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少年郎进京做皇帝 > 第103章(第1页)

第103章(第1页)

&ldo;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何洲?今霄明月为谁留?团圆清影好,偏照别离愁。&rdo;

夫妻离别,抱头而泣,情辞凄楚,催人泪下。

这时,有几个黑衣人一直尾随于杨慎的身后,欲趁机行刺。为首者就是杨廷和裁汰的锦衣卫冗员胡泽,胡泽见杨慎如此落泊凄惨,心里想:如此活着,倒不如死了痛快!于是便未动手,让他活受罪去罢,收了家伙离开了。

杨慎娘子黄峨回到新都,看到新都桂湖景物依旧,物是人非,写了一首怀念相公的七律《寄外》:

&ldo;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rdo;

一片深情,凄婉动人。

在京城正阳门外的大集市里,有一个大大的赵记绸缎铺格外显眼,专卖苏州绸缎,每天公子小姐来来往往,门庭若市。绸缎铺里的生意买卖由大掌柜、小伙计们打理,东家赵三爷却在吴婆茶坊里吃着碧螺春,品茗香茶,听客官们家长里短,街论巷议。

有一日,赵三爷听一客官小声说:&ldo;……有18个朝臣命丧杖下……。&rdo;黎庶们也私下议论起了发生在皇宫里的撼门之事……。

正如杨慎诗曰:&ldo;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do;

嘉靖三年九月,嘉靖皇帝定大礼,称孝宗为&ldo;皇伯考&rdo;,昭圣太后张氏为&ldo;皇伯母&rdo;;称恭穆献皇帝为&ldo;皇考&rdo;,章圣太后为&ldo;圣母&rdo;,并将恭穆献皇帝远在湖广安陆州的陵寝取名为显陵。

至此,护礼派全军覆没。已告老还乡回四川新都的杨廷和于嘉靖七年削职为民,第二年卒,终年71岁。其子杨慎终生未再被朝庭启用,嘉靖三十八年70岁客死他乡。

与之相反,议礼者均得重用。张璁、方献夫先后官至内阁首辅。桂萼、席书、霍韬、黄绾等官至尚书。

此时,武定侯呈上刊刻装桢好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皇帝读后倒吸了一口冷气,心里说:&ldo;杨廷和、蒋冕、毛纪等人为今日之董卓、曹操也!&rdo;又得意地说,&ldo;朕可不愿做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也!&rdo;

正文后记

更新时间:2010-8-287:12:01本章字数:1535

后记

嘉靖皇帝经近过3年的抗争,在年满17岁时终于皇权大握,一言九鼎了。&ldo;大礼议之争&rdo;也因&ldo;大礼狱&rdo;而基本结束,议礼派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本来,大礼议之争,就无是非与曲直,正确与错误,只有君权和臣权、虚权与实权之争,谁掌了实权,谁的话就是真理。没有实权时,虽是皇帝,可连自己是谁的儿子,自己说得也不算数!一旦大权在握,谁死谁生也由你定了。大礼仪之争,其核心无非就是大宗与小宗,正宗与支宗的问题,也是争论之焦点,何为大宗?按照杨廷和等臣的观点,孝宗是大宗,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是小宗,大宗不可绝,小宗可绝。孝宗和兴献王是亲兄弟,为什么要说孝宗是大宗呢?原因不就是孝宗是皇帝吗?如果说做了皇帝就是大宗,这嘉靖皇帝不也应该是大宗吗?儿子是大宗难道父亲还是小宗了?所以说,这是一个如同是鸡生蛋还是蛋孵鸡无法说清楚的问题,因而留下了悬念:大礼仪之争结束了,而大礼议却远没有结束。

只到嘉靖十七年,那个悬念才又浮上桌面,也就是恭穆献皇帝的称宗、入庙问题。这次却是嘉靖皇帝自己提出来的,与当初议礼所不同的是,这次议礼不仅没有反对者,反而还有争先恐后的诌媚者。嘉靖皇帝亲自撰《明堂或问》一文,阐明观点。众臣立即鹦鹉学舌,迎合附会。

时任礼部尚书的严嵩博览群书,集思广益,再三推敲,奏上一疏,抛砖引玉,以表忠心。严嵩的奏疏将皇帝稽古定制的勋业和称宗入庙的圣谕吹捧成:&ldo;举百王之旷礼,垂亿代之鸿名;圣神之见,度越千古;诚孝之念,发自天衷。&rdo;且将嘉靖父子比周文王、周武王,并提出了&ldo;宗无定数&rdo;的古礼,强调兴献皇帝称宗入庙的合理性,具体做法是:献皇帝与孝宗皇帝是亲兄弟,同为一世,称宗后,宜奉其神主合入孝宗之庙,与孝宗同居昭位,而序居穆位的武宗之上,称兴献皇帝为睿宗。

严嵩的奏章得到了嘉靖皇帝的赞赏,首辅、辅臣、尚书等朝臣无一人反对,等于全票通过。严嵩终于搭上了&ldo;大礼议&rdo;的末班车,但他后来居上,在举行兴献皇帝称宗入庙大典时,他受命任知大礼上册使,且秉虔尽职,让嘉靖皇帝感动不已,便御赐白银百两,彩帛400副,加太子太保,升一品官阶,后来还登上首辅宝座长达20余年。

至此,大礼议才算真正落下帷幕,可嘉靖皇帝之孝道却远未结束,他又开始动起了扩建显陵的心思。

嘉靖十八年二月,嘉靖皇帝生母蒋太后病逝,三月,嘉靖皇帝南巡安陆,这时的安陆州已升格为承天府,为中央直属顺天、应天、承天三大府之一,御赐其出生地之县名为钟祥,取&ldo;钟聚祥瑞&rdo;之意。从承天返京后,四月视察大峪山陵寝,并与显陵风水形势进行比较,认定&ldo;峪地空凄,岂如纯德山完美;决用前议,奉慈驾南祔&rdo;,大峪山地宫便空置下来。五月嘉靖皇帝派京山侯崔元护送蒋太后灵柩南祔,七月同朱祐杬合葬在显陵新玄宫内。嘉靖二十一年,改荆州左卫为显陵卫,以正军李貌才等1200人余充之。九月,命修显陵陵恩殿,遣内宫监太监黄锦,同巡抚湖广工部右侍郎陆杰提督工程。此后,显陵建设继续进行,嘉靖三十三年四月,下命改建享殿即陵恩殿&ldo;如景陵制&rdo;。以工部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卢勋提督工程。嘉靖三十五年七月,诏修显陵二红门左角门、便路及御桥、墙等。扩建工程直到嘉靖三十八年九月才最后完竣。嘉靖四十五年九月,又遣工部左侍郎张守直重修陵恩殿,显陵的建造才告一段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