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 > 第182页(第1页)

第182页(第1页)

杨正午教授,原重庆号航母核动力首席科学家,现特区自然科学院核工程分院院长。五十多岁的年纪,是原来中国热聚变商业应用技术的奠基人之一,随航母出航的主要原因是研究,航母采用热聚变反应堆的可行性。没想到这次研究成了他不可返回的旅程。应该说,在自然科学院的各个学科中,他是比较幸运的,毕竟核动力航母和核动力潜艇上有很多核动力专业的技术官。所以,当组建自然科学院核工程分院的时候,他们的分院是技术最为强大的分院。杨正午院士很清楚,对于他们分院来说实用核工程的难点几乎没有,设计阶段有完整的商用堆的详细数据。反应堆的建造也没有什么技术难题,运行和管理都有成熟的流程和规则。那么在这个时空,目前的技术水平,唯一制约特区上反应堆的就是机电自动化,以及大量定量试验科学家。机电自动化,这个领域他不管了,自然科学院机电分院正在全力进行技术攻关,这对于拥有完整数据,拥有大型计算机,和合格钢材之后,都是时间问题。据说他们已经复制出了不少九十年代水平的数控机床。而微电子分院的同事们,也实现了单晶硅的量产,当然,离大规模商业应用还有距离。但是,为核工程提供足够的集成电路是没有问题的,再不要求成本,不要求好看的情况下,可靠的成品只是时间问题。对于杨正午教授来说,他需要大量的合格的,有科学头脑的帮手,他的目标是商用核聚堆,目前正在建设的商用四代压水堆不过是练手用的过度产品。他的使命是为特区建设商用的热核聚变堆,这样在月球收集的原材料才有现实意义。才能保证特区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有足够的廉价电,并保证月球计划的足够商用价值。杨正午教授径直来到那堆物理学教授中,摘下自己的帽子。给众人打了个招呼。“凤凰城的冬天很难得这么冷,我是杨正午,也是学物理的,大家讨论到哪里了?”吴大猷打量了一下这个精瘦的矮个子,看过去应该比他年纪大,或许是五十多或者六十多,不过这个名字好像他在哪里看到过。饶毓泰跟杨正午年龄相仿,这堆教授中也是他年纪最大,声望最高。他说道:“杨教授,幸会。我们正在讨论原子能级光谱。”杨正午:“哦,是个不错的问题,涉及到了能级跃迁。您是饶教授吧,您的大名,我早就听说。”杨正午说的不假,他读大学的时候,还有学过饶毓泰主编的原子光谱,算是徒孙级的。杨正午确实是站在这些巨人身上的巨人,但还是对这些教授保持了足够的敬意。吴大猷在一边惊呼:“我想起来了,图书馆有一本《热核聚变原理》的作者就是杨正午。莫非您就是杨教授。”杨正午与吴大猷握了下手,说道:“吴教授,我对你也是神交已久了哦。”物理系的那些教授都露出了震惊,这些连裂变都没搞清楚的人,见到搞热核聚变研究的人,还不认为泰山北斗级的宗师。杨教授是搞研究的,他最搞不懂人际关系,也受不了这种目光。接着说道:“各位,有没有兴趣去我的实验室参观一下?”杨教授的实验室不远,就在自然科学院大楼。这个地方吴大猷他们都是看见过的,日常这里的入口都有警备部队守门,戒备森严。这次有幸能够参观这里,众人都很兴奋。进去的众人都进行了身份证扫描和指纹扫描,进入一楼大厅,杨正午带他们进了足以容纳三十人的大电梯。不过吴大猷他们很快发现,电梯并不是往预想的上面走,而是往下面走。这个电梯足足往下行走了五分钟左右,虽然感觉不到速度。但是吴大猷从开始的加速度,略略做了估算,他们起码是在几百米的地下。电梯门一开,里面灯火通明。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巨大空间,占地面积或许有几十万平方米,高度足有十米。众人在杨教授的指导下,坐上了电动观光车,沿着中央最大的通勤通道,一路往最远处参观过去。杨正午指着一侧最显著的设施说道:“这是我们实验室最重要的装置:环流1号b装置,这是一种磁约束核聚变装置,核聚变的原理大家看了吗?”吴大猷和其他教授都乖乖的点头,闭馆那段时间他们还讨论过核聚变的原理,知道一点皮毛。杨正午接着说道:“其实核聚变很简单,当质量轻的原子(主要是指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在超高温条件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较重的原子核(氦),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1千克氘全部聚变释放的能量相当11000吨煤炭。这个过程其实很容易就实现了。问题是我们需要让他持续的可控的释放能量。我们这个装置就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吴大猷对热核聚变理解的最深,他非常清楚这个过程,对于原子聚合所需要的热量做过推算,没有数十亿度高温,原子发生聚合是不可能的,要完成聚合必须是原子达到疯狂的布朗运动。吴大猷问道:“教授,您的意思,这个装置可以把氘元素加温到聚合反应所需的温度?”杨正午眼睛一亮,看了眼吴大猷,笑着说道:“没错,这个装置就是通过磁约束,让原子回旋加速,直到获得足够的动能,由于都是正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让原子在狭小空间内自由的跑,只要达到足够的动能,相互拥挤的原子不得不发生接触,只要当它们之间互相接近的距离达到大约万亿分之三毫米时,核力(强作用力)就会伸出强有力的手,把它们拉到一起,从而放出巨大的能量。”吴大猷一拍掌说道:“对啊,虽然要把物体加热到足够温度很困难,但是离子态的粒子疯狂加速,一样能够获得足够的克服斥力的能量,从而完成聚合反应。”其他人也不慢,很快明白了吴大猷的意思。吴大猷又问:“教授,那产生的能量如何释放出来被人们使用呢?”杨正午指着那个装置后面一个汽轮机组说道:“氚的原子核和氘的原子核以极大的速度,赤裸裸地发生碰撞,结合成1个氦原子核,并放出1个中子和176兆电子伏特能量。这个过程,你们应该在书上看到了,计算方程也有详细说明。这些放出来的能量怎么办?反应堆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内部反应体已经不需要外来能源的加热,核聚变的温度足够使得原子核继续发生聚变。这个过程只要将氦原子核和中子及时排除出反应堆,并及时将新的氚和氘的混合气输入到反应堆内,核聚变就能持续下去;核聚变产生的能量一小部分留在反应体内,维持链式反应,剩余大部分的能量可以通过热交换装置输出到反应堆外,驱动汽轮机发电。这就是热核聚变的可控原理。”吴大猷接着问道:“教授,据我所知,在地球上获得足够的氘和氚元素并不容易,那么这样的装置有意义吗?”杨正午说道:“这个问题问的好!自然界中要获得氘难度不大,海水中就有足够的氘,只要富集、电解和精馏之后,可以获得足够的氘原料,但是我们发现氘-氘反应太猛烈了,他只能成为武器的原料,目前的技术做不到商业使用。但是我们发现氘-氚反应,比氘-氘反应温柔的多,点火温度也比氘-氘反应来的低,以现在的技术可以实现可控反应。所以,关键问题是氚哪里来?氚半衰期只有1226年,地球上没有这种元素。怎么办?目前有两种方案有商业利用价值。一种方案就是利用锂-6和锂-7,在被中子轰击之后,就会裂变,他们的产物都是氚和氦,在聚变反应堆内,氚和氘反应后,除了形成一个氦原子核之外,还有一个多余的中子,并且能量很高。我们只需要在核聚变的反应体之内保持一定比例的锂原子核浓度,那么核聚变产生的中子就会轰击锂核,促使锂核裂变,产生一个新的氚,这个氚则继续参与氚-氘反应,继而产生新的中子,链式反应形成了。所以,理论上我们只需要给反应体提供两种原料:氘和锂,就能实现氘-氚反应,并且维持它的进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