亲不介意他接触这些,如今的他也没那个本事搞定肩负整个家族重任的周公瑾。插科打诨锦上添花他可以,其他就算了。周瑜的心智,在扬州的时候他已经有了了解,要不是这人主动过来且不带恶意,他还真不知道以后父亲要打江东的时候要费多大劲。吕布和高顺在外面说了两句,停了一会儿也离开了这儿。当然,甘宁身边是留有人手看管。打一架就能让人心甘情愿的留在这儿,他们还没有自视甚高到这个地步。周瑜不在,甘宁挠了挠头,拉着孙策便去一边儿蹲着去了。公瑾方才的意思是江东已经有人主动前来投靠,那他还要不要逃出去?一脸纠结的甘兴霸找了个树枝在地上胡乱划着,然后让孙策好好说说究竟该怎么办。他们都是自小的交情,就算有所偏颇也差不哪儿去。孙策为什么会在昌邑?答曰:跟着他爹走。孙坚为什么会跟着曹操?答曰:看着顺眼于是就在一起打仗,待久了也就懒得走了。说起跟在曹操身边的好处,孙伯符能拉着甘宁说个几天几夜,当然,最大的好处就是在这儿他爹要揍他得顾忌着脸面。要是被揍狠了,他不介意哭着喊着去几位先生那儿告状。被孙策乱七八糟的描述说的一愣一愣的,甘宁揉了揉下巴,一巴掌打过去让人闭嘴。这家伙果然不靠谱,他还是等公瑾出来吧。为了不挨揍哭着喊着去告状,你可要点儿脸吧!自认为非常靠谱的甘宁仰天长叹,他有预感,之前在这儿想的逃跑方案可能一个都完成不了了。转而投靠曹操,他倒是没有想过还有这个可能。虽然在刘表手下不受重用,但是那毕竟是甘宁选的有周公瑾在这儿,相信甘宁也不会纠结太久,荀彧让这几人随戏志才一同前去议事厅,自己却没有要去的意思。该安排的他已经安排好了,没必要再走这一趟,那边有志才和季珪已经够了。贾诩早已经离开了这里,毕竟几人都不是有太多清闲的人,也只有郭嘉一人将公务直接搬到了这里,一边看着儿子一边撑着脸翻看竹简。看到荀彧回来,郭嘉抬了抬头,扒拉扒拉案几上有些混乱的一堆东西然后扔过去了一份竹简,“果然不出文若所料,公孙瓒已经带着大军再次进攻冀州了。”接过竹简翻了一下,荀彧倒是没有太大反应,将琴放下之后直接去旁边将孩子抱了起来。“无妨,最多半个月,吾等便可以动手了。”一边逗着孩子一边说着,荀彧看了看案几上被扒的乱七八糟的东西,眼角抽了抽然后将奕儿放到郭嘉怀里,然后任劳任怨的收拾东西。如果是这人自己的东西,荀彧肯定直接将东西扔回去让他自己收拾,但是,这家伙扒乱的全是他一早收拾出来的。他和戏志才皆是习惯将东西摆放的整整齐齐,只有这人,从认识到现在便一直是这幅德行,说了这么多年也没见有什么长进,他能怎么办,只能惯着了。次日,麹义带着大队兵马回到昌邑,如今的袁绍对上公孙瓒没有太大的优势,就算是能赢,也不过是勉强罢了。比之公孙伯圭,袁本初最大的优势就是身边谋士多且都不是什么滥竽充数之辈,可惜,多谋而无断的性子让他连手中这么好的优势也把握不了。建安二年九月,袁绍与公孙瓒在幽冀二州边界两败俱伤,吕布与麹义各率两万兵马从兖州出发,大破双方于中山一带。周瑜和孙策并没有在昌邑待太久,确定了情况之后很快便回了扬州,那边孙坚已经开始着实训练水军打回江东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