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女儿的位置 > 26 后记(第1页)

26 后记(第1页)

《女儿的位置》最快更新[630kan。cc]

本书所有事例都在现实中真实发生过(包括人物对话里出现的事例),除了熊一旗和熊晴晴的姐弟结拜,这源于作者多年前在网上看到的一篇弟弟自述为姐姐向重男轻女的父母争取家产的文章,虽然感动至今,但由于实难想象这样的场景,连有这样倾向的弟弟形象也不好想象,所以改成了姐弟私下约定对抗父母。

在书中的情况下,许多姐妹抑郁、焦虑、精神解离,她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因为我活该,所以我才会遭受这些?是我没天赋没学历、害怕在外面想回家、没本事没有钱,只能当一个不起眼的渺小的人,所以渺小的人活该受苦,活该遭受重男轻女。看看网络看看四周,不那么渺小的人都过得很肆意,所以会被重男轻女不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这些疑问促使作者收集了她们的故事,写下这本书。本书不是为了回答她们、否定她们、拯救她们,而是为了告诉她们,你们是被看见和理解的。

中国传统社会认为男女有别,故而男人和女人的社会轨迹是分开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现代社会建立思想的基础就是人人平等,所以男女共用一套评价体系,但社会各个方面仍残留了不少旧时代的印记。

首当其冲的就是家庭关系。家族虽然解体,但家族的思想仍在现代小家庭中传承,最典型的就是父母将子女视为自己的所有物。既然是物,就有用处之分,由此引申出自洽的重男轻女行为。在这套标准下,女人要证明对男人有用,男人要证明对社会有用,从而导致群体的习得性无助,这份无助又往往被鼓励发泄在他们的孩子及其他“位卑者”身上,造成代际传承。

这样的社会体系一直运行了几千年,直到近代被外力摧毁。

现代社会是以契约为基础的经济社会,传统父权显然在这里难以为继,只能依托唯结果论出现,这并不符合现代道德要求,所以女权的兴起是理所应当的。

但现代女权却迟迟不能上升为母权,真正改变父权社会的运行逻辑。或许是强大的母权社会早已衰落,大家都太熟悉父权下的女儿、少女、母亲;又或许是既得利益者足够多,足以支撑社会运转,毕竟现代科技已经能给我们充分的快乐,何须多那一点自尊?

在这样的情景下,作为女性身份之初的女儿,其位置是相当尴尬的。

家庭中浓郁的父权剥夺了女儿的继承资格,而社会中接收被抛弃的女儿的婚姻体系正在崩溃,她们明明深度参与组成了家庭和社会,但偏偏两边都没有真正接纳她们。

“你生成了女的,凭什么要我们担责?”

向上无力,向下是叛变,是绝境。用尽全力证明女性能做到,但始终没有普适性的例子证明女性能分到。财力可以向下兼容但思想不行,那叫思想滑坡,就像有多少人能接受一个会把家产平等分给女儿的进步男性找了一个满嘴“一撇腿一个赔钱货”的老婆?

哪怕是无条件生发的爱情,也只能在社会中有条件地存续。贬低女人的爱情需要,再把男人的爱情需要戏为中了美人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