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1908之钢铁雄心 > 第四百八十六章 菲律宾海战(第1页)

第四百八十六章 菲律宾海战(第1页)

“还没发现他们的行踪吗?”

听着部下们对前线战况的汇报,陈绍宽皱着眉问道。

“抱歉,目前还没有日军舰队行踪的情报…”

陈绍宽的面前,一名军官略微低着头道。

这时位于菲律宾近海的战斗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在菲律宾岸防火力的轰击下,一部分陆战队已经乘着两栖战车和登陆艇登上了近海的海滩,并在两栖战车和登陆艇内的坦克的掩护下对日军防线发起了抢滩攻势。

只不过攻势并不顺利,在进攻的过程中受到了许多阻碍,而且日军的力量也很强,可见日本想要守下菲律宾的决心比守台湾的大。

不过这也不奇怪,台湾和中国近在咫尺,以今天中国的力量想要守住台湾,不要说是日本了,就算是德国或美国也绝无可能。

因此很早的时候,东条政府就已经有了日本会失陷的心理准备,在守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多用心。

可是菲律宾不一样,菲律宾是通往南洋的一道大门。

拿下菲律宾,国社政府就可以南下攻取南洋群岛,进而对澳大利亚造成威胁,日军对菲律宾必定是要严防死守。

也因此海岸上的战斗打的很激烈,登陆的陆战队发起过多次进攻,但最后都被日军打退。

另一方面,登陆舰队上空的空战也在进行当中。

虽说日军陆航装备的三式战斗机多少已经落后于时代,但是很明显其装备的四式战机的性能和当前各国的主流战机还是属于同一水平的。

反之。国防海军装备的jz10舰载战斗机的性能,虽然要强于日本的零式战斗机,但是却无法像zd20对零式那样占据绝对性优势,因此空中的战斗打的很激烈。而且到目前为止都还处于持平阶段。

然而战局进行到了现在,陈绍宽等人一直都很在意的日本联合舰队却一直都没有出现过,这多少让陈绍宽着急了起来。

毕竟敌暗我明,情况多少会有些不利。

何况现在陈绍宽手里的舰队,虽然不算是海军的全部家当,但多少也算得上是大部分了。

尤其是航母,排除掉二三十年代建造的几艘较早的实验型航母,如今陈绍宽手中的四艘航母可说是全部的主力航母了。如果这几艘航母全部损失在这里的话,海军想要恢复原有的实力恐怕就要等到年末另外两艘凌波级航母和其他几艘昆仑级航母下水服役才行…

当然,日本那边也是如此。

虽然日本已经较早的开始建造云龙级航母,但是航母毕竟不是随便就能变出来的。因此哪怕是保守估计,最早的几艘云龙级航母也要等到43年才能出现…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陈绍宽突然想起了当年流传于德国的‘刀刺在背传说’,虽然那个刀刺在背和现在的这个完全不一样。但联合舰队的存在对陈绍宽来说,就像是一把抵在后背的刀子。谁也不清楚他什么时候会刺下来…

所谓的刀刺在背,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流传的传言,具有政治宣传的作用。由于德国战败。不少德国民族主义者怀恨在心,就用这个传说谴责外国人与非民族主义者出卖德国。

大多数德国人曾支持或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或因此而受害。在德国或较中立的角度来说,一般认为俄罗斯借助巴尔干问题扩张。很多德国人都视战争为对抗“东方侵略者”的永久抗争。考虑泛斯拉夫主义与俄国之扩张之余。法国因普法战争之败而生的复仇主义也是开战的重要理由之一。对于德国人而言,英国也同样是机会主义者。由于德国的崛起破坏了英国在贸易上的垄断,故此英国也被视为企图借助支持比利时的中立(德军的施里芬计划),肢解德意志帝国的势力。

战争的开始,在最初的确消除了德国社会的分化。天主教徒、犹太人、信义宗教徒、社会主义者、右翼势力与自由主义分子都因战争而团结。不过,随着战争的变化,原本的分化再度出现。天主教徒、社民党人与犹太人对战争之热情减退,令其对国家的忠诚受到质疑。借助战争发财的人士与参加罢工的工人也遭到批评。弗里德里希?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就因为替交战双方提供军备,而遭到别人的谴责。个人利益往往被其他行业牵引着。德国政府设立最高价格管制以干预经济,而商人则以转移生产目标作回应,造成物资短缺。以上情况令社会紧张,经济秩序受到破坏。在1917年,单单在德国就有五百次罢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918年11月11日,世界大战终于结束,而鲁登道夫的预言就几乎马上实现。虽然战争完结了,但英国继续封锁欧陆长达一年,令德国物资短缺,民不聊生。魏玛共和国政府签署的凡尔赛条约,更被认为是极度苛刻,完全不是德国人民在最初所期待的。

然而,凡尔赛条约出乎德国人意料之外:德国必须割让约一成的领土、让莱茵兰非军事化、让法国占领萨尔区和付出大量赔款(分七十年还债,直到1988年)。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战争罪责条约:德国必须承认对发动战争的全部责任。

德国投降后,盟军从没有占领德国领土,而当时西线的德军仍在法国北部。而且,当时列宁与德军议和,在3月俄罗斯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夺得大量俄国在东欧之领土与赔款。这代表德国打败了俄罗斯,也表示当时德国仍有胜利之机。于是。很多德国人都深信德军所向披靡,根本没可能会战败。换句话说,只要政府代表没有“卖国求荣”,而国家又没有因革命而崩溃。德军一定会取胜。对一些德国人而言,即使必须求和,他们也相信盟军会根据十四点和平原则宽待德国。

也因此条约被德国人视为奇耻大辱。

于是,德国的保守派民族主义者与前军事领导人就借此诿过于人。最著名的代罪羔羊就是威玛共和国的领导层、社会主义者、**者以及“国际犹太人”,亦即被认为“为富不仁”的犹太人。以上人士统统被称为“十一月罪犯”,被指为出卖民族的罪人,包括批评德国民族主义、煽动叛乱、煽动军事工业之罢工与牟取暴利。最重要的是,“十一月罪犯”被指叛国。与所谓民族大义相违背。

无论如何,刀刺在背传说在战后广泛流传,后来并令极具种族主义色彩的纳粹党能借之获得公众的支持。1919年,德国革命仍然持续。锤子镰刀党人成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最后被右派的自由军团镇压并推翻。由于此苏维埃的领导成员大多是犹太人,故此反犹太主义者在进行宣传时,便为犹太人扣上“卖国的锤子镰刀党人”的帽子。

对陈绍宽而言,联合舰队就是他的心腹大患…

————————————————————

和陈绍宽的担心不同,李世憬只是关注着发生在海岸上的战斗。

对李世憬来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因此日本联合舰队的威胁完全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他所需要考虑的仅仅只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抢下日军的滩头阵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